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後爹全家是皇帝》第29章 易經的正確使用方法!(一更)
「第一卦乾乾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①

林從捧著書卷,認真讀著。

要問一個物理專業的在古代學玄學是什麼感覺,林從可以用三天的學習真誠的告訴你:

完全沒有任何感覺!

林從在學之前一直不大明白《易》為什麼是九經之首,設教之書,更想不通為什麼世家會用《易》這麼高深的教材啟蒙,孩子能聽懂麽,可等他家先生一教,林從才明白:

人家壓根就沒指望你聽懂,人家只是拿來讓你認字而已!

也就是說,像林從讀的第一句,「乾乾為天乾上乾下」人家只是為了讓幼兒認識「乾」「為」「天」「上」「下」五個字,知道這五個字怎麼讀,知道這個字怎麼寫,至於這句話什麼意思,抱歉,先生壓根不教。

所以說,世家用《易》給孩子啟蒙,只是把《易》當成漢字表。

那既然只是把它當成漢字表,那麼用《百家姓》《千字文》和用《易》有區別嗎?

沒區別啊!

所以只要它是字,並且念起來朗朗上口,更有利於孩子記憶就行。

就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念起來是不是很押韻很朗朗上口。

那這就夠了!

而至於世家為什麼喜歡用《易》而不是《千字文》來教孩子認字,林從這幾日也想明白了,一方面是《易》有六千多字,比《千字文》字多,容量更大,二是如今科舉考九經,易是科考內容,那既然識字哪本都行,那幹嘛不選本科舉考的,現在不僅能識字,還能把內容背下來,等到大了再由老師教內容的意思,準備科考,豈不是更方便。

如此一來,《易》自然成為各世家啟蒙的首選。

其實這種教學方法,魯迅的先生,就乾過,魯迅的先生就給魯迅講了,「不求甚解」者,就是不去看註解,而隻讀本文的意思。(你隻識字,別管意思,其他的,等長大再想)這事還被魯迅他老人家寫在書裡。

而這種方法,其實也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教學方式。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教學,其實還和語文這個學科有關。

語文,是所有科目中分層最不明顯的科目。

在高中,曾有個打趣的說法,說高中語文老師是所有學科老師最難乾的,也是最輕鬆乾的。

因為語文老師再努力,學生的語文也很難考到130,語文老師再摸魚,學生的語文也不一定掉下100。

再例如林從學校的早年一次月考,月考是高一高二一起考,題也各自組長出的,由於只是小考,試卷也很不規範,只寫了《語文月考試題》,結果試卷印刷出來,高一高二抱錯了,開考半個小時,居然沒有一個學生髮現,一直等到做到古詩詞填空題,高一的許多學生才一臉茫然地發現這十個空都沒背過,眾人才發現兩個年級抱錯試卷。

而此前半個小時,高一做高二的語文題,高二做高一的語文題,絲毫沒有任何不適。

所以說和數學、物理這種模塊清楚,依次進行的理科相比,語文這種學科,它是就這些內容,但它可以簡單,也可以學得更深,研究的更明白。

就像這《易》,小孩子時可以當啟蒙書,用來識字,大一點可以學註釋,進行理解,用來考科舉,如果學得很精,也可以用來佔卜。

端得看你什麼時候學,怎麼用。

想明白這點,林從對啟蒙用《易》也很快接受,畢竟不就是個識字本麽,用啥不是用!

林從讀了幾遍,很快就會背,就拿著書走到葯縱之身邊,把書遞給他,然後把剛才讀的一段背下來。

流利的背完,林從看到他家先生滿意地點點頭,「不錯,已經會背,那今天剩下的時辰,你把背的這些抄寫十遍,明天一早交給我。」

「是。」林從應下,就拿著書回到自己座位上,打開硯台,開始研墨,準備等下抄寫用。

葯縱之看到林從開始抄書,知道林從雖然年紀小,但能坐的住,用不著看著,就起身溜達去了隔壁,去接著看書了。

於是屋裏只剩下林從一個人。

林從研好墨,開始抄寫剛剛背的那段。

林從抄的很認真,先是照著寫了兩遍,又默寫了三遍,保證記牢了,就開始悠閑地練字。

靜謐的屋裏,只有林從毛筆的聲音。

就在林從把最後一個字「吉」字寫上時,一陣風吹過,窗外樹上一個搖搖欲墜的枯葉隨風而落,正砸到林從頭上,然後落到那個「吉」上。

林從愣住了,看著吉上的葉子,再抬頭看了看窗外的樹,突然腦中靈光一閃。

他不是一直糾結著如何救李從審嗎?

如今這不就是現成的方法麽!

他因為年紀小,人小言微,就算他說什麼,別人也不會在意,更不會認真聽,只會當成小孩子的話,可如果他精通《易》,會佔卜呢?

人們往往不相信小孩子說的話,但人們卻覺得孩子的眼睛更乾淨,相信孩子更容易通靈!

就例如大人正在幹什麼事,小孩子突然說一句,大人心裏就會嘀咕,覺得會不會是什麼預兆。

按照歷史,現在離他後爹兵變上位,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這個時間,並不能讓他長大到別人覺得他不再是小孩子,但卻可以讓他藉著一些知道的歷史,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小神棍。

到時,他不就能用佔卜為名,提醒李從審大凶,然後讓他避開歷史上的兵變。

只要李從審避開兵變,沒有死,那以李嗣源對李從審的疼愛,再加上他嫡長子的身份,那妥妥地就是李嗣源登基後的太子。

到時候他憑藉對李從審的提醒,怎麼也能在他後爹去世後,抱上李從審的大腿吧,說不定,到時憑藉著他這「佔卜」的本事,他還能弄個國師噹噹呢!

想到這,林從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覺得這個方法十分可行!

於是,林從放下筆,把書卷了起來,準備拿著到隔壁書房去找他家先生速成一下,方便以後適時展現自己的「佔卜」天賦。

在去隔壁的路上,林從抬頭看了一眼窗外的樹。

古有牛頓被蘋果砸中悟科學定理,今有他林從被樹葉砸中悟玄學用法。

果然,腦袋這傢夥,得砸一下才更容易開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