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83陳松》第160章 支柱產業是什麼
對於老村長的這番話,陳松又何常不明白,他心中可是明白的很。

要知道今年可都是1984年了,春風政策都已經快實施了六七年,雖然全國各地都在喊改變和發展,但事實上,外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隻限於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沿岸的城市,正要對於中西部某些地方,特別是內陸來說,其實並未有多大變化。

這邊雖然也算是東部,但要說沿海邊也算不上,算是本省的西部,也是不太受春風政策重視的地方。

政策體現的這點,不僅僅是體現在思想上,還有物質層面上。

而這其中的原因,卻是很複雜的。

畢竟上面考慮的是可以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這樣的政策下,想要在思想和物質上實現共同富裕,就只能指望當地管理者們的能力和人民自己的勤勞了。

「二爺爺,你說咱們村要是真能爭取到這條縣級公路,要怎麼致富你想過嗎?咱們村也就是普通的種莊稼的村子,也沒有什麼特色產業可以支持,就算有路也沒東西啊!」

陳松看了一眼比較興奮的老村長,哪怕再不想打擊他,但也需要讓他認清現實。

陳家坳,甚至說陳家坳附近十裡八鄉,都沒有什麼特色的產業。

想要依靠這條縣級公路,那也得有能輸送出去的東西,沒有能讓外面的人有需要的東西,那說致富也就是個空談而已。

隔壁楊家村至少還有個磚廠呢,人家也能依靠賣點紅磚賺點錢。

要說陳家坳,啥也沒有,地裡全是稻子,也就是普通的米,又不是著名的東北大米和五常大米之類的地域產米。

陳松的話,讓老村長頓時傻了眼。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想了良久也沒有想出咱們陳家坳有啥特產。

陳松見老村長不說話,反而面露尷尬之色,隻好勸慰道:「二爺爺,咱們陳家坳良田不少,而且水系發達,所以土地肥沃,在加上附近還有幾座小山,可謂是山水平原都有,如此好的地方,全部用來種水稻有些可惜了。」

「自從大家從公社一起乾到責任包乾以來,咱們村基本沒有窮到沒飯吃的吧,最多也就是家裏孩子多點,吃的比尋常人家少點,就比如以前的我家一樣。在地裡刨食終究是個苦差事,糧食產量也不太高,交完公糧,到手的糧食只能換點日常用品。」

「所以老村長有考慮過其他致富的路子嗎?咱們陳家坳別的不說,良田可比周圍十裡八鄉的多上不少,而且大多都連成片,有這基礎在這呢!」

陳松其實也沒有太好的思路,但是卻還是侃侃而談說著陳家坳的優勢。

這般說著,老村長也陷入了沉思。

陳松看著老村長,心中暗道:怎麼說老村長也算是幫了自己不少,能幫一下也好,還能帶動一下群村致富。

「那你說呢,你都說了這麼多了,是不是有什麼好的想法了,盡情說,你二爺爺還能罵你不成?」

老村長沉思了許久也沒想出個頭緒來,看著陳松在那邊發獃,想著陳松都能在縣裏打拚下這麼大一個家業,隨便出個點子肯定簡簡單單。

「嘿嘿,二爺爺,你可別打我,其實我也沒想好呢,我這不是拋磚引玉讓你想想嘛,我可沒有你對咱們陳家坳了解的多,你都想不出來,我一個晚輩能想到啥?」

陳松嘿嘿一笑,眼底閃過一絲狡黠,毫不掩飾的婉拒了。

說到底,談到新致富路的前提還是要爭取到那條縣級公路,不然一切都是妄言。

「你啊你,你小時候可沒有這麼滑頭,說吧,你想要什麼?」

老村長人老成精,哪裏看不出來陳松其實心裏有不錯的想法,但是因為有顧忌所以沒捨得說,想要從自己手裏得到點什麼。

「還是您老英明。我這的確有個路子,而且前景廣闊,如果這路真能修到咱們村附近來,我可以投資一點開廠,其他部分可以由鄉親們共同投資持股,到時候我來解決銷路問題。而我想要讓我我哥來當廠長。」

陳松話已經說明白了,要求也並不高,也很合理,就看老村長答不答應。

其實就算老村長不答應也沒事,只是現階段上層對由土地資產產出的各種上層經濟作物,都有嚴格的控制,其中就包括了,這類廠子必須由集體控股,不能單純私人開設。

作為村級或者鄉鎮企業,有集體成分,就好操作的多,畢竟現在哪怕春風政策六七年了,也有不少人腦筋轉不過彎,集體企業能避免不少麻煩。

老村長聽了陳松的話,根本不帶考慮的,直接就答應下來。

「只要你說的路子管用,而且你真能投資一點,這廠長給你哥當完全不是事。」

陳松沒想到老村長這話說的這麼爽快,倒是感到非常意外。

「說吧,到底啥路子,老頭子可是心急如焚呢。」老村長追問起來。

「別著急二爺爺,這個也得等這路真能修道這再說,不然說這些都沒啥意義。」陳松含笑拒絕回答。

要是現在說了這路子,萬一人家再找到一個投資商把這事幹了,也就沒陳松啥事了。

老村長一臉悻悻,頗為失望,幽怨看著陳松的樣子,就像一個被拋棄的大姑娘。

「行吧,那老頭子就先走了,你記得可得去找上面爭取一下,找找周家公子的關係,把修路這事搞定。」老村長站起身,就準備告辭離開,確實一步一回頭,不斷叮囑著陳松落實剛才說的事情。

陳松無奈點頭,剛才自己明明說只是儘力而已,怎麼這會兒就變成一定要落實了。

還真是被老村長擺了一道!

待老村長離開,陳松坐了下來,喝口水,扶額沉思。

剛才和老村長隱瞞的致富路子其實並不算什麼太高端或者太難的方法,不僅不高端不難,反而很接地氣。

這還是靠了以縣中醫院的福,那時候陳松第一次去縣醫院,可是賺了不少。

不錯,就是石斛。

中草藥的種植在整個華夏的歷史來說都源遠流長,中華上下五千年,治病救人全靠中草藥,要是全都靠在深山老林採藥,能有多少草藥,能救幾個人?

野生石斛本身就是個稀罕玩意,陳松第一次在後山遇到那麼一大片石斛,已經是個奇跡了,正常情況下,沒多少人能遇到這麼大一片野生石斛。

而國內種植石斛的地方雖然不多,但也不少,只是量都沒有太大。

其實不僅是石斛,其他中草藥也是,如今這個年代,中草藥的種植基本就是一片藍海。

最重要的是,中草藥的價格,也在逐年攀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