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兵道世家,開局我能俺尋思》第93章 長安的兵主新政
許多世家兵道資源匱乏,族人兵道資質優秀,單靠家族無法培養兵主,這時,長安講武堂挺身而出。

把族人交給朝廷,執行朝廷的作戰任務,就能獲得兵道資源配給,給家族兵主修鍊。

如此一來,世家不用投入任何資源,就能培養兵主族人,朝廷也能增加兵力,互惠互利。

但這有一個問題,如何保證優秀族人不會被扣押作為人質呢?

為了收攏天下兵主歸附,講武堂除了優渥的生活條件,還有最大的優點,就是來去自由。

只要不影響朝廷的軍事行動,兵主們可隨時離開講武堂,回到自己家族。

有了朝廷信用背書,兵道世家紛紛把家族子弟送到講武堂。

但朝廷封鎖柳家會館,阻止柳巾幗離開長安,其他兵道世家心裏泛起嘀咕。

各世家在講武堂的族人,都是家族優秀子弟,一旦成為人質,對他們來說是個慘痛的損失。

你皇帝今天能搞柳家,明天指不定就會搞我家,還是趕緊跑路吧。

講武堂的兵主就像國際資本,一旦當地形勢不對,就會用腳投票。

不少軍閥在地方上與朝廷有利益摩擦,此刻都居安思危,極力運作,讓家族子弟離開長安。

在短短數天內,陸續有講武堂兵主離開,有些兵主因為作戰任務在身無法離去,也開始消極作戰。

其中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吐蕃短時間內攻破好幾座邊軍要塞,這在往日根本不可能出現。

朝廷極力闢謠,宣佈封鎖會館是為了搜查異族細作,並不針對任何世家。

這個憋腳的解釋未能讓人信服,全天下都知道朝廷在揚州遭遇挫折,對淮南的控制力大大削弱。

這種情況下,扣押人質報復再正常不過,闢謠非但沒有阻止講武堂兵主離開,反而讓軍閥們看出朝廷心虛,加快了撤離速度。

長安,大明宮內。

神策軍統領向皇帝彙報:「陛下,短短數天,神策軍的兵力損失高達20萬,全是因為作戰消極,被敵人屠殺。」

「如果不採取措施,神策軍將沒有任何戰力,削藩也就無從談起。」

這時有大臣建議:「陛下,講武堂兵主之所以作戰消極,就是因為可以隨意離開的制度。

如果禁止他們離開,他們就會死心塌地的為朝廷作戰。」

這話一出,立刻有人反對:

「陛下不可,如此措施一出,就不會有家族將優秀子弟送到講武堂了,這對朝廷兵力是一大損失!」

提建議的大臣立刻反駁:「危言聳聽,講武堂的吸引力並非自由離去,而是豐富的兵道資源!」

「世家缺乏兵道資源,要培養兵主,就只能送到講武堂,縱使朝廷兵力損失,也大不到哪去!」

這話引起了唐德宗的興趣,他詢問道:「愛卿有何辦法解決眼下困局?」

主張強硬的大臣作揖道:「此時絕不能解除柳家會館的封鎖,相反,應該進一步出台更嚴厲的措施。」

唐德宗好奇:「什麼措施!」

大臣繼續道:「削藩在即,講武堂每個兵主必須服役五年,否則不得離開,並且懲罰消極作戰的行為。」

唐德宗沉默了,這些措施其實一早就有人提出,但為了團結更多兵主,唐德宗沒有答應。

所以他設置了寬鬆的條件,除了團結缺乏資源的兵主,還想拉攏對朝廷不怎麼忠誠的世家兵主。

在他眼中,

朝廷多掌控一個兵主,地方軍閥就少一個兵主。

消極作戰尚能容忍,至少肉還爛在鍋裡,但兵主離開長安,勢必增強地方兵力,削弱中央集權。

最終,皇帝部分同意強硬派大臣的建議,延長服役年限,卻沒有答應懲罰消極作戰

大部分世家缺乏兵道資源,朝廷掌握天下最多兵道資源,只要世家有人才培養需求,就必須送到講武堂。

朝廷唯一的損失,就是對朝廷不忠誠,心懷反意的世家兵主,但此刻兵主的自私表現,讓唐德宗拋棄拉攏幻想。

反賊驅逐了也好,讓隊伍乾淨一點。

朝廷的兵主新政一出,確實沒有兵主再撤離長安,消極作戰的問題也得到緩解,加入講武堂的兵主少了。

五年的服役期,讓許多世家兵主陷入猶豫。

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加入,因為朝廷的理由很充分,削藩戰爭在即,特殊時期自然要特殊做法。

一旦離開講武堂,這些世家兵主沒有兵道資源,要想繼續進步,只能回到講武堂,給朝廷打工。

而且新條件也不算太苛刻,講武堂生活條件優渥,待五年不難受。

如此一來,柳家的人質危機也逐漸沒人關注,因為講武堂兵主全部來自朝廷附庸世家。

服役五年就是變相成為人質,家族本身就是朝廷附庸,上交人質正好增強信任,對家族有好處。

這就像在某個國家投資,五年內不得撤資,但享有各種政策扶持,同時還能改善與該國當局的關係。

對於某些資本來說,還真不是虧本買賣。

又過了數天,原本撤離長安的講武堂兵主又陸續回歸,朝廷解決了信任危機,重新佔據了主動。

唐德宗幽冷的目光透過宮牆,投向柳家會館:「哼!亂臣賊子,看你們如何接招!」

與此同時,揚州,柳家大宅。

柳元說道:「沈族長,長安朝廷挺過來了,是時候進行下一步了嗎?」

沈奕傀儡點頭:「嗯,升級應對措施吧!」

在長安宣佈兵主新政的第二天,沈家與柳家各出兵兩萬,組成四萬聯軍,包圍了揚州港。

此舉讓剛剛承平的淮南局勢再次緊張,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淮南上空。

揚州港內,三萬黃龍軍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抵禦聯軍進攻。

這是黃龍衛在揚州的最後據點,不容有失。

隨後,揚州柳家向朝廷提出交涉,放柳巾幗離開長安,不然進攻揚州港!

朝廷斷然拒絕,聯軍雖有兵力優勢,但揚州港作為揚州艦隊母港,朝廷經營日久,工事堅固,足以抵禦進攻。

於是,沈家拿出四十門回回炮,對揚州港日夜轟擊,火油罐不要錢似地猛砸,將港口變成火海。

好在揚州港毗鄰江岸,不缺水源,守軍艱難控制住火勢,而且火油昂貴,不可能長期使用。

但沈家喪心病狂地用上了更便宜的黑油,讓量變引起質變,火勢終於無法抑製,個別戰艦被火油罐砸中,燒成火炬,揚州艦隊不得已撤離。

如此下去,揚州駐軍終究會被消滅,朝廷再一次陷入被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