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回到過去當學閥》第47章 相信潛力
相信勞動人民的智慧,選種育種的部分工作完全可以交給老百姓。

提出這個觀點時,郭守春持強烈反對態度:「老程,我知道你是為了他們好,也明白有那個大爺的影響,可選種育種是一件很科學的事,需要選擇優秀的親本材料和配置合適的雜交組合,選完還得確定組配方式,除了兩親本的單交外,還要兩親本以上的復交,包括三交、四交以及四個親本以上的序列雜交。」

「這還沒完,通過各種方式的雜交而獲得雜交種子,只是創造所需要的遺傳變異的第一步,對獲得的新品系和新品種的育成,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和實驗過程。而小麥的一對純系親本的雜交,雜種第一代不發生分離現象,但到了第三、四代卻還在繼續分離,等到第五、六代雜種群體中的植株才趨於純合,產生遺傳穩定的後代。」

程諾看他說了這麼長一段話,倒了一碗湯遞過去。

郭守春推辭掉,脾氣有些上頭:「老程,我知道你是想讓他們吃飽肚子,可科學他不是兒戲,是嚴謹的。前段時間你給我說過民國文盲率多少來著?」

程諾脫口而出,將後世統計的數據說出來:「80%左右,東南沿海低一些,西北內陸高一點。」

「你看看,我就說嘛。」郭守春兩手一攤:「估計很多人他們自己名字都不會寫,怎麼可能幹得了這個活。」

程諾笑笑,自己把碗裏的湯喝完,擦擦嘴:「老郭,咱們農耕民族是把種地刻在骨子裏的,幾千年下來不會只是看天吃飯。」

從隨身攜帶的行李中拿出一本筆記,翻到其中一頁交給郭守春:「老郭,你自己看看。」

帶著狐疑的眼光,郭守春瞅了他一眼後接下本子,將標註的一段讀出聲來:「取麥種,侯熟可獲,擇穗大強者,斬束立場中之高燥處,曝使極燥。無令有白魚,有輒揚治之。取乾艾雜藏之,麥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順時種之,則收常倍。」

因為是文言文,程諾自打穿越以來就不擅長,特意把這段話摘錄下來。

等他讀完,程諾解釋道:「這是《氾勝之書》中的一段,第一年『擇穗大強者』,第二年播種後『則收常倍』,這麼樸素的道理我們從漢代就知道了。科學是嚴謹的這沒錯,但農業不一樣,需要接地氣,紮根在農村這片土壤。」

事實上,發動勞動群眾的力量在後面被我們發揮到極致。

如齊魯省左僑生老大娘在1944年從直立型花生中發現一棵優秀的植株,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歷經種種困難不斷培育,推出了一個叫「復花生」的品種,成熟早、出仁率高、耐低溫、抗旱好,南北方均能適應。

再比如著名的水稻晚粳良種「老來青」,就是農民出身的陳永康用「一穗傳「的方法選育出來的,先後被15個國家引種,而他隻讀過三年私塾。

解放後由於開展了群眾性的選種運動,大大鼓舞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湧現出大批農民選種家。

2千多個優良品種中,約有2/3是各地農民選育出來的。

不是說讀書無用,畢竟選種的方法需要科學的指導,而是說要紮根這片土地。

程諾看他還在回味這句話,趁著這段時間又給自己來了一碗薺菜湯:「老郭,全國那麼多地方,有種春小麥有種冬小麥,你就一雙腿,跑的過來嗎,即便跑的過來,得花多長時間。」

「那又何妨,剛好用這雙腿丈量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郭守春毫不在意自己,接著質疑:「即便我同意你去發動他們,可人家為什麼支持咱們,你考慮過沒有?」

「正因為考慮過,才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不是,怎麼思考過,反而覺得行呢?」

程諾指著陶罐解釋道:「就是因為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才更有動力去做這個,沒有什麼比能吃飽肚子更重要。雖然質疑我們的更多,但只要一個鎮子有一畝地去做,一千人一萬人中有一個人去嘗試,辦法就出了成效,來年就好辦多了。」

看著遠處的麥田,程諾感慨道:「咱們做這個是為了理想,他們做這個是為了生存,天天都跟麥苗打交道,要看得見這門潛力。」

郭守春聽完若有所思,想來一碗薺菜湯,可打開罐子只剩下瓶底。

「老程啊老程,你也太不地道了吧。」

車隊到達小王村後,停留了一段時間,程諾他們考察完便離開了,繼續往別的方向走。

他是為了考察農村,郭守春則是為了考察農業,二者相互合作,調查的進展很快。

幾天后考察結束,兩人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北平城。其中有悲傷,也有高興。

悲傷在於農村竟然如此凋敝,很多農民寧願為了逃稅寧願賣地逃荒,這樣一來地方征不上稅,便又加稅,如此惡性循環。

高興在於很多農民都保留著那份淳樸,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會拋棄那片土地。鄉紳們聽說將來推廣新種子,除了一絲懷疑更多的是支持,表示願意拿出部分良田當做試驗田,畢竟這地一年比一年不值錢,就那一百來斤的產量幹啥不是乾。

回到家,看著院子裏鋪著青磚,程諾把李老三喊過來:「老李,趕明兒個你叫上幾個人把這地上的磚都給掀了,留著走路的就行。」

「好嘞,不過先生,這漂漂亮亮的大院子,您弄他幹什麼,我這還想著哪天廟會買點小金魚兒,弄個大水缸給您養著。」

程諾蹲下身,扒開一個來瞅瞅下面的土:「要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幹什麼,還得勤換魚苗。這麼大的一片地不種點東西可惜了,到時候你弄前院種麥子,後院種菜。」

此次出行,程諾的種植基因算是被徹底挖掘出來,現在回來看到這片空地覺得渾身癢癢,不種點啥心裏就是過意不去。

「沒問題,到時候一定給先生您辦得漂漂亮亮的,不過咱為啥還得種麥子啊?」李老三不解。

程諾解釋道:「試驗田呀,自己得先實驗著不是。到時候你跟郭先生多學學,讓他教教你怎麼選種育種,剛好你也跟麥子打了幾十年交道了,上手肯定快,到時候出師了我辦個農民學校,讓你也當先生。」

「我也能當先生?」李老三有些難以置信,又驚又喜:「只要跟著郭先生學本事,照顧好這片麥地是嗎?」

程諾鼓勵道:「對啊老李,我看好你。」

聽到確定的答案後,李老三興奮的臉都漲紅了,當即表示現在就是找人掀地板。

程諾站起來拍拍手上的土,摸著院子裏的老杏樹往上看,自言自語。

春天到了,老夥計該發芽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