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小李飛刀》【166】大戰四大聖僧II
道信幸運的攔下了李憐花的彈指神功。這一耽擱的功夫,李憐花的華佗針已經插進了智慧大師擲出的檀木念珠之中。智慧大師心中暗喜:這念珠與串念珠的線都是特製的,他亦在這一手套東西的功夫上下了一番功夫,不管大小兵器,一旦被套上只要稍微施展法門就能讓對方的兵器不受控制。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套走、離手飛出也屬正常。心念急轉之下,智慧大師遙控念珠,發動了「黏」字訣。

當李憐花一袖掠過道信大師之後,左手食指與中指一併,照著右側的漫天杖影激出一道針芒,隱隱然有磅礴之勢。

「嘟!」

像是海潮拍打礁石的聲音,漫天杖影頓時消融於無形。帝心尊者後退一步穩住身形,臉上滿是驚駭的神情。

李憐花並沒有理會他的驚駭之情,華佗針又是一股磅礴的針芒沿著華佗針激出,針芒中的霸道真元透過針尖刺向穿著念珠的絲線。道信已經緩過神來,臉上雖然還是笑呵呵的,但是早已警惕了許多。智慧大師不愧智慧之名,一看到道信的表情,頓時明白過來自己的打算似乎難以實現了。腳下一蹬,一道雄渾氣勁幻化作一隻巨大無比的手掌,朝李憐花壓去。正是他的壓箱底的絕技心佛掌。外形上一看就讓人聯想到了如來佛祖鎮壓孫悟空的時候的那個手掌,去勢似緩實疾。四周的空氣像是被掌影抽空了一般,瘋狂的湧向李憐花。套住華佗針的念珠忽然急速旋轉起來。

華佗針發出的磅礴針芒勁氣鄉擊出,「噗」地一聲輕響。智慧大師地心佛掌聲勢一滯。那道無形有質的針芒勁氣頓時將念珠的絲線劃斷,被掃到的五顆佛珠亦被打的粉碎。

智慧大師臉色一白。左手從袈裟中伸出來飛快的一撈。隔空將斷了線的念珠給吸回來。這一分心,心佛掌的威力大減,被李憐花輕鬆避過。而後道信與帝心兩手一杖分別到來,又與李憐花戰作一團。

嘉祥大師仍舊不疾不徐的敲打木魚,念著未完的偈語:「……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三位聖僧與李憐花地爭鬥雖然危險重重,但並無多少煙火氣,短兵相接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潮濕的空氣中傳出陣陣梵音,散發著教人向善的力量。間或發出的氣勁交鳴的低沉聲響,更是為漸漸低沉的天色增添幾分色彩。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沭大雨……」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偈語再長,也會有終點。場上過了幾十招,李憐花憑著無跡可尋的身法與縹緲無定的華佗針法穩穩的壓製著三位聖僧。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衣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念完最後一個字,嘉祥大師低垂雙眉,喧了聲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木魚聲仍舊未停,但節奏漸漸變緩,聲調悠遠。

嘉祥快要出手了。被動挨打的三位聖僧心中暗喜,心佛掌、達摩手、大圓滿杖法都無法困住李憐花,反被他牽著鼻子走,一時間他們三個德行高深的聖僧也有些心中窩火。嘉祥是四大聖僧中武功最高的,一身枯禪玄功高深莫測。一指頭禪連祝玉妍都忌憚不已。更重要的是剛才貌似因為李憐花的一句話頓悟到了什麼道理,其他三人都能感覺到嘉祥不光是佛法更加高深了。精神修為也跟著提升了。宗師級高手和絕頂高手相比。功利相差並不懸殊,重要的是精神境界不一樣了。所以精神修為地提高也就意味著功力的提升。

有嘉祥出手,拿下李憐花顯然是把握大增。

李憐花正好激出一道指風將智慧打退,嘉祥就開口道:「施主小心,老衲要出手了!」

李憐花應聲答道:「正要領教大師枯禪玄功!」

嘉祥大師道了一聲「罪過」,黑瘦地臉上絲毫不掩飾一抹愧疚之色。嘉祥將兩手抬起來,木魚與木槌順勢滑入袖筒之中,雙手合十微微躬身,施過一禮,而後乾枯地皮包骨一樣的右手平伸出來。高瘦的身體站的筆直,沒有絲毫駝背的樣子,看起來反而比朱浩還要高出兩、三寸。

嘉祥嘶啞著聲音對背對著他的李憐花提示道:「一指禪,施主小心!」

智慧大師在嘉祥出口提示之後,反而後退一步空出場地,快速從斷線的念珠上取下三顆檀木珠扣在手中,屏息凝神,看準李憐花胸前,「嘿」的一聲低喝,將之閃電般的彈出!

帝心尊者大吼一聲。腳下踏出奇異的步伐,高大地身軀陀螺一般旋轉起來,揮舞錫環禪杖成為一道旋風卷向李憐花。道信左掌立、右掌倒,捏出幾個繁複奇特的手印,精純的佛門內力由是聚集起來,化成一道類似實體的尖錐。道信低吼一聲,將雙掌中辛苦凝聚出的尖銳鋒利的氣勁推向李憐花。

三位聖僧各出絕招,為的就是將李憐花逼往嘉祥大師的方向。方便功力最為深厚的嘉祥出手。

李憐花的感應之中,嘉祥直直矗立地身體忽然前後左右的搖晃,身形頓時模糊無比,又提起右手再在胸前比劃,掌形逐漸變化。拇指外彎。其他手指靠貼伸直,和握拳的時候將大拇指靠在食指關節上一般模樣。

帝心尊者的杖法雄渾大氣。道信的達摩手靈逸輕柔,智慧的心佛掌綿密難絕,而嘉祥現在使出的一指頭禪的每個動作都慢條斯理,能讓人看清楚每一個變化。但這個「慢」與太極拳地「慢」相似,他緩慢的舉止只是因為速度快到極致的一種感官錯覺,完全無跡可尋,又是清晰可辨,但實際上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快到了極點。

在嘉祥出手的一瞬間,李憐花立刻沉浸到一種玄之又玄的空明之境中。面對智慧彈來地品字形念珠、左側道信推出地尖錐氣勁以及右側龍捲風一樣襲來的帝心尊者,李憐花反而垂下雙手,一切地動作如同嘉祥大師施展一指頭禪那麼「慢」。

慢慢的腳尖點地,而後如同白鶴衝天一樣騰飛而起。李憐花的動作很慢,但三位聖僧都發現自己的動作更慢。就連智慧大師所彈出的三粒佛珠也像是後面有人拖著一般,慢悠悠的往前飛。連劃破空氣的嘶聲也變得有氣無力。在飛到李憐花原來的位置之前,敵人已經躍到了半空之中。

現在的狀況很詭異。

四大聖僧在李憐花進入空明之境的時候就發現情況的詭異了。先天高手可以靠靈覺鎖定敵人,因為他們交手時候眼睛很可能看到的不是真實的狀況。眼睛看到還好,但是靈覺卻感應不到,這就很怪異了。就像明明看到眼前有個熟人從身邊走過去,上去拍他肩膀打招呼卻發覺一摸什麼都沒有。

四大聖僧的攻擊全部落空,都往中間使力卻落到了空出,且不說氣機忽然斷絕的滯澀感,現在卻是嘉祥的一指禪對上了智慧的三顆念珠,道信的達摩手尖錐氣勁對上了帝心尊者的旋風式大圓滿杖法。縱然各自及時收力,卻也免不得一陣狼狽。

本來就已經很黑請選擇http;//暗的天色因為李憐花落在地上的投影而更加黑暗。

驀地升高近十丈之後,李憐花的身影在四大聖僧眼中已經變小了很多。守在外圍的「劍後」鹿靈犀眼中忽然神采大現,一動不動的盯著還在半空中的李憐花。

半空中無處借力的李憐花大違常理停滯下來。四大聖僧見狀,多多少少都有些心跳加快。剛剛脫離氣機封鎖還可以說是什麼特別手段,但是現在憑空停留在空中的本領卻是聞所未聞。四大聖僧不由面面相覷。單是李憐花現在施展的這一手就足以輕鬆脫出他們四人的包圍,現在李憐花雖然沒有多於的動作,但是神情一片肅穆,空氣中亦有一絲緊張的壓迫。

四大聖僧聚到一請選擇http;//起,現在考慮的不是拿下李憐花,而是該如何自保了,現在掌握主動的顯然是李憐花。

嘉祥大師領頭喧了一聲佛號,之前用過的木魚再次翻出來放在掌心上,右手執著小木槌再度敲響。

「咚、咚、咚、咚……」

四大聖僧聚首一處,虔誠的念誦佛經,面上一片祥和安寧之色。隨著柔和悲憫的梵音傳出,之前的壓抑氣氛一掃而空。

「南無喝怛那哆夜耶。南無阿耶,婆盧羯帝爍缽耶。菩提薩婆耶。摩訶薩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薩皤罰曳……」

他們念誦的卻是《大悲咒》。許多不信佛的人也會受到大悲咒的感化,也可以說明佛教的發揚光大還是有它的長處。佛經裡經常把信仰它的人以後的命運說的天花亂墜,比如大悲咒上說,誦此陀羅尼者,當知是人即佛身藏,即光明藏,是慈悲藏,是妙法藏,是禪定藏,是虛空藏,是無畏藏等等十二種藏。「藏」大約是顯現或者成就的意思。還能得十大利益、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這些綜合起來,幾乎是生得平安富貴不說,死後還能到極樂世界繼續享樂。

人有兩種大恐懼。一請選擇http;//種是對死的恐懼,因為它的未知以及人們的種種臆想;一種是對生的恐懼,不為別的,只因為它承載了無數的希望與失望。

《大悲咒》剛好可以寄託或消弭這兩種人生最大的恐懼,所以信佛的人很多。即使不信佛的人,也能感覺到其中的悲憫與祥和,有安定心靈的力量。

處於空明之境中的李憐花會斂去一切精神波動,在絕對的理智下,自己的情緒不會有絲毫的波動,也不會說話。此時四大聖僧齊念大悲咒的時候,靜立在半空之中的李憐花嘴角忽然溢出一絲笑意,極淡的笑意。

「我所做的,問心無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