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潘德拉皇家軍校
2011年6月,18歲的劉宣告別了生活三年的布裡埃納軍校,來到帝國首都也是世界第一大都市潘德拉,進入皇家軍校學習。劉宣在這裏如饑似渴地吸收各種知識。

整個軍校共有近兩百學員,分為四個班級,其中一個貴胄班根本就不對外開放,劉宣後來也是聽在這個班級學習的莫妮卡說,後來和他並列圓桌的第二騎士基諾、第四騎士多蕾塔恩斯特、第十騎士布拉托裡等人,都是這個班的學員。

至於其他三個班級兩個招收的是布列塔尼亞一般庶民,像小達爾頓兄弟就是這個班的,剩下一個班則招收殖民地和外籍子弟。

皇家軍官學校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大理石砌成的高大建築和繁複華美的花紋雕飾令這個來自海島的少年驚嘆不已。不僅如此,軍校的生活奢靡成風,不少貴族學員配備了專門的廚師每餐,還有僕從專門為未來的軍官們洗衣做飯;軍校內還設有昂貴的馴馬場和美麗的花園,讓未來的軍官們可以安心享受這種奢華的生活。

雖然劉宣也是出身聯邦宦官人家,但剛到這所學校的他也看得眼花繚亂,「他們吃得非常好,待遇優厚,就是我們聯邦的宰相待遇也不過如此。」劉宣曾這樣回憶道。

如果是過去二流子時代,劉宣可能早就近墨者黑跟著一道奢侈腐化了,不過對於現在的劉宣,他完全無法贊同這種生活,少年軍校時那種對國家的熱愛與對帝國君主制度的憎惡使他抵製這個新環境的豪華生活的浸染,他當即向時任校長修奈澤爾呈交陳訴書,指出這種教育制度是錯誤的,不可能達到每個賢明政府所期待的目標。

在這封信裡,劉宣直言生活方式對於軍人而言過於奢華,不利於他們日後投入軍營的艱苦訓練。他主張軍官生們理應吃軍用食品,自己洗衣服,他還建議戒賭和有節製飲酒會使他們體格健壯,能夠經得起酷寒炎暑與作戰生活。

儘管修奈澤爾出於政治考量當時對劉宣的建議並未予以足夠的重視與支持,但這位同樣年輕的皇子對這樣一位18歲少年能有如此獨樹一幟的真知灼見和疾惡如仇的膽識卻大大折服,這也成為後來劉宣結識卡諾恩和修奈澤爾躋身帝國高層的一個相當重要原因。

不過儘管皇家軍校的生活十分奢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裏的訓練科目要豐富開闊得多,強度也大得多。儘管劉宣在布裡埃納軍校十分用功,但連他也承認,布裡埃納師資力量遠不如身處首都的帝國軍官學校。而且隨著和眾多相對優秀的布列塔尼亞精英的交流,劉宣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毛病的。

例如雖然自己的數學成績十分優秀,但劉宣仍被老師批評書寫潦草、法語表述差勁,沒辦法劉宣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到畢業時能力得到極大的飛躍。

對於劉宣在這裏的表現,他的老師們評價不一。法語老師博埃認為劉宣「真是一個十足的笨蛋」。

文學老師多梅隆卻認為他的風格古怪而熱烈,性格有時像「深不可測的海溝」,有時又猶如「火山爆發的岩漿」,認為他有小說家潛質。

不過在這所新學校裡,對劉宣包括後來轉校進來的妹妹周靜怡影響最大的老師還是一個飽經戰陣的帝國軍老騎士——貝爾托莉斯·德·弗蘭克斯,這位機甲教官十分欣賞這個性格勇猛堅毅的少年,彷彿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年時追隨瑪麗安妮王妃征戰的影子,因此對這對兄妹關懷備至,體貼入微,尤其是對劉宣儼然像對自己兒子一般。

當然如果弗蘭克斯小姐知道未來這兩兄妹會成為自己的敵人,不知道會不會當時就利用教務主任的身份給這兩位除名。

與此同時,劉宣從入學伊始也招來了一個敵人日本人夏英格,此人在他日後的軍旅生涯中也同他較量過。當時他們無論在性格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是敵對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在學習上卻不相上下,有時候互相詆毀,不惜拳腳相向。

不過無論是在布裡埃納軍校還是在皇家軍官學校,劉宣對聯邦的感情始終沒有變。在思想上他並沒有成為布列塔尼亞人,他依然如幼年一般希望聯邦從帝國的恥辱下掙脫出來,甚至能重奪東亞霸權。

劉宣抱怨布列塔尼亞人侵佔東亞土地的激烈言辭也引起學校裡很多教師和學員的譴責。其中最讓他傷心的就是那個夏英格說的話。

「先生」,不要喪失理智,您是陛下的學員,要牢記這一點,您要剋製您對東亞的那種感情,我們日本早已成為帝國的一部分了,不要每次抒發感情都把我們扯進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