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小心謹慎的進軍
成瀨點了點頭,他知道肯定是進攻雷達站的帝國軍順勢摧毀的靠近這裏的庫特納霍拉,至於村民恐怕已經是凶多吉少了。

「既然沒辦法獲得情報,那我們就向雷達站所在地前進吧。」

在確認了附近並無任何帝國軍活動跡象之後,成瀨幸也下令部隊迅速向k--921de雷達站所在的蘇馬瓦山區泰爾奇鎮緩緩搜索前進。

泰爾奇鎮顧名思義,三面都是陡峭的懸崖,只有通過小鎮唯一的一條路才能夠到達山頂,崎嶇的小路如同車輪一樣,其地形險峻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座位於摩拉維亞群山之間的城市,緊挨著波西米亞地區,南下數十公裡則進入奧地利境內。它的老城廣場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東摩拉維亞地區最隱蔽的小城。

由於這裏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境,被認為是設立雷達站的最佳位置,所以eu軍就在此秘密的建立了編號為k--921d的雷達站。

如果進犯西歐腹地的帝國軍機甲隊戰機意圖避開這座k-921de雷達站,那麼他們將要飛越平均四千五百公尺的無名雪山,這對帝國軍戰機的油量與飛行技師的經驗素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所以莫妮卡在發現了k-921de雷達站的存在之後,不惜派出自己最為信任、訓練多年擅長山地作戰的西伯利亞工人軍團作為突擊力量拿下這裏。

「只要有他們在,十倍的eu軍也不是對手。」對這支親衛軍莫妮卡表示自己很有信心。

說起這個『西伯利亞工人軍團』又是一段有趣且悠久的歷史。

烏拉爾山區的密林中坐落著一座美麗小城,它叫伊熱夫斯克,這座距離卡馬河約45公裡的重工業城市早從1760年便成為沙皇俄國最著名的步槍和鋼鐵生產中心,與謝斯得羅列茨克、圖拉並列為沙皇俄國時期最大的三個兵工廠。

1914年一戰爆發前在伊熱夫斯克,隸屬於政府直轄的三條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生產線每日可以生產2500支該型號步槍供給軍隊。甚至,這座城市還有一條鐵路專線分別連接了喀山和彼爾姆,要知道當時俄國鐵路不過才7000公裡。

由於享受而國家財政補貼,這裏的兵工廠及其附屬地區的發達程度在當時相對貧窮的沙俄來說絕對是拔尖的存在。至1917年為止,這裏居住著近七萬人,城市居民多數是服務於軍火工廠的工人和文職官員,他們祖祖輩輩都作為工人為帝俄生產著武器,直到帝國滅亡,俄羅斯進入割據混亂為止。

在她的東北部,有一座稍小的工廠城鎮,叫沃特金斯克,始建於1759年,是葉卡捷琳娜女皇敕令建造的卡馬工業區的一部分,沃特金斯克機械製造廠的職責是為西伯利亞大鐵路製造鋼軌、為四大艦隊製造船錨等鋼鐵製品。至1917年革命爆發,這裏的3萬居民也如伊熱夫斯克人一樣過著周而復始的工作。

不過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帝俄崩潰,伊熱夫斯克和沃特金斯克人的一切都在1918年被改變了。

1918年8月8日,居住在伊熱夫斯克職業工人和文職官員們發動了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起義,這場工人起義規模之大(2.5萬人參加),波及範圍之廣(涵蓋維亞特卡省100萬人),牽製紅軍力量之多(紅軍第二集團軍),在內戰中也是實屬罕見的,也因此這支西伯利亞工人武裝先後從屬於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等人,最後和眾多哥薩克一樣選擇投奔了布列塔尼亞帝國。成為了莫妮卡手下最值得信賴的軍團(身為女孩莫妮卡並不受極端大男子主義的哥薩克支持,之前哥薩克挾持莫妮卡兵變也有這方面因素。)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本該親近人民革命的工人會選擇支持君主,難道人民革命不符合他們的願望嗎?還是說他們僅僅是受到了帝國軍Geass的蠱惑才反叛?又或者,這僅僅只是一次地方蘇維埃組織的小小工作失誤釀成的大規模動亂,而本該是可以避免的?

答案是,起義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但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原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