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漢末篡江山》第一百七十三回 抬眸四顧乾坤闊
光熹元年六月,冀州牧任上,羊安廣納良才。

辟耿武為長史

田豐為治中從事,李歷為從事史

沮授為別駕從事,閔純為從事史

辛毗為薄曹從事,甄儼弟甄堯為從事史

審配為督官從事,朱漢為從事史

潘先為督軍從事,張郃為從事史

趙浮為兵曹從事,高覽為從事史

程渙為都督從事,韓猛為從事史

鞠義為武猛從事,潘鳳為從事史

戲志才為師友從事

郭嘉為祭酒從事

許褚為門亭長

……

又表文醜、顏良為軍司馬,丁昭為邯鄲鐵官長。

(筆者注,兩漢鹽,鐵兩政由中央朝廷直接把控,鹽、鐵官員亦由朝廷直接任命,故用表字。)

「領先一步,申花洗衣機」

州牧屬吏名單教羊安想起前世一句廣告詞。心中由是閃過對袁紹的些許歉意。轉瞬間,便心安理得地享受起這份穿越者的福利來。

…………

邯鄲郊外,遠見數座高爐濃煙滾滾,近聞鍛造錯落不絕於耳。

待入得其中,諸鐵匠,或赤裸上身,或皮兜護體,一邊熱火朝天地操持著手中活計,一邊參差地喊著「嘿呦,嘿呦」的口號,彷彿是一段帶著金屬節奏的熱血旋律。直教這座數百年歷史的工坊,自中平黃巾之後重現活力。

「希律律」,一陣唐突的馬嘶聲不合時宜地打破旋律。隨之而來,又是一陣遺憾的感嘆聲。

「蕭大郎,莫事吧!」

隨著圍觀眾人的一陣關心問候,那蕭大郎拍了拍方才為馬蹄揚起得滿身灰塵道:「莫事,虧的俺身手矯健,這畜牲性子倒烈。」

眾人見他平安無事,總算放下心來,又紛紛調笑起來。

「你可拉倒吧,莫見那馬掌都賤出血來了,就你這手段,也好意思丟人現眼?」

「就是,便是要俺上,怕也比你利索許多。」

「王瘸子,你可莫說風涼話,就你那雙高低不平的腿,走路都得費勁,還能比俺利索?怎麼不服?來來,你來試試,大傢夥正好都給做個見證。」

……

眾人嬉鬧之間,許褚早上前安撫驚馬。許是他技術了得,又許是那馬兒受他天生神力。須臾間便回復平靜。

丁昭忙上前用雙腿夾起馬掌,用特製的鉗子取下馬釘,卸下馬鐵。

一旁待命多時的獸醫見狀,往那受傷流血之處撒上止血之葯,又稍做些處理。便有兵士將那馬兒牽出。

東漢治鐵技術相較後世落後,尚不及量產鐵釘。好在馬釘碩大,技術要求自然毋需太高,由鐵匠手打便能完成。只是這釘馬掌兒卻著實是門技術活兒,尤其對此時之人來說。

羊安隱約記得,前世馬掌方剛面世時,乃用繩布捆縛。此法雖是簡單,終究並不牢靠,不若一步到位。相信以古人智慧,技術這玩意,稍加磨練,便可成型。

不過嘛,此番摸索,當真費馬,而冀州雖大,又不以產馬聞名。卻是教他心中滴血。

「羊……明公,明公,好端端,何故要在這馬掌之上按個鐵疙瘩?」

問話的小郎羊安並不陌生,前後算起來也算見過幾次。他此番方到冀州之時,糜竺便將其送到侯府做行人。隻說是二弟糜芳。

可羊安自然信得過陳儁的眼光,曉得那小郎分明便是位娘子,而見其與糜竺關係,身份亦自然呼之欲出。

不過他倒也未揭穿二人,隻待瞧瞧對方葫蘆裡倒底賣得何葯。

「那小郎以為,好端端的,何故又要穿鞋?」羊安說罷,哈哈一笑。隻留那糜箏托腮思索。

說話間,又有士卒牽馬而來,卻聞那丁昭喝倒:「還有哪個要來試試?」

此話一出,踴躍的人群瞬間鴉雀無聲。

羊安見狀,眉頭微蹙。馬鐵,馬鐙,於此時來說,是重大技術革新,他不介意失敗造成的損失,只求能迅速使其投入實操。

於是,當丁昭投來求助目光,他微微點頭。

便聞那丁昭道:「牧伯說了,凡試者,賜錢三十貫,凡為馬所傷者,賜錢百貫,前者猶是,凡成者,賞錢三百貫。」

…………

鐵官營外,一騎飛奔而來,待得下馬,眾守衛見是州中長史耿武,紛紛行禮。

「牧伯可在此間?」

「回長史,尚在。」

那耿武聞言,將手中馬鞭朝那守衛一扔,便風風火火地入得營中。待見羊安,忙在耳邊耳語幾句。

卻見羊安驚喜道:「哦,幾時到的?」

「回牧伯,昨日方至。」

「走,隨我回鄴城。」

…………

鄴縣,冀州牧府。

「哎呀,師兄駕臨,未曾遠迎,實在罪過。」

卻聞國淵回道:「欸~,你我是師兄弟間,何須客氣。」

待二人稍作客套,一旁孫乾方才拜禮:「乾,見過師兄,不請自來,師兄萬毋見怪。」

「不怪,不怪,你我一別數載,心中甚是惦念,此番正是求之不得,又豈有怪罪之理?」羊安說罷,見國淵身後陌生臉孔,又問道:「師兄,這位可是佐伯先生?」

原來,自出洛時,羊安便書信國淵,請其出山,順道再請佐伯往冀州一敘。

「伯,見過州牧。」

見佐伯拜禮,羊安忙上前一把托住對方臂膀,道:「佐伯先生大駕光臨,舍下蓬壁生輝,豈敢受此一禮,來來來,入座,入座。」

佐伯此時雖也有些名望,卻何曾受得高官這般禮遇,心中瞬間湧起一陣溫熱。

及坐,羊安又道:「早聞佐伯先生大名,一直無緣相見。此番本該親自登門造訪,奈何方及州中,諸事紛亂,隻得累師兄相請,卻是有勞師兄了。」說罷,便朝那國淵拱手致意。

國淵回禮道:「牧伯客氣了。」

「欸,方才還言,師兄弟間毋需客氣,師兄怎又見外起來?此間,既無外人,隻管仍以師弟相稱便是。」說罷,羊安又道:「二位此番前來,正好州中吏屬多有空缺,若無要事,不若暫且屈就州中,如何?」

國淵、孫乾二人本有此意,聞羊安相請,自是求之不得,故而相視一眼,起身拱手道:「牧伯相辟,淵(乾)敢不應命?」

「如此,便請師兄往州中勸學(勸學從事),師弟為我主簿可好?」

—————————————————————————

筆者註:關於牧伯這一稱呼現於史書。劉備為豫州刺史時,為人稱為使君。使,使者之意,專用於稱呼刺禦史。稱以州牧,卻未必妥當。故不採用。

另,三公及大將軍屬吏,掾為正,屬為副。郡、縣以掾為正,史為副。司隸校尉、刺史、州牧,以從事為正,從事史為副。

另,州牧掌一州軍政,可自行增減從事。武職從事雖為吏,但掌兵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