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83陳松》第66章 省城的市場
成功避開了這場大清算的陳松,正走在省城的大街上,觀察著省城人民的生活狀態。

南方的風氣早已吹到了內陸很多城市。

街上的女孩子穿的衣服,已經不再僅限於灰白黑三種顏色,開始有了更鮮艷的花色。喇叭褲,蝙蝠衫,的確良做的各種衣服,大街上開始隨處可見。

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年輕人,扛著一個大大的收音機,放著磁帶裡的不知名歌曲,在街頭或者廣場不斷扭動著身子,發泄著青春的力量。

陳松甚至還在一些孩子手臂上看到了製作簡陋的電子錶,這些電子錶出自南方特區,在那邊的價格並不算高,但在內陸,基本都要十幾塊一條。

可見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開始深入人心,不僅是年輕人,就連孩子老人都已經開始接受不斷變化的中國,包容著來自外面風氣的衝擊。

陳松內心已經有了不少計劃,但是還是沒有定下來將手中的五十萬用在哪個計劃上。

現在這個時代,無論是走那條路,都比未來好走的多,但是這個時代也有很多掣肘,陳松也摸不定現在的政策。

他沒辦法摸著石頭過河,畢竟他的資本積攢的不容易,而且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大佬的。

一旦自己決定進入某個行業,少量的資金下,無法擴張,就極為容易被大資本旗下的同行打垮。

這個時代的公司法可沒有未來那麼規範,恐怕到時候陳松連哭都沒的地方哭去。

陳鬆開始漫無目的的逛著,四處看著,內心卻在不斷糾結著選擇哪一個計劃。

他逛了省城的幾個區中比較繁華的幾個地方,意外的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現在的國營供銷社和大型百貨商店,哪怕是在省城,陳松也只是看到了幾乎是一兩個街道才一個供銷社,整個省城竟然才一個大型的百貨商店。

最重要的是,陳松進去百貨商店中,那些店員對你愛答不理,脾氣大的很,氣的陳松只能自己轉一圈。

不過雖然如此,但也給了他一些思考。

在人口不斷增長的現在,這些小供銷社和一個百貨商店,已經開始無法滿足城裏人的購物需求了。更何況那些店員的態度,更是讓顧客人心底不爽,但是沒辦法,因為店就這麼一個,你愛買不買。

陳松心底又加了一個開超市的計劃,這個計劃一進入備選,就瘋狂的竄長,在他的腦海裡不斷的盤旋著,時不時就要出來刺激一下他的思緒。

要說大型超市這個東西,現在國外已經有了,之所以還沒有進入內陸,是因為我國和西方某些國家的關係還處於冰冷狀態,那這些行業自然沒辦法進入國內。

陳松清楚的知道,第一家進入內陸的大型超市,是法國的家樂福,那還是在1995年的時候。不過陳松知道這並不是第一家在中國出現的超市。

就在今年年初,也就是1983年1月,首都海澱出現了一家大型的自選商場,就是超市的原型,雖然這家自選商場很小,而且價格偏高,但毫無疑問,已經有人注意到了自選零售這個市場。

零售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要是陳松在零售行業走出自選超市這條路,無疑是能在這塊大蛋糕上狠狠的吃上一口,實現事業的一大飛躍。

更重要的是,零售業在現在的中國遠比傳統製造業來的有潛力,不管是體量上,還是貿易總額的增長速度上,都無與倫比。

在原本的計劃中,陳松是打算開個小廠,做關於速食麵的工作。

珠海已經有了一家速食麵廠,而且是一個印尼華人控股辦下來的,許多80後熟悉的華豐三鮮伊面和90後熟悉的魔法士乾脆面,就是這家廠子生產的。

現在這家廠子的速食麵還沒有未來那麼有知名度,其銷售範圍還只是輻射在廣東一省,並沒有擴散到全國的趨勢。

如果陳松現在進入這個行業,五十萬的原始資本,差不多能開一個小廠子。

但是從很松知道,食品加工這塊很難,不僅是食品行業難,所有要辦廠子的行業都難。

現在國家的政策雖然支持個人開辦私人企業,但是現在還處於摸索階段,每一個私營企業的招聘工人數量不能超過七個人。

七個人,這個廠子能幹什麼?什麼也幹不了!

而且不僅如此,在這個階段辦廠子的其他的限制條件也不少,陳松要是想徹底的打通上面每一個關卡,還需要付出不少的資源。

這個資源包括人脈、資金、渠道、對未來行業走向的把握、國家根據改革開放不斷變化的政策等等,而這些東西,正是此時的陳松所欠缺的。

他只是一個農民,根本沒有這些東西,哪怕他在未來有著成功的經驗,那也是已經有了成熟的制度,還有原本就不錯的人脈和資金支持,不像現在,只有五十萬資金。

當然,你不要覺得陳松現在手上這會兒有五十萬的現金,在這個年代似乎是不少的,但真要是想辦廠,上下打點所有關卡批複下來,請人吃飯喝酒給好處,這麼多關卡,怎麼也得散去個十幾萬。

等你有了辦廠的資質後,你是不是得買地皮建廠子?這地皮的價格可不便宜,而且廠子肯定不能小,這起碼就得十萬塊。然後你得引進機械設備,造生產線,這又是一大筆錢,這麼算下來,五十萬估計剛好搞完,沒有一點剩餘的。

而且食品加工的銷售也是一個大問題,哪怕是銷售渠道不錯,產品很理想,那估摸著也要兩三年才能回本。

兩三年的時間,陳松估計能靠著其他方式賺更多的錢了。

當然,這些問題其實這還算是好的,但就怕是遇上一些難纏的小鬼,那才是真的叫人心煩。

工商局、稅務局、食品監管局、市場監管局、公安局、消防治安大隊、環保局、林業局、衛生局、供電局,甚至連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教育局都能給你來張天價罰單。

而且有時候這罰單來的莫名其妙,不管你有理沒理,他們總是對的,你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就這樣了。

這樣算來,哪怕每個月都有不錯的利潤,都得被罰去一大半,那麼剩下來的的那點兒利潤,你還得讓利給那些大渠道商,給他們返點,否則他們憑什麼這麼賣力的給你推銷商品,你的東西又不是獨一無二的。

越想越頭疼,陳松最後還是放棄了開場這條路,不管是開廠子做食品加工,還是進入製造業,都不是一個好主意。

而今天在省城的一番考察,自選零售這個行業,絕對是現在最適合陳松的一行。

陳松在另外幾個供銷社走了走,看了看,越發堅定了信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