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兵道世家,開局我能俺尋思》第9章 教育改革
沈奕不是理科生,對於土法鍊鋼一知半解,之所以能弄出來,完全得益於俺尋思之力。

在戰錘中,綠皮基因裡有完整的科技樹,從砍刀到星際戰艦應有盡有,但需要契機觸發。

以宇宙飛船為例,綠皮必須先見過宇宙飛船,然後不停尋思,最終以類似頓悟的方式,聯想出相關技術。

沈奕前世經歷知識爆炸的洗禮,見識不缺,缺的是尋思的waaaagh能量,不過隨著一場勝仗,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沈奕立刻尋思了土法鍊鋼,儘管此時的高爐十分簡陋,只有他能用,其他人操作肯定爆炸。

但原理終究沒錯,配合成品讓鐵匠逆向研究,很快就能完全破解技術。

兵主一人即軍團,工匠有時也不可靠,沈奕想過拒絕普及,獨佔技術,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因為沈奕兵力不多,無法親自操作所有高爐,一些活必須交由工匠完成,所以只能將技術普及化。

不過為了避免技術泄露,他親自接管了冶鍊區。

隨後,沈奕帶著眾兵主來到礦區,改進了採礦技術,沈奕做的並不多,卻解決了一個千古難題。

在礦洞內,常有各種瓦斯毒氣,引發爆炸和礦工中毒,導致礦工傷亡率居高不下。

於是在開礦時,沈奕讓礦工帶一隻鳥下礦,鳥的新陳代謝較快,一旦遇到有害瓦斯,鳥會先比人類昏厥。

靠著這個方法,礦工的生存率會極大提升,進一步提升了採礦效率。

隨後,沈奕帶著兵主前往沈木堡,那裡負責兵木砍伐和傀儡加工,在傀儡加工區,沈奕改革了流水線作業,直觀地增加了生產效率。

經過一天的參觀,議事堂內,沈奕總結道:

「無論增加鋼鐵,改進採礦,還是優化傀儡生產組織,都是為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改進和發展生產力!而這也是三兵建設的最終目的!」

「其中的方法就是技術,你們是沈家的兵主,作為家族的核心,必須懂得技術。」

有了沈奕的例子,沈家兵主心中隱約形成概念,在知識閉塞的古代,產生巨大的思想衝擊。

如果家族能傳承下去,那麼沈奕的思想將銘刻在家族歷史中,成為家族的集體記憶,也就是底蘊。

沈奕接著道:「現在我下令,家族所有兵主,每人至少抽調六個傀儡加入一線生產,學習生產技術!」

傀儡相當於兵主分身,經歷會實時傳送給主人,兵主可以同時讓一個傀儡做習題,一個傀儡巡邏,一個傀儡買苦力,一個傀儡砍人,一心多用卻沒有絲毫負擔。

所以比起凡人,每個兵主都是一台高效的學習機器,知識積累,人生閱歷遠超凡人,隻用來打打殺殺實在浪費。

沈奕相信,如果他們肯去學,肯定能在短時間內有所建樹,但首先要過心理關。

沈奕話音剛落,兵主們議論紛紛,有人高聲反駁道:「族長大人,你是打算讓我們學習卑賤的凡人手藝嗎?」

沈奕冷道:「人有高低貴賤,但知識和技術沒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

「如果覺得不舒服,就趕緊把技術學會,比凡人工匠更厲害,只有當水平超過工匠,由我親自考核,才能結束任務!」

沈奕引經據典,一眾兵主無言以對,隻得照做,兵主有超強學習能力,他們不認為自己會輸給凡人工匠。

最後,沈奕特彆強調道:

「諸位請記住,

凡人是家族的重要資源,有糾紛歸民堂處理,任何兵主不得擅自打殺,一經發現,立刻嚴懲!」

眾人皆無異議,沈奕用府兵抗衡武家傀儡時,就已經證明了凡人的價值,現在兵力缺乏,凡人府兵是有力補充。

最後,沈奕宣布散會,留下學堂和民堂的執事,他們皆是凡人,分別負責教育和民政。

沈奕問學堂執事:「沈民,府庫內存糧如何?是否足夠平日消耗?」

封建時代糧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是重要的生產力來源,軍隊、工人、農民都需要糧食供養。

但兵道崛起後,兵主偉力歸於自身,傀儡兵代替人力,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導致食物不再重要。

所以在這個時代,農民稅率很低,只有在兵力不足,需要人力補充的勢力裡,糧食才會被重視。

就比如沈家兵力不足,大量府兵,礦工,伐木工,鐵匠等底層勞力都需要食物供養,來維持生產進行,所以沈奕格外重視糧食。

沈民回答:「回族長,得益於您提供的壟作法,沈農堡連續五年糧食豐收,畜牧業也有較大發展,已經培育出兩個千獸群,三個百獸群……」

最後自豪道:「目前存糧,足夠支撐目前消耗30年!」

他是沈家遠親,曾是唐帝國縣令,在安史之亂中投奔沈奕爺爺,一直為沈家管理民政,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熱愛著這裡的土地和人民。

腦中閃過沈民資料,沈奕又問道:「既然存糧充足,我準備組織領地內所有適齡孩童,開展強製義務教育,有沒有困難?」

沈奕早已提出過義務教育的概念,沈民並未有理解障礙,他稍作思考,便回道:

「困難不大,義務教育導致家庭勞力減少,但只要給與少量糧食補貼,就能把矛盾壓下。」

「真正支出的大頭,是免費午餐,以現在的糧食,只能支撐數年。」

沈奕沉吟道:「數年麽…足夠了!」

學堂執事沈學問道:「義務教育針對所有兒童嗎?」

沈奕點頭:「沒錯,義務教育結束後,他們要有強健的體魄,能夠識字、計算,再稍加專業教育,就能成為合格的工人、農民、士兵!」

在沈奕眼裡,技術終究只能在生產過程中,由人類來完善,因為人類才有需求,需求才有動力。

兵主有強大的執行力,但數量太少,無法誕生需求市場,也就沒有變革的動力。

就好比多年前的慢播,有需求才有進步…

沈奕的綠皮科技十分不穩定,只有沈奕能用,無法普及,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力完善技術。

但只有底層勞力還不夠,這時沈學問道:

「老師沒問題,現在就業崗位飽和,許多沈家成員沒有去處,他們經過族學教育,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是有個問題,族學怎麼辦?要廢除嗎?」

沈奕成為族長前,曾掌管民堂和學堂,進行一系列教育試點改革,其中就有沈家族學,在沈家子弟中實行義務教育。

沈家子弟六歲入學,在15歲成為兵主前,必須在族學進行基礎教育,如果將義務教育推廣全領地,那麼族學與其他學校一樣,沒有存在必要。

沈奕淡淡回道:「不用,族學會升級,義務教育教授基礎知識,培養底層勞力,族學教授專業知識,培養精英管理者。

沈家子弟在完成義務教育後,會進入族學深造,無論是否有兵道資質,在產業裡都是合格的管理者,在府兵裡則是合格的軍官!」

沈家是個以血緣為紐帶的軍閥組織,不可避免地帶有排外性。

和外族人相比,沈家子弟更加忠誠,對家族歸屬感更強,由他們擔任管理者,就能保證對產業的控制力。

沈奕接著道:「有了合格的底層勞力,忠誠專業的管理者,以及我先進的技術思路,沈家就能在各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完成三兵建設,趕河朔,超長安!」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