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當安陵容獲得金手指》第66章 賑災議事廳
菱蓉一行人來到劉府上的時候,劉玉茹正在琢磨人體穴位。

「你們來了,我正研究人體穴位呢,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麻穴在哪。」

菱蓉滿臉黑線,沒想到劉玉茹還琢磨那事呢,得趕緊把這事繞過去:

「哎呀,別研究那玩意了,咱們現在有一樁更要緊的大事要辦。」

「什麼大事?」

「積德造福、惠及百姓的大好事。」

劉玉茹一聽,來了興緻。自己要是把這造福百姓的好事辦成了,在父兄那裡可就得了臉了。

李靜文正色道:「今天我們幾個一商量,決定咱們自己組織粥棚,安頓災民。」

蘇筠梅一旁鮮見地奉承起來:「這可是一件有功德的大事,沒你可幹不成。」

眾人一頓彩虹屁,把劉玉茹忽悠的心花怒放的,立馬就答應了。

菱蓉見大家興緻高漲,又擔心這群姑娘們是三分鐘熱度,便開口道:

「咱們這次不是玩鬧,是正經的要乾一樁正事,也要讓咱們父親、哥哥以及娘親們看看,咱們閨閣裡的女孩子們,是能撐起一片天的。」

眾人聽說都鬥志昂揚。菱蓉繼續道:

「但這件事,一旦參與,就要進行到底,不可半途而廢,否則就成了整個省府裡最大的笑話,咱們幾個誰都跑不掉。事情辦不好了,到時候父母兄弟也要受到牽連。」

眾人聽說又都神思凝重。

江凡錦適時地鼓勵大家:

「姐妹們,這件事只要咱們提前綢繆,做好安排,十有八九是能辦成的。」

「首先,這第一件事,就是要取的知府大人的支持,指派專門的人員,幫助我們聯絡災民、登記造冊、聯通上下;「

江凡錦還未說完,就被劉玉茹打斷:「等等等等,我拿來紙筆記下來。」

待拿來紙筆,江凡錦繼續道:

「這第二件事,就是錢糧籌備,衣食住行都要涉及;「

「這第三件事,就是人手,發糧食、維持秩序等等都需要人手。」

「還有很重要的第四件事,」菱蓉發言,「就是瘟疫防治。向來都是水患之後,餓殍遍野,此時更值夏季,容易引發瘟疫,不可不提前預防啊。」

「對對對。」劉玉茹趕緊記下來。

「人手這事,我來辦,我們家有訓練有素的家丁,到時候我全都叫過來。」李靜文率先領了一份差事。

「我爹那邊,我來搞定,到時候咱們粥棚一應事情的籌辦手續,肯定一路暢通。」劉玉茹也領了一份差事,當然這份差事她領最合適。

「那剩下的錢財之物,就我來張羅吧,你們有捐款捐物的,都到我這裡來登記。我回去準備一個大庫房,專門用來裝災民所需的糧食、衣物之類的。」新筆趣閣

蘇敏見差事都領了,想出來一個問題:「咱們的有一個領頭的呀,不然到時候亂作一團,也不知道聽誰的?」

「這倒是一個問題,我推薦菱蓉,今天這個救災的事,還是她提議的呢。」蘇筠梅道。

眾人經過寺廟遇劫一事,對菱蓉作為領頭人,也都信服,便都同意下來。

「那好,今天咱們這個救災特別行動小組,就正式成立了,為了以後交流方便,不如就在書院內設立議事廳,咱們每日在裡面安排事項、商議對策。」

「甚好甚好!」李靜文舉雙手同意。

「那我也該領個差事,我就負責防疫一事吧,但是萬事都需要財力支持,咱們後勤就靠江凡錦這個大財神了。」菱蓉笑道。

幾位姑娘當場就開始捐銀子,江凡錦一一記錄下來。

周湘寧知道自己沒什麼能幫得上忙的,就大方拿出了許多銀兩。其他人也都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唯有蘇敏,一時間不知道有什麼忙能幫的上的。

第二日,劉玉茹、李靜文已經在城門處搭起棚子,開始對入城的災民進行登記了。府衙的孫師爺,被知府大人派來輔助劉玉茹,暫且安頓城內災民。

目前災民還算少,除了一些在城內街邊流浪的災民們,還有很多在城外一些荒廢的寺廟、宅子等地方安身。

菱蓉讓李靜文帶人將城內各處可以勻出來容納災民的破廟、廢宅等地一一造冊登記,統計下能容納多少人,再將城內外災民,按照人數分配住處。

為保證城內治安安全,每個地方都要安排人巡視看守。

一天時間,江凡錦這邊已經籌備出一批賑災糧,孫師爺安排人在合適的地方搭建起粥棚,下午時分,就開始點灶煮粥,災民排隊領飯。

晚間回到住處,菱蓉找來陳叔,談論香鋪生意。

「近段時間,陰雨連綿,災情不斷,店鋪生意也著實受到影響,除了一些大戶人家日常定製的香料、香露外,其他貨物銷量下降了不少。」陳叔如是說。

「既然如此,就先將那些銷量較低的商品暫停生產,省下來的人力物力,用來做一些成本低廉的防疫香料。」

菱蓉這幾日一直在研究古代如何防疫消毒,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琢磨出幾個燃燒能夠給環境消毒的方子,抄寫下來交給陳叔,讓他著人去採購原料,加緊配置。

陳叔:「艾草,蒼朮,白芷,這些都算是些常見的原料,好辦好辦。」

菱蓉又叮囑:「不可大費周章,成本越低越好,大量製作,提前預備瘟疫防治之用。」

陳叔領命而去。

菱蓉仍不放心,白天裡街上看到的那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災民們,一直閃現在她的腦海中。她現在什麼也不想,隻想著能讓更多災民吃上飯、睡好覺,平安度過這個水災。

三日之後,幾位姑娘們在書院的雲煙館花廳中相聚,一起商量賑災之事。

如今雲煙館的花廳已經被劉玉茹正式賜名:

賑災議事廳。

不錯,很官方,很正式。

匾額還是劉玉茹親手題的,她的書法好,大家都很滿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