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第25章 治療
劉璋一聽這人自稱華佗,瞬間精神一震,對著華佗抱拳說到,

「原來是華神醫在前,勞煩神醫為我這士兵進行醫治」

華佗聽到劉璋的話,沒有客套,而是趕緊上前去查探這士兵的傷情。

這士兵的左臂先前被劉璋用手絹包住,血稍微止住了一些,華佗上前把手絹打開,只見手肘到肩膀之間有長約12厘米左右的傷口,傷口外翻,隱隱可見白色的骨頭,這名士兵臉上隱隱冒汗,但是一點聲音都沒有出。

華佗臉上閃過欣賞之色,華佗見過太多受了傷就哭天喊地的人了,這士兵受了這麼重的傷,卻一聲不吭。

華佗看完傷口之後,在懷中拿出了幾個瓶瓶罐罐,給士兵敷了葯後,對劉璋說道,

「血已經暫時止住,但這傷口不好處理,如果不及時處置,恐怕會使傷口潰爛」

其實就是怕傷口發炎,再感染,這在三國時期可是會致命的。

劉璋一聽,想到這傷口可以用針縫合啊,這樣再包紮上,在用酒精消毒,可以使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先讓其他人把受傷的士兵攙扶到劉璋的家裏,然後跟華佗說,

「在下有一方法,先生可否隨我到家中,在路上我細細講給先生聽」

之後劉璋帶著華佗回到了家中,在路上的時候,劉璋把用針線縫合傷口的想法說給了華佗聽。

華佗本來就是醫術高超的人,聽完劉璋說的後立馬覺得這個方法可行,迫不及待的要在這個士兵身上實驗一下。

到了劉璋的家裏面後,劉璋讓人取來了酒精和銀針,和華佗商量了一下,把銀針消了毒,消毒的時候劉璋跟華佗解釋了一下酒精的用途,華佗把酒精拿在手裏聞了聞,然後用酒精小心的給士兵受傷的周圍擦了擦,又重新清洗了一下傷口。

劉璋看著準備縫合的華佗,又說到,先生有沒有能讓人短暫失去痛覺的藥物,這縫合傷口會產生劇痛,雖然能忍痛,但自身會有本能反應,到時候亂動傷口再裂開。

華佗這時候一拍腦門,又從懷裏掏出來一包藥粉,讓人兌在水裏,讓這受傷的士兵喝了下去。

此物是我自己研製的麻沸散,可以短暫的讓人失去知覺,半柱香可見效。

又等了半柱香的時間,這士兵閉上了延眼睛像睡著了一樣。

此物喝了對人沒有危害,約有半個時辰失去知覺,之後就會醒來,與常人無二。

華佗怕這其他人以為這是什麼毒藥,解釋了一下。

其實不必解釋劉璋也知道,麻醉藥而已,劉璋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住院切闌尾的時候也打過麻醉藥,清楚的知道麻醉藥的效果,藥效可能沒有後世那麼強,麻醉一打,腰子一嘎,不是說笑的。

絲線已經綁在了銀針上,在劉璋的指揮下,華佗開始縫合傷口,華佗的手很穩,對人體構造也很了解,不到一會兒,傷口縫合完成後,打了結後,華佗把傷口裏裏外外包紮了一遍。

起身擦了擦頭上的漢,對劉璋說道,

幸不辱命,全靠將軍奇思妙想,我行醫十幾年來,如果早早想到能這麼處理傷口,能多救不少人。

華佗從小鑽研醫術,而且懂得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治療的方法簡介有效,療效神速,所以華佗被譽為神醫。

其實給華佗幾年時間,華佗自己未必不能能摸索出來,劉璋只不過是早些年提了出來。

劉璋聽見華佗說的話,命僕人留下來照看,

自己把華佗請到了自己的書房裏面。

書房裏面有劉璋記載的不少東西,雖然劉璋自己腦子裏的東西過目不忘,但是其他人可沒有,劉璋在沒事的時候就把有用的東西先寫下來,留著備用。

到了書房以後,留著拿出自己之前寫過對醫術方面的想法,並且準備拿給華佗看。

「華神醫請看,這是在下的一些想法,先生能不能給點評一番」

華佗見到劉璋這麼熱情,連連擺手說到,

「將軍過譽了,神醫之名不敢當,將軍叫我華佗便是」

面對謙虛的華佗,劉璋也沒有再客套,而是把書遞給華佗,先生過目。

華佗接過書後,看著潔白的紙張一愣,隨後坐下,翻開書開始觀看。

越看華佗越心驚,這本書裏面其實沒有什麼高深的醫術,丹當妙藥的方子,只是一些關於醫療的小百科。

例如裏面說明了生孩子不只是只有穩婆接生一種方法,如果難產的話,說明臍帶繞頸了,可以用手術的方法,將肚皮一層一層的剖開,將孩子從肚中取出,然後再一層一層的縫合,這樣可以避免難產時一屍兩命的情況。

華佗自己也懂一些婦科知識,診治過不少病患,看到這裏的時候不禁叫了聲好,隨即又繼續看下去。

劉璋在旁邊微笑著看著手舞足蹈的華佗,心想之前找你好長時間了,可把你盼來了,腦中不知道計劃著什麼。

一本書也不算厚,約半個時辰華佗看完了一遍,看完後還在回味,面帶不舍的把書要還給劉璋。

劉璋卻沒有接,跟華佗說,先生為我士兵醫治,我沒有什麼能感謝的,錢財乃身外之物,先生也不缺,這本書就當作是謝禮,送給先生吧。

華佗聽到劉璋說的話,有些遲疑,這書如此珍貴,在下只是進了一點微薄之力,受之有愧啊。

華佗也是有原則的人,自己畢竟沒出什麼力,方法都是劉璋想到的,自己也就是按照劉璋的方法做,而且劉璋毫無保留的將縫合技術告訴他,已經讓華佗得到報酬了,再拿這書,華佗也不好意思拿。

先生此言差矣,這書雖然是我所編著,但是留在我手中也只是蒙塵,但是交到先生的手中,以先生的醫術,傳播開來,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劉璋的話說的極其誠懇,一方面也是想投其所好,刷華佗的好感,讓他留下來給自己辦事,一方面也確實抱著造福百姓的想法,這個時代醫療水平落後,而且大夫都藏著掖著,生怕別人學會了搶自己的飯碗,一旦出現意外,一身醫術沒法傳承下來。

華佗原來歷史的結局就是如此,在獄中費盡心力寫下的醫書想送給獄卒,但是因為華佗得罪了曹操,獄卒不敢要華佗的東西,最後沒辦法華佗含淚把醫術燒毀,可惜了一身醫術沒傳承下來。

劉璋可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現在見到華佗以後,把自己寫下的醫用小百科送給華佗,再把自己想要建立一個醫院,把看病,治病和養病都放在一塊,將醫學科進行分類,再招收學徒進行培訓,讓他們專精一處。

劉璋耐心的講著,華佗也在認真的聽,華佗聽到劉璋要建立一個醫院,疑惑的問道,

「這醫院和醫館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醫館只是為前來的病人看病,抓藥,然後讓病人回家,後續的情況無法及時跟進,一旦病情延誤,可能會來不及救治,而且醫館的規模再大也就三五名大夫罷了」

「而醫院則不同,首先醫院的規模要很大,起碼百來名大夫,而且要分成各個科室,有擅長治療外傷的就去外科,有擅長治療女性難言之疾的就去婦科,把大家擅長的地方利用起來」

劉璋說的有些口乾舌燥,拿起桌子上的水一飲而盡,將水杯放下後又說道,

「其次醫院要建立專門的護理病房,如果來看病的是小疾,治療後在臨時病房觀察一會,確認無恙後可離開,如果是重病患者,可以在醫院住院治療,這樣隨時可以對病情進行觀察,避免在家中突發疾病來不及救治的情形」

劉璋看著華佗在思考,也不打斷他,正好自己剛才說的挺多,也有些累了,走到一旁坐下休息了。

華佗聽完劉璋說的話,腦中不斷的在消化這些知識,越想越吃驚,如果按照劉璋的想法,建立這麼一個醫院,肯定會有很多大夫慕名而來。

再之後,華佗又提出了很多的疑問,比如大夫的薪酬如何計算,科室的分類等等。

劉璋也都一一為華佗解答。

醫院由官府出錢建立,大夫有基本的工資,如果哪個大夫治療了病人,會給這個大夫相應的提成,而且提成不僅限於治病救人,如果這個大夫創立了什麼藥方,或者發明了什麼治療方法,得到評估以後,可以再給這個大夫提成,有了金錢的激勵,不會讓這些大夫混吃等死,一直吃老本,為了得到高薪,只能是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華佗聽了這個想法眼睛閃閃發光,他本人是有醫者仁心,是一個好大夫,要不也不能走南闖北這些年被稱為神醫,但是大夫說到底還是要掙錢吃飯的,如果一直賠本治病,長時間誰都接受不了,劉璋這個想法包羅萬象,沒有不切實際,確確實實是想著為百姓解決困難,而且不但解決了百姓看病難的問題,還順帶解決了大夫工作崗位的問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