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帝國軍的新戰法
所謂「營級戰鬥群」是夏洛特的新軍事改革計劃。目前eu戰區正逐步取代機甲軍團中那些摩托化步兵營、機械化步兵營等傳統單位,成為帝國軍部署在戰區的基本單位。

2021年日本衝突後,夏洛特深感傳統的軍團編制無法適應現代戰爭,再加上日本戰爭後,退到澳洲的帝國軍存在人員缺編嚴重、信息化水平低等弱點,使他們又難以效法魯魯修的「合成營」道路。

最終根據實踐以及歷次局部衝突中的經驗教訓,摩德瑞推出了營級戰鬥群這個合成作戰編制。

通常每個營級戰鬥群總兵力約為1200人,下轄10多個連級機甲突擊小隊單位,比超合眾國機甲軍團標準營的兵力超出30%以上。簡單來說,營級戰鬥群就是基於帝國軍高素質士官人數充足的現實,以1個機甲營30台機甲為核心,加強1個自走炮營、1個火箭炮連、1個電子戰連,另外加上偵察、防空、後勤、通信等單位。實質上就是以全軍團的作戰力量保障一個營,盡量將高素質人才集中使用,以形成拳頭一般的短促突擊力量。

帝國軍的營級戰鬥群並不是取消軍團級指揮機構,也不是由軍團級指揮機構指揮多個營展開。而是直接將一個軍團的戰鬥力濃縮成精華。所以,一般帝國軍的一個軍團級作戰單位,旗下一般只有一個營級戰鬥群,即使是人員和裝備都充裕,也只有兩個營級戰鬥群。

2021-2023年在歐洲地區和吉爾克斯坦地區的衝突中,帝國軍的營級戰鬥群經常與約爾的西部軍和吉爾克斯坦武裝並肩作戰,並藉助後者的力量實施偵察和警戒,以彌補營級戰鬥群機甲不足的缺點。

具體流程是一旦從無人機和電子單位偵察獲得戰場情報,營級戰鬥群立即動用大口徑火炮和火箭炮等遠程火力對重要目標進行火力壓製,因此具有極高的作戰效率。

和營級戰鬥**手幾次的蕾拉在形容帝國軍營級戰鬥群的作用時這樣表示,「新帝國軍的軍事理論將火炮視為摧毀敵軍的主要工具,機動部隊只是負責隨後掃蕩炮擊後的敵軍倖存者。營級戰鬥群還可以聯繫後方的遠程榴彈炮、火箭炮、彈道導彈等武器,這些強大的火力支援可對數十英裡乃至三百英裡以外的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

針對夏洛特的這種戰法,交手多次的前線指揮官蕾拉和劉宣都表示非常頭疼,但魯魯修卻想出了應對措施「合成營」,首先在卡蓮的親衛部隊中使用,效果非常不錯。

合成營,是指有多個兵種所組成的營級作戰單位,合成營中包含有機甲、坦克、炮兵、工兵、後勤分隊,幾乎囊括了陸軍的所有基礎兵種,在營一級上就解決了機坦協同、機炮協同、破障開路等問題。

合成營能力目標設計上,還加強了與陸航、空軍、特戰部隊、電子對抗部隊的聯繫,即未來將通過數字化移動網絡設備的裝備,這樣合成營就可以及時呼叫重型懸浮戰艦、可翔艦對敵發動空襲。

除了空軍支援,每個合成營還擁有獨立的電子對抗部隊對敵方地域實施通訊干擾壓製。而合成營本身的偵察分隊也裝備了無人機等先進偵察設備。可以說,合成營在偵察能力、數字化通訊能力及呼叫空地支援方面較比帝國軍那種營級戰鬥群又有了質的提升。

作戰編成:每個合成軍團下轄若乾合成營,以重型機甲合成營為例,一般描述為「六連製」或「八連製」不等,即機甲、裝甲、炮兵,偵查、防空、通訊、工程防化、反坦克、衛勤保障等等。

作戰環境:合成營通常是全領域作戰,如山地作戰(輕型機甲合成營),搶灘(陸戰合成營),草原(重型機甲合成營),城市(機甲步兵中型合成營),不同的作戰環境適合不同的合成化部隊。

模塊化建設:合成營的編制不是固定的,比如軍團級單位可以給合成營加強運輸或後勤編制,軍團也可以臨時下放炮連,甚至總指揮可臨時下放多個機甲親衛隊。

「我相信這種戰法會成為超合眾國的全新戰法。」當卡蓮部隊戰鬥爆棚時,魯魯修曾自信的對cc說。

結果這種合成營在其它國家軍隊僅有藤堂的機械化步兵團(黑色騎士團的團相當於營)對可翔艦和機甲分隊進行了簡單合成。

作為學院派的蕾拉和劉宣兩位前線指揮官,都對這種新戰術不置可否甚至有點排斥。

這也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合成單位的話,除了要搞定作戰,情報等消息外,還要有參謀,維修,保養,設障排障,埋雷排雷,水源保障,食物保障,物品管理和下發分配,炮術,防空,出庫入庫,特殊駕駛等各個門類的半專業知識。

最關鍵的是,軍改後要求所有帶兵的前線指揮官,要懂自己所領導的人員和所有裝備,各個單位各個裝備都要輪一遍,就算不會修車但最起碼不會下錯命令,多領域無疑給指揮員帶來很多麻煩。

換作誰也不喜歡這種模式。

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目前世界各國關於合成營的實踐和探索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兵種專業混雜、混編訓練難、戰法編成老舊、合成化指揮能力不足等等。

卡蓮和藤堂的部隊在合成營改革建設的第五個年頭裏,同樣始終在這些問題破解中不斷摸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