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詩酒浮生隨想錄》《鍋巴粥》
多數的城裡人是不知道鍋巴粥的,鍋巴粥是屬於上一輩農村人的記憶。

新一輩的00後,10後,或許知道八寶粥,皮蛋瘦肉粥,小米粥,因為當下普及的智能電飯煲造飯的時候,只要水加夠了幾乎見不到鍋巴,更不用說留點米湯水來推鍋巴粥了。

上一輩農村人,吃著柴火飯。大鍋土灶,底下生火,一個鍋,就先做菜再造飯。

造飯時,刷了鍋,燒著一鍋水,淘了米就放進鍋裡一塊兒去。鍋中水燒開了,取一鏟子把米打散開,撈上來一些,看米煮開了花沒。米沒開花,就蓋了鍋蓋再煮會兒,米開花了,就取瓢來撇米湯,撇開的米湯放容器裡裝著備用,冷下來也能當茶喝。開了花的米,撇去大部分米湯,還得留一些潤著鍋,撤了大柴火,蓋好鍋蓋,殘餘在灶頭裡的火碳會把飯蒸熟,又不至於燒糊了,這是幾千年傳承下來做柴火飯的智慧。

等不多時,就能聽到鍋中傳來一陣陣嗶剝聲,懂做飯的知道這是起鍋巴了。此時再看看灶火,如果大了,那再抽點出來,或者用灰蓋掉一部分,如果小了些,那便稍微再添一把火,不能過大,火大了飯就燒糊了。火不大不小,剛好夠起鍋巴所需,不是常年做著柴火飯的就不會有那個經驗。

再過會,鍋中沒了聲響,但鍋巴香已經蓋不住了,從那年代有些久遠的木鍋蓋縫隙裡飄出,令人食慾大振。那是獨屬於柴火飯的香味,電飯煲再先進也是做不出那個香味來的。

掀開鍋蓋,鍋底是香軟雪白的米飯,周圍還有一圈的米湯皮,那是類似於大白兔奶糖內包裝中那層可以吃的皮,取下來放碗裡,往往是小孩子的飯前小點心。把飯小心的盛出來,留下的就是一片金黃酥脆的鍋巴了。這是鍋巴粥的主料之一,也是大人小孩都愛來一塊的飯前點心。

鍋巴粥,少不了鍋巴,既然是粥,那也少不了湯湯水水,之前備用的米湯水就是這鍋巴粥的輔料了。小心的鏟動鍋巴,然後加米湯水,在鍋中混合攪碎,經典的動作便要像推磨一樣用鏟給它推上幾圈,於是便叫推鍋巴粥。

粥成,飯後來上一碗。湯水清香又甜,底料有軟化的鍋巴,也有沒全軟的還咯嘣脆,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據說鍋巴粥還有健胃消食的功效。鍋巴乾吃容易上火,而加米湯推成粥就不會了,喝粥時再就點鹹菜香辣蘿蔔乾,那就再好不過了。

感想:

這篇文章是為了記錄鄉土氣息而作,城市化之後,可能再經歷一段時間,那些鄉土氣息的東西就越來越少了。

我們感恩時代,嚮往美好。有時候不妨停下來或者回頭看看,現有的或者曾今我們沒放在心上的那些美好事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