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夢林遊記》小辯:人性善惡論
今天偶然刷到一個b站的辯論比賽,主題是人性善還是惡。以前我也思索過這個問題,現在藉助雙方的表達,也許有更清楚的分析。

首先我想說,拋開辯論正反方這個限制,我真的不願承認人性本善或本惡,我更喜歡說人性既善又餓,或先善後惡。

有一方的觀點是將人性分為先天和後天(社會)兩部分,其實我很想說的就是,人可以先天性善,後天陷入善惡的掙扎嗎?所謂的後天也就是社會屬性,包不包括一個人在他母親懷裏時候,從他父母那裏繼承來的脾氣秉性呢?我認為是包括的。

再說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有答案,但是社會現實中,包括我們所創造出來的作品或者想法中,已經有類似的了。就是說,假如一個人生下來的時候人性是固定不變的,那麼能夠判斷他的本性善惡的依據是什麼呢,設想把他投入到一個周圍充滿善良道德的人群當中,那麼他會變得善良嗎,把他投入到一個大毒梟的環境中,整天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他會變惡嗎?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很難回答,不僅在於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投入到兩種環境中,先後順序顛倒也可能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更在於,人性很難說的準,我們其實能夠在影視劇裡看到,一個土匪窩子裏出來的人,走入社會反倒可能成為一個白衣天使,救苦救難;一個從小出生在佛道熏陶環境中的人,也可能因為先天后天的差異過大,使其迷失自我,墮入惡道。

言至於此,我的觀點就是,人性無所謂善惡。但各人天賦秉性不同有差,有人生來過善,有人生來無情。而所謂後天的教化,很難單純的說起到固定的作用,意思就是我生來周圍人醜惡,我天性堅強趨善,越是淤泥越生的磊落;我生來周圍全是讓我積德行善之人,我根本不知何為善何為惡,聽多了囉嗦之語,又見善人被人欺既窮且懦,便一心向惡道,反成為魔王。

說點閑話,我們的社會是祛惡向善的,這是沒錯的。可是這一切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人生來是不完美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正是人有七宗罪的缺點,才有了真善美的崇高,否則為什麼既有地域,又有天堂,而不是隻存其一呢?

一些有道理的言語: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那麼惡者萬惡,也必有善念留存,偉大的人善行無數,也必有惡的瑕疵存在

2.善惡我們都知道有時候善多,有時候惡多,有的地方善多,有的地方惡多。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歷史吧,自古以來宮廷王朝,不僅僅是錦繡江山,更是血雨腥風,王朝的更迭將多少人葬送,可以說皇宮裏的惡真是不少。那麼是什麼原因?是權力,慾望。

3.一個關鍵點在於我們能否把人作為一種脫離獸的存在來討論,我隱隱覺得這個地方是導致辯論陷入僵局的原因所在。我們討論人性之前,不妨先討論討論獸性。世間生靈萬千,有高等就有低等,低等動物很難說有情感,他們依本能生存,而稍微高等一點的動物,如牛羊,虎豹,大象海豚,他們則表現出了類似人的屬性,關愛幼小,一夫一妻,護犢等等。那麼我們能說他們本性善或者惡嗎,顯然不合適,因為他們沒有人類的社會道德規則,從這個角度,人性論無法脫離人類社會的歷史經驗原則來說,一個行為在這個地方是好的,在另一個地方就是不好的;一個行為在一個朝代是好的,在另一個時空就是惡的。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你討論的是自然的人還是社會的人呢?人是統一而不非割裂的,是自然和社會的y統一,這種屬性上的矛盾使得討論人性善惡成為了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悖論。也許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的社會規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屆時,也許人將是萬物真正的主宰。抑或是歷史的塵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