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飽受爭議的帝王
就像普天之下所有君王故去後都飽受爭議一樣,這位銷魯魯皇帝也不能免俗。就算全天下人和帝國聯邦派都不喜歡這位,帝國的某些舊臣還是對這位頗為眷戀的。

君明國則榮,君庸國則殤。

雖說這是君主專製國家常有的事,毫無疑問也可以說是這種國家制度的固有缺陷,但是並不能就此斷定實行這種國家制度的布列塔尼亞帝國要比其他國家落後。凡事都有表與裡,關鍵只是看優勢與劣勢之間孰強孰弱而已。

至於神聖布列塔尼亞帝國第九十八代皇帝夏魯魯這個人到底算是明君還是昏君呢?這個問題看似一目了然,其實卻遠不止看上去那麼簡單,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

若是從他實行苛烈的霸權主義和差別主義,同時也是發動侵略把整個世界捲入戰爭之中的罪魁禍首來看,他絕對稱不上是一位賢明的君王。然而如果不提他的那些侵略主義行為,毋庸置疑的是他帶領布列塔尼亞這個國家從荒廢內鬥走向擴張、遠離了紛爭,假如從這點來考慮的話,把他定義為昏君也有失妥當。不過不管是從好的一面還是從壞的一面來看,他都不是一個凡人這或許是最為恰當的評價(順便一提的是,在後世史學家之間,暴君往往不是對他的稱謂,這個稱謂或許對他的後繼者更為恰當)。

不管如何評價,銷魯魯讓布列塔尼亞在一定時期內延續下去,並且成為了讓世人矚目的超級大國這是公認的。當時,這個國家已經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接二連三的內戰,經濟政策嚴重失誤,假如銷魯魯在這一時期沒有繼承皇位或者他被以叔父基輔羅斯大公為代表的政敵在鬥爭中擊敗的話,布裡塔尼亞這個國家恐怕在遙遠的過去就已經從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吧。

其實與之抗衡的兩個大國EU、聯邦依據各自不同的主張,對其虎視眈眈,為了吞噬這個古老的國家磨尖了牙齒。至少,如果沒有銷魯魯,布裡塔尼亞的傳統與禮儀早已消失在歷史漆黑的遠方,領土也會被其他兩個大國瓜分。

不過國家強大這種事情,這對誰是幸福、對誰將造成不幸又是別的問題了。不認同皇帝銷魯魯的地位與權威,一部分不平的皇族與跟隨其後的大貴族們於是發動了五年前的那場『血之紋章』的事件。

從那時之後又過了五年,如今這個國家終於結束了曠日持久的內亂和衰退的年代。

在皇帝銷魯魯的親政下,迎來了再興與擴張的新時期。

皇曆2005年;

在阿莉艾斯離宮一角,有一個特別建造的訓練場。寬闊庭院的角落裏,這個半圓形建築與周圍林立的哥德式宮殿有些不同。外表缺乏裝飾,內部的裝修也很煞風景。

白色牆壁配上灰色的地板,唯一特殊的只有天花板上開了個很大的窗戶,在陽光的照射下,室內明亮而又富有神采。或許作為皇族並且還是皇帝的妻子、後妃之一居住的宮殿中會有這樣異色的建築似乎讓人難以置信。不過居住這個宮殿的皇妃原本就與世間的想像有所不同,正因為不是尋常人物,或許這才是與之匹配的姿態吧。

在訓練場的正中央,一個女性手持模擬戰用的木劍,靜靜地佇立著。她把黑色的長發高高地挽了個髻,身著輕盈的白衣。或許比起皇妃,她神聖布列塔尼亞帝國第五皇妃瑪麗安娜V布裡塔尼亞更適合帝國第一女騎士這種稱謂吧。

雖說持劍在手,但她並沒有擺出什麼特別的姿勢,完全是自然地把劍尖垂向地板,而另一隻手則叉在腰上。乍一見彷彿到處渾身上下都是破綻,但事實上,不管是從何處進攻都能化解,她雙腳的位置很平衡,重心不在腳踝而在腳尖。

瑪麗安娜的周圍有三個曼妙的人影。看上去是三名個子都很矮小的少女,全部身著帝都彭朵拉宮裏的名門士官學校的製服。年紀最多十三、四歲的樣子。

少女們的手中也握著跟瑪麗安娜一樣的木劍。儘管年幼不成熟甚至握不住劍,但她們還是鬥志滿滿地將劍指向了瑪麗安娜。

雖然就常識而言一對三似乎有些卑鄙,然而這一類紙上談兵的說法一點價值也沒有,從少女們臉上浮現的汗珠和緊張的神態看來便可見一斑。若是有見識的人,或許反而會向少女們提出疑問:

「只有你們三個人夠嗎?」

「柯內莉亞、諾亞特、莫妮卡準備好了嗎,快點進攻!」

瑪麗安娜輕聲呼喚著少女們的名字,澄清的雙眸中悠悠地望向其中一人。這名少女有著波浪卷的艷麗頭髮,銳利的目光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說起來這幾位容貌看上去非常有氣質,將來毫無疑問會成長為一位漂亮的公主吧。

公主這個詞用在她身上毫不誇張,她確實是這個國家的公主。

「嗨!」在瑪麗安娜挑逗的目光中,少女彷彿感覺到了一種無言的挑戰,她氣勢洶洶地大喝一聲攻了過去。徑直、非常流暢、毫無迷惑的劍。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已經是十分快速銳利的進攻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