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崇禎中興》第23章:崇禎
北京城猛然一下安靜下來,就好像時間線突然被按下了暫停。

被按下暫停的又何止只是一個北京城,大明這個國家也是如此。

庚辰國難朱由檢固然是殺的過癮,可換來的結果就是六部五寺一院一司全空。

來自全國各省的奏本比臘月的雪花還要多出數十倍,但卻沒有人再去處理。

幾千道本全被送進了乾清宮。

王承恩望著這堆積如山的奏本,再看看朱由檢,都替後者擔心。

如此之多,皇帝能處理過來嗎。

朱由檢當然處理不過來,他只看了幾十道之後就懶得再看,奏本一合直接喚來內侍。

「全給朕燒了。」

內侍先是一楞,隨後便是一哆嗦,連忙領命安排人手來做。

他竟然敢在朱由檢的面前發獃?

想想都後怕。

王承恩也是沒想到,他和尋常太監不同,面對朱由檢的時候膽子還是要大些,因此敢開口問上一句:「陛下,您不看了?」

「有什麼好看的。」

朱由檢向後一仰,就開始閉目養神:「全是地方報災、報反、報亂的奏本,要麼求著朝廷撥錢撥糧賑災,要麼求著出兵平叛剿匪,這樣的奏本你讓朕怎麼處理。」

王承恩頓覺噎住:「陛下,這、這些可都是關乎社稷安定的大事,難道不該處理嗎?」

作為一個大一統政權,民生艱苦不該賑災嗎?地方作亂不該平定嗎?

這顯然不能作為一個問題,因為答案是肯定的。

該!

但很遺憾,朱由檢不那麼想。

因為此時此刻的大明,只不過披著大一統的皮,卻沒有大一統的實。

「如果地方省府縣官員都同朕一條心,地方有難,朕當然要替他們思量,但他們和朕不是一條心啊。」

朱由檢嘆出一口氣來:「現在地方上那些官員,到底哪些是一心為民請命的好官,哪些是憋著心思從朕這裡騙錢的惡官,朕名為聖人非聖人,看不出來。

既然看不出來,那就乾脆一視同仁,寧殺錯不放過,全當做貪官汙吏來處理,所有賑災、平亂的奏本一律不批,讓地方自己想辦法。

這個年熬不過去就熬不過去,朕也沒辦法。」

這種事朱由檢不需要向王承恩過多解釋,也不會說什麼心有餘而力不足之類的話。

現在的他有心,更有力。

借著庚辰國難那一晚的混亂,明鏡司、司禮監抄家抄出多少銀子?

這麼說吧,二十多天了至今還沒有稱量好。

就眼下已經稱量出來的便已經高達三千五百萬兩。

什麼銀冬瓜、銀磚比比皆是,甚至還有官員將銀子熔造成床板的。

至於糧食,大明朝從來不缺糧。

小冰河時期大旱、大澇、嚴寒接連不斷,那怎麼會不缺糧呢。

這件事放後面再去說,隻說現在的朱由檢,有錢也有糧。

所以不存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說法。

這個災他偏偏不能救!

這些賑災用的銀子糧食一旦出了北京落到地方手裡,就不可能再到百姓手裡,就這麼簡單。

朱由檢拿過崇禎劇本的第一步計劃,是重新實現中央集權,或者說更準確些的皇權大於一切。

在這一步沒有實現之前,他什麼多餘的事情都不會去做。

任何一文錢、一粒米都至關重要,比人命更重要。

「朕知道現在天下的百姓嗷嗷待哺,知道很多地方易子而食、生靈嚎啕,等著朝廷救他們的命,等著朕這個君父救他們的命,可朕做不到啊,朕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看著他們反。」

朱由檢來到殿門處,親身感受著天地間呼嘯的寒風,便彷彿看到了皇宮外的生靈塗炭,痛心疾首。

「世道艱難如此,不是朕現在一句話就能拯救的,國家的根已經爛透了,要把爛根掘出來才有的救,若是掘不出來,就算賑災活了幾萬、幾十萬百姓,十年二十年後依舊會有幾千萬人死於荒野之間。」

王承恩能感受到朱由檢此刻的痛苦於煎熬,也是望向殿外的大雪紛飛,或許思及了自己的家鄉,不由得紅了眼眶。

屬於大明朝的寒冬,能撐過去嗎。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遠了。」

朱由檢想到了這句話,便拿出來說給王承恩聽:「去歇著吧,晚上多點一爐炭火,小心點身子。」

見王承恩想要說話,朱由檢打斷:「不用省那點銀子,朕現在有錢,只可惜,這錢只能花在皇宮裡,花在你們身上,把自己身子照顧好,才能有乾大事的能力,去吧,朕在這坐一會。」

說罷便倚著門框坐了下來,怔怔的望著殿外出神。

王承恩低頭退下,不多時取來一絨氅,披到朱由檢的身上。

也不多說什麼,離著不遠處陪坐。

主僕二人就這麼一直坐著,彼此也無任何交流。

直到宮外一聲鐘響。

鐘樓守夜的大漢將軍提了調門。

「天啟畢,崇禎繼。子正,萬事如意!」

不知不覺,天啟七年結束了。

朱由檢這才知道,今晚竟然是年三十。

宮裡竟然一點準備都沒有。

也是,司禮監的人都忙著清點抄家臟銀,曹化淳忙著明鏡司的事,而王承恩這個內相如今又得兼職外相,每天收集整理如此多的奏本。

確實沒人提醒自己。

對了,自己好像還有個媳婦?

「明天年初一,去一趟國丈府,把皇后接回來吧。」

在庚辰國難的前夜,朱由檢便把周玉鳳送回了娘家,眼下並不在皇宮。

朱由檢不想皇宮內的血腥牽扯到周玉鳳,也不想讓自己這個媳婦知道自己太多的事情。

她只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很容易被嚇到。

王承恩誒了一聲,小聲勸道:「陛下,夜涼,回寢吧。」

「走,睡覺去。」

朱由檢總算是起了身,折身欲回暖閣,身子卻又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叫住。

扭回頭,夜幕中探出曹化淳的匆匆身影。

「陛下,周延儒轉呈,南京的溫體仁給他寫了一封信。」

朱由檢挑眉接過,一看之下面露微笑。

新年尹始,萬象更新。

這麼快第一個好消息就來了。

崇禎這個年號,取得也不算太差。

所謂崇者:重複、興盛。

禎者:吉祥、福祿。

崇禎者,取光復之期許、合吉祥之願景。

煌煌大明,未必不能在他崇禎的手裡中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