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小李飛刀》【163】四大聖僧
且不說這邊徐子陵面對的困難,且說李憐花追蹤「劍後」鹿靈犀一路來到凈念禪院的後院,一來到後院大殿,鹿靈犀便停止腳步,等候李憐花。

李憐花看她不走了,有些疑惑的道:

「鹿仙子何故不走了,莫非就是吸引我一人來到這裏嗎?」

鹿靈犀淡雅不驚的角色臉龐輕輕地掃視了李憐花一眼,微微道:

「李施主既然敢來盜寶,何故又帶著面具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咦,難道仙子已經認出李兩某的行藏,不會呀,李某自問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不知鹿仙子時如何看穿李某的行藏的?」

「世上能夠擋下貧尼一招而如此輕易破除的除了李施主外,貧尼實在找不出還有他人能夠如此輕易的破除我的劍招!」

鹿靈犀的語氣永遠都是那麼淡淡的,絲毫不起波瀾,表情淡淡的,似乎總是露出那種看是塵世的出塵之感,不為世間一切所動容!

「難道鹿仙子就這樣自信你那一招沒有別人能夠輕鬆破解嗎?」

李憐花繼續問道,但是等了半天,鹿靈犀都沒有再說話,李憐花擔心徐子陵三人的安危,不想在這裏耽誤時間,想要速戰速決,他相信自己只需一點點時間,就能製服這個絕美的「劍後」,但是時間根本就不容他多想,又有四道人影從凈念禪院的後院中的一座大殿中飛奔而出,隨著四道人影的飛出,還有四聲響徹整個大殿的佛號梵音響起:

「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

「我佛慈悲!」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第一聲「阿彌陀佛」還似從天外傳來,而最後一句「回頭是岸」入耳的時候,聽起來聲音已經近在眼前了。

李憐花目光一閃,眉頭微皺。

眨眼之間鹿靈犀和李憐花之間無聲無息的多出了四道人影,兩前兩後的排開,齊聲誦道:

「阿彌陀佛!」

看著這四個大和尚,李憐花心頭微微一動,操!連***四大聖僧都出來迎接老子了,看來我真是榮幸啊!

不錯,來的這四道人影正是四大聖僧。

前面靠左的是三論宗嘉祥大師,面容枯瘦黝黑,身上披著簡單的灰色僧袍。看起來就一個乾瘦的老頭,面上一直帶著疾苦之色,卻是四大聖僧之首,以一身枯禪玄功名冠於世。

嘉祥背後左近的就華嚴宗是帝心尊者,手持一根禪杖,上面的錫環互相碰撞,發出叮叮噹噹的悅耳聲音。此人身材魁梧威猛,即使鬚眉俱白也不損一身雍容爾雅的氣度,絲毫不給人老邁的感覺。老當益壯用來形容他最為貼切了。其大圓滿杖法的威力僅次於嘉祥地枯禪玄功。令人不敢輕動。

嘉祥右側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他在四人中最為獨特,挺著個大肚子。活像一尊大肚彌勒佛。一副悠閑自得的模樣,臉上始終掛看笑嘻嘻地開懷錶情,彷彿正想著什麼樂事,或者遇到什麼開心的事情。

道信大師的背後就是合掌垂首,做低調狀喃喃念經的天台宗智慧大師了。

道信微微躬身,對李憐花道:「李施主好!」

李憐花並沒有給嘉祥任何好臉色,他又不是美女,憑什麼給這禿驢好臉色,他只是冷著一張俊臉看著四大聖僧,這次慈航靜齋為了對付他真的是費盡心機,不僅把自己最傑出的弟子「劍後」鹿靈犀派了出來,就連四大聖僧也請了出來一起對付他。

李憐花冷哼一聲道:

「四位高僧不在廟裏念經,跑到這繁華的塵世來作甚?」

帝心尊者喧一聲佛號,道:「來結緣法。」

李憐花側身道:「佛門講究修心,你們為何不直接說是要來找我地麻煩呢?我雖然不信佛,但是對佛家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在我看來,像你們這種修行的人更應該直指本心才能見佛。諸位高僧以為如何?」帝心尊者忽然露出欣慰的笑意,道:「施主所說,應該極具慧根,何不放下屠刀,入我佛門修行,將來的成正果!」

李憐花冷冷一笑道:「尊者過獎啦,在下平素就愛看點書,可以說什麼都懂一點,卻也樣樣稀鬆平常。要是我都有慧根的話,肯定也有仙根。但說到底,還是擺脫不了塵根。」

嘉祥大師忽然睜眼,以他嘶啞低沉的聲音道:「色聲香味觸法是為六塵,眼耳鼻舌身意是為六根。根塵相接。便產生六識,種種煩惱,皆因此而起。」

李憐花道:「請教大師,《心經》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先空的是身還是意?」

道信眼前一亮。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智慧大師低聲念道。算是用般若心經中的原話作答。

「先斷絕外物,謹守靈台,後誠心念佛,自見我佛。」嘉祥大師簡潔直接的說到。

「如何成佛?」李憐花追問。

「佛在心中,人皆可成佛。」

李憐花指著凈念禪院後院中的一株老槐樹道:「這棵樹有無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若無是否已經成佛?若有是否可以成佛?」

彌勒佛般地道信臉上笑容凝固。帝心尊者表情一滯。智慧大師的智慧也不知該如何發揮,嘉祥大師臉上的疾苦之色更濃。

鹿靈犀看了李憐花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異彩,然後又回歸平靜,想不到李憐花也有這樣的見識和善辯,果然不同反響,如果四大聖僧都辯不過一個不是僧人的人,恐怕不是丟臉出醜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嘉祥再喧了一聲佛號道:「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草木無情,何嘗不是成佛?」

「嘉祥大師倒是會狡辯!」李憐花笑罵一句,而後道:「此樹整日經受風吹雨淋,日曬霜凍,可謂一生皆在苦苦掙扎。如是成佛,佛豈不太苦了?草木如果成佛,還需一歲一枯榮嗎?」

「既然無情,又何必在行風吹雨淋、日曬霜凍?眾生皆苦,佛以身示之,正和割肉喂鷹、捨身飼虎之慈悲。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其餘三位跟著一起高喧佛號。聲音各有不同,可是四人的聲音合起來,卻有如暮鼓晨鐘,在秋雨飄搖中也嗯那個震蕩殿堂,蘊含著將沉迷在人世苦海作舟之人驚醒過來地力量。

李憐花不禁打趣道:「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頓悟,可能也是如是想的呢!」

嘉祥大師神情一震,忽然大喜,興奮的手舞足蹈的道:「悟得菩提,吾得菩提!」這幅癲狂的樣子,哪有剛才的半分疾苦之色?

見到這樣的情景,在場眾人更是表情各異,最高興的是其他三位聖僧,最怪異地是鹿靈犀,但最無語的非李憐花莫屬。嘉祥大師原來不光武功在四大聖僧中最為厲害,佛法同樣厲害,同樣也悟性非凡。從一句毫不相乾的話中得菩提,算不算是一段佳話呢?

始作俑者的李憐花這樣想著,卻有些踟躇。嘉祥悟了,精神境界提高了,也更難對付了。

嘉祥大師哭哭笑笑一陣,方才平靜下來,看起來和之前唯一的變化就是他臉上地疾苦之色更加濃重,彷彿全世界地苦難都加於身一般。

嘉祥大師雙手合十對李憐花一禮,恭聲道:「多謝施主!」

李憐花愕然無語,還了一禮道:「是大師機緣已到,佛祖召喚,於我無關。」

李憐花本意是想讓四大聖僧出醜的,但是想不到現在隨意調侃幾句,嘉祥卻悟了。李憐花終於深深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做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