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1983陳松》第123章 雙雙搬家
幾人中午湊在一起吃了頓飯,聊了聊超市的事情,在周謹言一陣拍胸脯的保證後,陳松最終決定讓周謹言自己施展裝修等一切事物,自己帶著大牛和王瑤去周邊各廠子談供貨。

值得一說的是,周謹言竟然願意把自己的名頭讓陳松用一下,好方便讓陳松在各大廠的領導面前收到重視。畢竟現在的廠子,大都還是集體企業,周謹言這個省級高官公子的名頭,還是值得一用的。

再過兩年,這些個廠子,大部分就會陷入經營困難的處境,一堆廠子成為縣市裏的燙手山芋,巴不得有人接手,到時候就會有好多人以極小的代價,明裏暗裏的吞掉這些資產,改製成為私有企業。

陳松本想著也趁這個機會撈幾個廠子,但現在還不是時候,還沒到集體企業陷入困境的那幾年,等過幾年,陳松就會佈局入手這些有些規模的工廠,為後續的商業帝國打下基礎。

酒足飯飽。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陳松帶著人前往周邊各大廠子,有各種食品廠,家電廠,服飾廠,還有附近的農村合作社等等,凡是能找到的品類,基本都被陳松和大牛王瑤他們找了個遍,足足花了一個半月時間。

幸好陳松早就提前拉出了一個清單,大家只要一家家找過去就行,談下一家劃掉一家。

每次早出晚歸,陳家坳和縣裏到處跑,連帶著小窈窕都抱怨過好幾次了。

於是,搬到城裏這個念頭,在幾個人心裏滋生,而且越發的強烈起來。

……

1983年年底,距離春節還有一個月。

馬上就是新的一年。

三層獨棟小樓的裝修早就引起了整個縣城的注意,陳松讓周謹言印刷的大條幅掛在小樓外,上面的『家家樂超市即將開業,敬請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超市名字原本在幾人一直爭執不下,都沒有能說服對方的好名字,還是王瑤意外說出的家家樂獲得了其餘三個股東的支持。

按照陳松的話來說,就是家家樂,接地氣,還好記,服務萬家。

超市店鋪在周謹言的幫助下,已經基本裝修完畢,超市貨架也已經訂製放置好了,就差所有供貨商的商品到齊後上架了。

得於周謹言的面子,所有供貨商都保證能在規定時間內把貨物備齊送到倉庫裡來。

幾人商定後,決定把開業日期定在了大年二十九。

這時候正好是周圍十裡八鄉的大傢夥準備趕集買年貨,縣裏工人們放假,開始籌備過春節一切所需的時候。

不僅是大家有空,更因為年底每個家裏也正好有點閑錢,正適合超市開業博個好彩頭!

這個日子,算是趕上了!

雖然超市即將開業,事務繁忙,但是王瑤和大牛的卻在陳松的幫助下,開始忙活搬家到縣城的事情。

大牛家本就不是本地人,在陳家村也沒個親戚,大牛母親去得早,早些年大牛父親又癱瘓了,因此母親那邊親戚也早就斷了,生怕惹上窮親戚。

所以大牛對於搬家到縣裏沒什麼抵觸,反而想著到了縣裏,自家父親能去醫院近一些,不用像以往那麼折騰。

王瑤搬家是早有預料的事情,前段時間就因為和陳松的關係,被人八卦,陳松早就承諾過要把她們帶離陳家坳。再加上王瑤和前婆家鬧翻,斷了關係,對方也不想要她這個前兒媳和孫女,她們娘兒倆也就對搬家沒什麼意見。

小姑娘反而對搬家很憧憬,只是想到要和村裏的小夥伴分開,有些難受,在得知以後也能回來再找他們玩耍,去縣裏後還能認識新的小夥伴後,小窈窕也就沒了意見。

小窈窕的轉學手續在陳松和周謹言兩人的努力下,很快就已經辦妥了。

楊校長在陳松的一堆好話和大紅包攻勢下,原本是不同意的,但是在得知小窈窕是要轉到縣裏上學,念及原先自己下屬,窈窕父親陳文澤的面上,最後還是欣然地給孩子開了轉校證明。

這次還真得謝謝周謹言的幫忙,不然小姑娘的年紀雖然在鄉下可以上學,但在縣裏卻還差個一兩歲才到入學年紀。好在這會兒的戶籍管理還不算很嚴,只要在戶口本上給孩子虛報個一兩歲就能顯得合理很多。

當然,除了周謹言的幫忙,陳松自己掏腰包給戶籍管理處的同志塞的煙也不少。

至於縣裏的轉入的小學,又是周謹言去打了個招呼,憑著對方省裡公子的牌面,縣小學校長巴結還來不及呢,自然小窈窕就這麼背順利的接收了。

拿到了縣小學校長室開的帶著鋼印的證明書,陳松不禁抬手抹了抹額頭的虛汗。

這個時候在城裏上學比在農村上學要實惠不少,只要證明和其他手續齊全,農村學校裡的建校費、培養費什麼的一分都不用交,交了學費、學雜費就能直接上學。

搬到城裏,最複雜的沒想到竟然小姑娘上學的問題,其他的反而都是小事情。

就像房子,原本大牛和王瑤看了許久,最後意外看到了兩棟相鄰的房子。

這是兩棟建造的差不多的二層小樓房,周圍都是差不多的小樓,看來是在建造的時候就想著規劃一片,所以樓房的設計都一樣。這些樓房的外圍都沒怎麼裝修,看起來很樸素,而且有個小花園,可以種種菜,並且值得一說的是這條街上的房子位置也非常好。

房子的門口對面就是縣小學,也是縣裏唯二的兩所小學,也是小窈窕即將要入學的學校。

陳松發現這個房子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兩棟房子不僅離斜對面小學大門只有百米之遙,它們還背靠縣裏的廣場,再往東幾百米,就是他們超市的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由於縣裏對這裏十分重視的,再加上這裏有學校,廣場,人流量都比較大,附近就有派出所駐地,一般的混混壓根就不敢到這來鬧事。

兩個房子的原主分別是兩兄弟老人,兩位老人年紀已經大了,身體雖然還硬朗,但家裏也沒個人陪,據說兩兄弟一個沒後代,一個有個女兒,女兒嫁的有些遠,就想著賣了房去女兒的城市買一個,兩兄弟一起住。

陳松沒有壓兩個老人的價,主要是他們開的價格也算是公道的。

要知道,83年的時候,浙省溫市最早開放商品房試點,那時候的價格大概在68元一平,在這個小縣城,自然不需要這麼多。

一棟兩百多平的兩層樓加院子,老人開價六千塊。

這乍一聽看起來是有點貴,畢竟這個時候在縣裏建一個差不多的房子的估摸著也就三四千來塊錢,這還算是是貴的。你想想在鄉下陳松改個豬棚成倆進院的大房子,才花了兩百不到。

當然這個成本不能這麼算,畢竟陳松好多東西都沒有成本,但關鍵是,這棟房子的老人手裏不僅有著這房子的房產證,還有房子底下的土地證。

沒錯,那時候是房產和土地明確分開的,兩個證缺一個,都會很麻煩!

換句話說,陳松以後哪怕是想把這房子一下子推倒了,在這塊地上再起一座新樓房都可以,而且是想怎麼建就怎麼建,誰來都沒用,也沒人管得著。

六千塊一棟樓房,因為要連著把隔壁那棟老人弟弟的樓也一起買了,所以這價格還壓低了。

兩棟樓,一共一萬一千五。

大牛和王瑤一合計,最終還是定了下來。

大牛因為父親做手術,原本分到手上的一萬多用掉了大半,現在手錢不太夠,還是陳松先借了他一些,才把房子拿下。

於是這兩棟樓就分別成了王瑤和大牛的新家。大家對著房子都很滿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