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這個劉璋強的離譜》第28章 治病
這些大夫一聽還是有些不情願,但是想到剛才劉璋的話,也都咬著牙跟著華佗走了。

這些河對岸的病人們今天的氣色也都好了不少,有一些婦人正在熬著粥,有一部分年輕力壯的在砍柴燒熱水,這些大夫來了之後,孩童們都先歡呼起來。

「噢,大夫來了,大夫來了,我們有救了」

這些大夫原本不情願表情,聽見孩童的喊話,有看到這麼多人充滿希望的看著自己,都壓下了心中的不情願,畢竟能當醫者,大部分都具備仁慈之心。

華佗將他們分組,各司其職,先治療嚴重的人,華佗一般給他們看病的時候,一邊給他們普及知識。

華佗用通俗易懂的話解釋了傷寒病毒怎麼引起的,平時如何避免這種情況。

華佗講的時候,身邊的大夫也都湊過來聽,華佗也不趕他們,只是加快了治療的頻率。

一共有一百二十六名大夫,二千四百多名患者,經過一天的檢查發現,有一千五百人都是病情很輕的患者,給這些人放在了一塊,讓士兵給他們煎藥,給他們喝了下去。

還有七百人是嚴重一些的,這些人都一個個的進行隔離,葯的劑量稍多一些,還加了一些緩解拉肚子的葯,又找了木桶盛上熱水,讓他們在裏面泡著,將身上的汗發出來,進行排毒。

還有二百人自己的抵抗力強,昨天消毒殺菌之後,自己睡了一夜已經好了,這部分人華佗也讓他們服了一劑葯,觀察半天,沒有異常後就可以離開了。

大家都忙碌著,劉璋也沒有閑著,幫士兵在製作口罩。

這個口罩之是中國最先開始使用的,《禮記》、《孟子》等書籍裏面都有記載,最開始是用絹布蒙住口鼻,就是原始的口罩。

現在的技術沒有那麼先進,還沒辦法使用紗布製作,只是羊毛編制後縫在布上,又在羊毛抹上了一層碳粉,旁邊綁上繩子,系在腦後,這樣可以初步的防護效果,也不影響正常的呼吸。

這些得了病的百姓,看著這邊士兵都在儘力的幫助自己,很是感動,有閑不住的也都起來要幫助這些士兵幹活。

發現這種情況,劉璋趕忙讓他們趕緊回去休養,告訴他們現在好好休養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早日康復他們也就不用這麼忙活了。

劉璋的話說完,有百姓裏面有一個老者流出了眼淚,對著劉璋跪下了,說道,

「老朽活了這麼多年,被官府徵稅不少,見過的官老爺也不少,還從沒有見過官老爺給我們治病、做飯的,老朽感謝你們啊」

這老者說的話震耳發聵,劉璋聽見之後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其實劉璋作為一個現代人,來到東漢末年,覺得自己超越了千年隊觀念和技術,對這個世界的人不說高高在上,但是也有一點優越感。

往常在劉焉等人認為的難題,劉璋三言兩語,輕描淡寫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訓練士兵是為了日後天下大亂做準備,推廣稻種也是為了以後能爭霸天下做準備,這些事情雖然也成功了,但是劉璋確實沒有什麼滿足感,因為這都是意料之中的。

今天劉璋在這裏聽見著老者滿臉淚水說出的這番話,看到旁邊在忙碌的士兵,看著眼中充滿迷茫又有一絲希望的百姓,劉璋好像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應該幹什麼了。

劉璋以前是帶有著旁觀者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他知曉這個世界的歷史,知道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他有著先知先覺的優勢,他不願意改變,也害怕改變,怕自己失去這些優勢。

但今天劉璋面對這些災民,劉璋知道自己現在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做出的任何決定會對這個世界帶來直觀的改變,面前的這些人因為他做出的決定而能夠活下來。

通過這次疫病的救治,劉璋不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自居,他放下了心中的優越感,他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全身心的融入了這個世界,他現在就是大漢都尉劉璋,劉季玉。

五天后,這些得了病的災民陸續都好了起來,只剩下不到一百人還在觀察,這幾天可把這幫大夫累壞了,養尊處優的他們哪從事過這種高強度的工作,24小時倒班制度,病人一有情況,隨時要去看望,都沒有休息好,一個個的都掛著黑眼圈,但是他們的臉上一個個的都露著笑容。

這些人經過這幾天的治療,醫術都提高了不少,這五天看望的病人可能比他們一年加起來都多,而且華佗在醫治的時候,都會給他們講解應該注意的問題,糾正他們的毛病。

俗話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他們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醫術不斷提高著,現在看著一百多名病人,就跟看著自己親人一樣,沒有了傳染的風險,這些就是活脫脫的實驗素材啊,配合他們搞醫學研究。

不得不說再沒有了後顧之憂之後,這些大夫也都不吵著回去了,不停的開始發現問題,查找病因,對症下藥。

劉璋看到他們認真負責的工作,讓這些人分批去休息,這幫人還把劉璋趕走了,圍在一團繼續研究病情。

劉璋尷尬的摸了摸鼻子,也不好發火,因為人家這是在盡職盡責的研究病情呢,又不是在偷懶,劉璋讓他們好好休息,怕他們累壞了身子,這些大夫倒好,紛紛都擼起袖子,給劉璋亮出了單薄的肌肉,告訴劉璋他們身體壯的很,不需要休息,還告訴劉璋沒事別來打擾他們。

看到劉璋吃癟,華佗在旁邊樂了,劉璋在出發前那提刀威懾眾人的霸氣是沒了作用,此一時彼一時,劉璋總不能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讓他們休息吧,還是等著這些人都被治好後再說吧。

劉璋在救治這些人都時候,張魯來過一次,但是害怕傳染,隔著老遠派人通報劉璋,劉璋當時正忙著,派人把張魯打發走了。

這張魯本身過來是想巴結一下劉璋,因為他上次回綿竹的時候,他弟弟張徽縱馬行兇被抽了四十鞭子,現在還在城裏面養傷呢,張魯怕張徽因為這個事情再得罪了劉璋,這不過來想跟劉璋套套關係。

沒想到劉璋根本不見他,張魯想去找吧,還擔心自己染上病,不去找吧,有怕劉璋不樂意,陷入了兩難之境。

永安縣令王乾是個聰明人,這些天一直也幫著劉璋忙前忙後,這兩天病人都好的差不多了,王乾會縣城裏面處理日常的政務,還要給劉璋他們安排後勤的補給,今天正好碰見張魯過來找劉璋。

王乾發現劉璋是個務實的人,雖然身為都尉,又是州牧大人的幼子,但為人沒有傲氣,對待百姓也很親和,這樣的人必有大志向,心胸必然不會狹窄。

王乾把自己的的看法說給了張魯聽,讓張魯放心,這個事劉璋肯定不會放在心上,張魯只需要乾好本職工作就可,以後督促張徽準守紀律,不能再違反政令就行。

張魯聽完王乾的分析,懸著的心也放下來,不過隨即又想這劉璋素來有禮賢下士的名聲,對於其他人那都是尊重有佳,怎麼對自己不假辭色,心裏有了一絲不快,認為劉璋這是輕視自己,和王乾告了別,直接離開了。

王乾看著匆忙離開的張魯,也不知道張魯聽沒聽進去自己的話,這位州牧大人的幼子可不是善與之輩,希望張魯回去好好管教一下自己的弟弟吧,別再做一些傻事。

又過了兩天,剩下的這些病人都穩定下來,在吃兩幅要葯就能痊癒,這幫大夫可算是都去休息了,有幾個跟華佗請教了幾個問題後,又對著華佗誇獎道。

「華先生這次治好了益州的疫病,必定會名傳天下啊」

華佗聽這幫人這麼說,自己是直搖頭,連忙說自己沒有多大的功勞,都是大傢夥一起努力的結果,這些人也都功不可沒,而且要說主要的功勞還是劉璋的最大。

劉璋先是想出方法,又製作了口罩和防護衣,之前這些人都沒見過防護衣和口罩,劉璋發明以後,給他們使用,這些人才知道劉璋是早有了萬全準備,這些大夫就是來跟著混功勞了,劉璋如果在別的地方徵召大夫,他們過來按照劉璋的方法也能治好這些人。

這些人聽到華佗的回答,反思過後發現真是什麼回事,如果沒有劉璋發明的口罩和防護衣,在這士兵和大夫都會被傳染,到時候別說治病了,士兵不嘩變就不錯了。

這次疫病的處理能夠這麼及時,也是多虧了永安縣令王乾前期及時發現並且將這些人隔離封鎖,如果病情擴散開來,將會波及更多的百姓,到時再想治療就得花費好幾倍的人力物力。

劉璋把這次的功勞都一一記下,準備回去後報給劉焉,在潤色一下報給朝廷,把疫病都平息下來這可是大功一件,朝廷必然有封賞。

但是封賞不封賞的那都是後話,劉璋也不在意,面前的問題是劉璋要考慮的,就是籌建醫院該提上日程了,這不,休息了兩天,準備回城之前,劉璋又把這些人叫到一起,說出要建立醫院的想法。

華佗之前就聽劉璋說過這個事,現在見劉璋確實要興建了,立刻舉手贊同,認為這是一個利民的方式。

因為人畢竟多,都七嘴八舌的再問,劉璋讓他們這些人先互相討論,自己研究,反正要建立醫院不是一朝一夕隊事情,選地址,建造都需要時間,現在只是先徵求這些人都意見,等醫院建成了還要仔細的製訂政策。

這些人互相探討了兩個多時辰,最後總結了幾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拿給劉璋。

第一個自然是薪酬的事情,第二個是怎麼個上班制度,第三是分科是什麼意思。

收集了主要的問題後,劉璋跟他們解釋道,

「這醫院建立起來後,大家都可以到醫院來工作,所得的診金都有記錄,每個人的提成都是有數的,科室的分配看每個人所擅長的方面,如果專精骨傷就去骨科,會治療跌打損傷就去外科,以此類推,每人分工不同,像熬藥,藥材處理等工作都有專門人員負責,每個人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即可」

劉璋解釋完以後,這些人大致聽懂了,就是官府建立一個龐大的醫館,把這些人都囊括其中,-大家還是負責看病,區別就是更加的專業性了,這幫人想了想也不錯,因為這裏面的人有的人在杏林裡最出名的就是醫婦科病,結果慕名而來的都是其他的疑難雜症,這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醫治,治好了那是運氣好,治不好也只能稱是他命該如此,自己回天無力。

其實劉璋也怕出現這樣的事情,大夫顧及自己的名聲,在自己這邊治不好,也不讓他去看別的大夫,最後草菅人命,受難的還是百姓。

算一算,從出發到現在,前前後後經過了半個多月了,事情處理完了也不能一直讓這些人呆在這裏,劉璋讓張任帶一部分士兵護送這些大夫先回綿竹,回去之後安裝功勞的大小去官府領取賞錢,再把綿竹城所有從事醫療的人員登記造冊,等劉璋回去之後就選址籌建醫院。

劉璋自己帶著人馬在巴東郡各地巡視一番,實地考察一下災民安置的政策落實的如何。

本來劉璋也想讓華佗先回去,但是華佗不肯,請求跟著劉璋同行,劉璋心想帶著華佗也行,萬一哪個地方再爆發什麼病症,帶著華佗在身邊,也能及時的解決問題,然後便決定帶著華佗一塊走。

劉璋這些人走到永安縣城門附近的時候,就看見永安縣令王乾帶著許多的百姓等候在這。

王乾手裏拿著長長的一卷布,布上面寫著大大小小的人名,王乾看到劉璋過來以後,快步上前,把這卷布獻給了劉璋,大聲喊道,

「永安縣治下八千百姓,承蒙劉都尉大恩,無以為報,特奉上萬民書,以表感激之情,望劉都尉收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