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83陳松》第158章 為什麼窮
對於原身來說,從小不受母親待見,似乎是心底最深的執念。

可現在得知了緣由,卻也開心不起來。

因為陳松已經不是那個陳鬆了……

不過對於黃芩的經歷,陳松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沒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很難想象在那個年代,因為一次錯誤的嘗試,導致多少人難以度過這幾個荒年,也不知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次嘗試,至少也讓大家明白了務實和打基礎的重要性。

陳松很清楚,五六十年代很窮,是因為國家還在進行社會主義對經濟增長的各種政策嘗試,這種情況下,難免會走上遇到錯誤的路線,但是只要及時修正,就是一個好結果。

那個年代的窮是真的沒東西吃才吃不飽,不像八九十年代,有東西吃,但是就是窮。

不是城裡人窮,就只是內陸的農村人窮,貧窮的嚇人!

對於後世的陳松來說八九十年代是親身經歷,所以他很清楚那種深入骨髓的貧窮的理由,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國家要發展,只不過代價過於巨大。

雖然八九十年代已經實行了計劃生育,但內陸的農村人,還是有很多偷偷摸摸的生了不少孩子。那時候的家裡孩子比較多的人家,一件衣服可是從老大傳到老么,哥哥穿不下了給弟弟,弟弟穿不下了再給堂弟表弟。

一件衣服就像傳家寶似的,在幾個人,甚至是從十幾個人手上不斷轉手,如此這般最後這件衣服破破爛爛沒法穿的時候,說不定還會變成哪個新生兒的尿布。

那時候的鄉下老人,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經常洗衣服,有時候一件衣服甚至要穿幾天十幾天,除了衣服少,就是怕洗衣服次數過多,把衣服洗壞了。

這也就有了我們後來經常聽到的那句話。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除了衣服,家裡的鞋子,棉被什麼的,基本都是這麼過來的。

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明明在1978年出現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被推廣到八十年代中期後,那個年代後的農村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不誇張的說,哪怕是一些城市的經濟,也沒有鄉下的農產品(包括糧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高。

80年代後,農村的糧食增產增收,再加上春風政策,大開國門,無數新奇和東西湧入國內,農民的生活水平直線提高,連帶著農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然而農村依舊很窮,可是為什麼這麼窮呢?

因為國門大開,擁抱世界後,我國開始積極的進行城市化步伐,準備大踏步的追趕那些國外發達國的步伐,首先就從沿海城市開始。

要進行大範圍的城市化進程,上面就需要極深厚的底氣給那些幫忙加快城市化進程的項目。

底氣怎麼來?

從農村來,從農民來,從那些糧食中來!

八十年代後期,上面看到農村搞得有聲有色,同時為了增收,擴大私企和鄉鎮企業數量,於是開始鼓勵大家集資辦各種農產品廠,糧油廠,食品加工廠,利益驅使,加上政策非常好,大家紛紛響應。

但到了九十年代後,上面對農村的方針就徹底的轉向了。

於是在那一年正式下發文件,不在鼓勵,甚至禁止大家集資辦理糧油工廠和食品加工廠等。

政策朝令夕改!苦了全國一大批鄉鎮企業家。

大量的村辦、鄉辦企業不斷因為這個政策倒閉,大家原本因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積攢的本金直接被沒收一空。大量農民背負起了相當恐怖的債務,無數鄉辦,村辦企業的職工被迫下崗。

大好局面,一朝潰散!

鄉辦、村辦企業的破產,同時加速了農村經濟混亂的過程,連帶著鄉鎮和縣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也迅速降低。

公告糧飛漲!

三提五統的時代大幕正式開始!

後來,因為豬瘟的影響,上面為了各方面考慮,推出了定點宰豬的政策。於是由大家十幾年琢磨辦起來的養豬宰豬賣豬一條龍的產業鏈直接被這個政策摧毀了!

糧食稅越交越多,然後連豬肉都吃的不自由了,農村生活說不出的苦!

這些政策還不算什麼,供銷社重新恢復,開始專營種子,農藥,化肥,於是農村經濟就更糟糕了!

上面在這個年代對農村的建設,有不錯的政策,但也有一系列的昏招。

好招不嫌多,就怕一昏招。

更何況是一系列的昏招,農村經濟簡直是被打的一蹶不振,幾乎90年代末都沒搞起來。

與之相比的,是蓬勃向上的城市化建設。

八九十年代,與正處在水深火熱的農民相比,這個年代的城裡人就像是開了掛,住進了天堂!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農村對中國城市化的貢獻似乎隻於農民工進城!

其實不然,農民因為農村經濟的崩潰,在加上貧富差距開始變大,大量農民奔赴沿海發達地區,為沿海發達城市的飛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再加上那時候上面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就持續下降,同時上面每年從農村地區,收取走大量農業稅與各種提留款,砸往東部沿海省份和一些特區,這才有了上面給予這些地方的各種優惠政策。

也就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農業稅收入,上面才有底氣承諾給予外資型企業、合資型企業、部分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免稅、五年半稅」的優惠政策。

這相當於,用廣深內陸農民來支撐著整個國家大部分地區的城市化建設。

有了我國有廣闊的農村作為後盾,有九億農民在為城市化崛起輸血,才有了後世那璀璨的沿海經濟帶和令人經驗的春風政策的成績。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上面的高層才意識到,中國的農村經濟市場早已經是一團糟。

陳松知道現在上面已經開始有計劃的準備這些了,這也是他迫切需要往城市裡發展,儘快增設超市分店,擴大運營規模的原因。

而黃芩那時候的五六十年代,那是現實已經無法改變,所以陳松引以為戒,避開因為政策失誤的農村,往大城市裡遊。

不是不想改變上面的想法,陳松曾經也考慮和省裡大老闆的周叔聊聊,只是他沒辦法給出數據和佐證,總不能說自己來自後世,未來這些政策,會把農村經濟打垮,所以你們要重新擬定新政策。

不被人趕出去才怪呢!所以他有心無力!

想了許多,陳松聽完黃芩的自述後,原身的那抹執念也消散了。

「好了媽,這都過去了!」

淡然一笑,陳松早就對以往不受母親待見的事情不甚在意了。

大嫂在旁邊欲言又止,生怕老太太說出要重新分家產之類的話,但又想到陳松都在外面成大老闆了,誰還會惦記家裡這點東西啊。

「四弟過來。」陳松對著陳根招了招手。

陳根立馬小跑過來,陳松看著陳根,摸了摸對方的頭,對著陳愛國說道:「爸,黃家人看來不太會善罷甘休,估摸著還是會沖著四弟來的,要不這樣,我把四弟帶到縣裡讀書吧,管那片的派出所所長,跟我打了不少交道了,到時候也方便,你看怎麼樣?」

陳愛國聽完,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黃芪,看黃芩咬著嘴唇,欲言又止,於是也沉思了片刻道:「這樣也好,省的那些人老是糾纏。」

說完,陳愛國就看向黃芩,黃芩點了點頭。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