快點來登入喔~!!
《朱元璋穿越崇禎》第100章 刷新吏治,是要殺人的!
朱元璋聞報,心中不由一驚。

因為這第一批南糧雖只有五萬石,但戶部要將入庫、分撥等事做好,最少也得一個多時辰。

而從申湛然稟報的時間來看,倪元璐等人最快也還需半個時辰才能完成。

但現在倪元璐和李璡齊來,極有可能是南糧出了問題。

要知道京城糧食本只能維持到今天,幸虧後來查抄陳演等人時牽連到一些富戶,又收繳了一萬多石糧食。

再加上戶部以高價購買了近一萬石糧食,才勉強供應了來援的兵馬。

但到今天為止,鞏永固等人軍營中的存糧已不足五日,而京城中能供給百姓的糧食也只能維持兩日。

若是南糧出了問題,軍中一旦缺糧,必然嘩變,到時不用李自成攻打,他們自己就會亂了陣腳,局勢也可能會因此逆轉。

想到這,朱元璋又看了申湛然一眼,見對方也是一臉疑惑,心中暗嘆一聲後,便吩咐小太監讓倪元璐他們進來。

隨即又對申湛然道:「申卿,讓左良玉留守武昌、拖住袁宗第的聖旨可有了消息?」

申湛然搖了搖頭,道:「目前還沒有,雖說我們已讓錦衣衛加快傳遞,但是山西、湖南、山東皆是叛軍,錦衣衛因要保護聖旨,所以速度並不快。」

朱元璋沉吟道:「此事你一定要抓緊去辦,咱擔心左良玉聽說馬進忠等人封伯後,會貪功冒進,若是將袁宗第的大軍也招到山西來,局勢會對我們十分不利。」

申湛然點了點頭,道:「微臣明白,微臣現在就去催促此事。」

說罷,他正準備出去時,卻見到進來的李璡朝他使眼色,讓他留下來。

申湛然知李璡一向坦蕩,向來直來直往,今日竟如此反常,心中的不安更加強烈。

他因擔心李璡和南糧之事,便駐足留了下來。

朱元璋瞥了一眼申湛然,待倪元璐和李璡行禮後,沉聲問道:「倪卿,南糧之事可都處理好了?」

倪元璐似乎心有旁騖,愣了愣,才躬身回答道:「陛下,臣已按您的吩咐,讓人往蔚縣送去十日的軍糧,其他的糧食也都已入倉!」

「另外第二批南糧已在來的路上,數量在十萬石左右,估計三五日後便會到達京城。」

朱元璋聽了他的奏報,提著的心才放了下來,笑道:「好,你們這事辦的好,比咱預計的時間還提前了不少。」

倪元璐聞言,奏道:「陛下謬讚,臣等愧不敢當!其實此次南糧能如此順利,主要是右僉都禦史左大人的功勞。」

「左大人本在南方巡防,聽聞京城缺糧後,不僅四處奔波籌糧,而且在裝船時就已考慮到軍餉和民糧等情況,故臣等才能如此快地完成。」

朱元璋聽到「右僉都禦史左大人」的時候本還有些迷糊,隨後才想起倪元璐說的左大人是左懋第。

這左懋第是崇禎四年的進士,因成績優異,崇禎將他從韓城縣的縣令破格提拔到京城擔任要職,成為崇禎的肱骨之一。

崇禎曾因漕運混亂讓他去整頓,沒想到他雖是復社文人,卻是個實幹家,僅用了半年左右,就讓漕運恢復了正常,崇禎因此對他更加重視。

所以當去年秋天長江防務出現問題時,崇禎就又派他前往,沒想到這次他竟幫朱元璋運來了南糧。

朱元璋理清思緒後,雖對左懋第的才能頗為認可,但對他復社的身份卻有些顧慮。

因為現在戰亂未平,朝中多是東林黨人,而左懋第又是復社骨幹,若是對他委以重任,將來恐尾大難掉。

想到這,他虛應了幾聲,並沒有過多讚許。

倪、李二人見狀,偷偷對視了一眼後,李璡又上前稟告道:「陛下,據左大人的消息,史尚書的軍隊估計明晨就可到達港口。」

「而且此次北上的南軍除了史尚書和盧監軍的兵馬外,福建鄭芝龍的長子鄭森也帶了五千人前來,另外鄭芝龍的四弟鄭鴻逵也在福建整頓兵馬,相信再過五六日便可到達。」

朱元璋本在擔心南兵戰力太弱,攻擊皮島時未必能給女真造成壓力。

此刻聽聞鄭氏出兵,心中大喜,不過卻強行壓下心中的喜悅,淡定地道:「好,鄭氏出兵的速度倒挺快的......」

他說著,見倪元璐和李璡皆面有難色,微微皺眉後,又試探道:「好,除此以外,可有其他情況?」

倪元璐聞言,愣了愣,隨即從衣袖中拿出一封信,恭敬地呈上去道:「陛下,臣這裏還有一封舉薦信,請陛下禦覽!」

他說完這句話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身體竟微微晃了晃。

朱元璋見狀,心中也是疑竇叢生。

要知他醒來後,雖未刻意打壓東林黨,但卻駁回過不少李遇知舉薦東林黨的奏章。

之後他更是罷免李遇知,啟用蔣德璟,再加上剛才對左懋第的態度,以倪元璐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意圖。

可縱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倪元璐仍要舉薦,足見此人身份特殊,不然倪元璐絕不會如此行事。

朱元璋心中雖有不滿,不過仍笑著道:「好,倪卿不愧為咱的股肱之臣......」

他一邊說著,一邊接過舉薦信緩緩打開,才看了一眼,就有些不悅地道:「錦衣衛千戶?」

原來明朝的官員選拔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直接通過科舉考試,此法從隋唐以來便成為朝廷選拔官吏的主要方式,明朝雖幾度取消科舉,但科舉仍是提供官員的重要途徑。

第二種是推舉和學校培養,推舉因受政局影響較大,故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

學校培養主要是國子監教育,在朱元璋時就已制定教學科目,也確實替建國初期的朱元璋解決了官員問題。

只不過後來受科舉的影響,加之官紳多想藉此走捷徑,以至國子監多紈絝子弟,最後淪為雞肋。

第三種是九品中正製,此名雖與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製同名,但在操作時卻有所不同。

明朝為了保證官吏的純正,規定各州縣的縣官的選用由戶部負責,每年更換,並且不得連任。

正因為戶部有此職權,所以朱元璋聽聞倪元璐舉薦時並沒有太驚訝。

但是現在倪元璐舉薦的竟是錦衣衛的官員,要知錦衣衛是天子的親衛,官員的任免都是直接由皇帝決定。

現在倪元璐不僅是舉薦錦衣衛官員,而且還是千戶之職,卻是有些越權了。

而倪元璐聽到朱元璋語帶憤怒後,立刻跪地請罪,同時身體不停地顫抖。

其實他不是不知道此事會給他惹來麻煩,特別是在這種敏感時期做這種事,往輕了說是越權,往重了說就是圖謀不軌了。

可是儘管倪元璐知道,但他又不得不做。

因為央求他的人除了有他的好友陳子龍外,還有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的私信,除此之外還涉及到一個愛國義士的性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