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崇禎中興》第26章:皇太極
關外,瀋陽。

這是後金的首都,坐落於渾河之畔,而渾河的名字,便誕生於萬曆年那場決定國運的薩爾滸會戰。

薩爾滸會戰前,瀋陽還是大明的瀋陽衛,但大明在薩爾滸的慘敗讓大明失去了這裡,繼而是遼陽大營再到失去整個遼東。

如今這片土地屬於一個新興政權、一個新國家。

後金,亦或者稱之為滿洲國。

今日是大衙門(也就是後來的大政殿,滿洲國皇宮正殿)竣工的大日子,因而不單單是皇太極,八旗其他幾位貝勒旗主也全部露了面。

雖然是個好日子,不過皇太極等人的臉上都沒有太多的喜悅之色,反而都顯得有些凝重。

受小冰河影響的豈能只是一個大明,遼東這地界受災也很嚴重,瀋陽作為後金國都,卻也是盜匪遍地,處處混亂,這讓皇太極很是頭疼。

以前女真各部沒統一的時候,一旦受災可以搶其他部落的物資來度過災情,但現在他的後金國已經統一了整個遼東,整合了所有女真部,還能搶誰?

總不能搶自己的老百姓吧。

皇太極茫然四顧,發現自己能搶的只有三個選擇:大明、朝鮮和蒙古察哈爾。

一思及大明,皇太極就覺得頭疼煩躁。

袁崇煥簡直就是屬王八的,一個寧錦防線被袁崇煥經營的好似鐵桶一般,根本攻不破,加上皮島的毛文龍在遼南終日搞事,讓皇太極壓根無法集中全部力量進攻寧錦。

阿敏站在不遠處看到皇太極皺眉,便開口問了一句:「八弟,想啥呢。」

一聲八弟讓皇太極更加不快。

這阿敏仗著自己在軍中威望益隆、軍功卓著簡直是無法無天,加之又是先大英明汗努爾哈赤次子,平日裡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每每呼自己都是八弟、老八之類,而且不分場合。

沒等皇太極說話,一個少年就站了出來,對著阿敏呵斥了一句:「二哥怎可如此無禮,大汗乃我後金國主......」

「小十四,還沒輪到你說話呢。」阿敏直接打斷,目光不善:「我和八弟說話,你最好閉上嘴。」

這阿敏口中的小十四便是多爾袞,少負英名,平日裡很得皇太極喜愛。

多爾袞動怒,剛欲開口就被皇太極止住:「好了,吵什麼,都是自家兄弟。老二,你這個脾氣也收斂些,對老十四他們這些弟弟平日裡要多多關懷,別動不動就嚴詞呵斥,再高的心氣也讓你罵沒了,將來如何能成為大將軍。」

阿敏一臉不置可否的神情,嗯出一聲來,顯然並沒有把皇太極的話放在心上。

他確實有這個資格。

皇太極這個汗位是他們八旗旗主公推出來的,並不是努爾哈赤傳的,在現下的滿洲國時期,大汗和旗主的政治地位平格,並不分主次。

而他阿敏自幼隨軍,先後打過薩爾滸會戰,滅烏拉部、葉赫部,統軍先後攻克遼陽、瀋陽,去年征朝鮮更是逼得朝鮮投降納貢,在如今八旗旗主中的威望最高,他鑲藍旗的實力也絲毫不遜色皇太極的正黃旗。

「范文程昨日又來催朕,言城中大飢,急需糧食,朕豈能不愁。」

皇太極這裡以朕自稱,便是與大明分庭抗禮之意,他可不是努爾哈赤,隻想著割據遼東同明廷相安無事、以期自保。

在皇太極的心裡,可是沒少做著入主中原的夢。

「這些文人就是矯情。」阿敏的話語中似乎對范文程很是不屑:「按我說,城中的漢人殺一半留一半,哪裡還會鬧飢荒。」

皇太極一立目,冷喝一聲:「胡說八道!」

這范文程可是他的書房官,平日裡沒少給他出謀劃策,很得皇太極倚重。

阿敏嘟囔了一句,也沒聽清楚說的什麼,皇太極也懶得再搭理,勉勵了多爾袞幾個幼弟一番後便離開。

他現在得抓緊時間想辦法來湊糧食。

因為皇宮還沒有完全建造好,因此皇太極暫時住在宮外,他的旗主府修得很是豪綽大氣,內設文館也就是秘書室,而范文程這個書房官就等同於大明早期的大學士,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長。

范文程人高馬大,生的很是強壯,看起來倒像是一個武將而非文官,不過卻是正兒八經的官宦門第出身。

其曾祖父范銳曾做過嘉靖朝兵部尚書,祖父范沈也是萬曆朝瀋陽衛指揮同知。

後來瀋陽淪陷,范氏一族並未死難全節,被充為奴隸,編入鑲紅旗下,兜兜轉轉的,范文程得到了努爾哈赤的善用,如今又成了皇太極的書房官。

「時今天寒地凍,歲歲大飢,守著土地卻種不出糧食來,只能靠搶了。」

范文程一見到皇太極就匆匆進言:「大汗,再不動兵,萬一今年又是大旱的話,只怕就要處處反民了。」

「朕亦知此理,可若是動兵,往哪裡動?」皇太極鎖著眉頭看地圖,一個勁發愁:「朝鮮國剛剛臣服納貢,若是打朝鮮,那就是失信,朝鮮國力雖弱終是一國,倘若激起其上下敵愾之心,必是苦戰。

袁崇煥經營寧錦,固若金湯,倉促之間無法攻克,且錦州又有數十門大炮,對我軍威脅頗大。」

一想到錦州城上的大炮,皇太極就會不由自主有些發虛。

對於明軍的大炮,皇太極的心裡有陰影。

虧得只是幾十門,若是有上百、上千門?

皇太極不敢想。

這就不該是應該出現的武器!

錦州城上的大炮可不是宋元時期那種土炮,更不是明初期鄭和下西洋時那種實心彈大炮,而是正兒八經的火炮!

荷蘭進口,前裝滑膛加農炮!

天啟六年,皇太極領重軍強攻錦州,就是慘敗於此。

皇太極也不是沒動過購買此炮的念頭,但這裡是遼東,不是閩東,根本沒有機會聯繫到紅毛夷(荷蘭、葡萄牙),買不到炮,又擄不到會造大炮的工匠,皇太極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只能幹瞪眼。

范文程給出了一個建議:「咱們可以打,察哈爾!」

「察哈爾?」

「對,察哈爾。」范文程手往地圖上一指,吸引了皇太極的目光。

那裡是察哈爾多羅特部。

「喀爾喀、喀喇沁兩部近來都與多羅特部有怨,若我軍起兵可為援助,有此二部相助,滅多羅不難,多羅地緣相近明廷,我軍也可從察哈爾攻喜峰口。

喜峰口之防務不及寧錦,一旦攻破這裡,我軍便可長驅直入明廷的直隸、河北甚至是齊魯之地,千裡沃野盡由我軍馳騁,缺糧問題也可解決了。」

皇太極眼冒精光:「甚好,朕這便召集阿敏等人,商議起兵之事。」

「大汗且慢。」范文程匆匆叫住,躊躇遲疑道:「多羅特並非強敵,再有喀爾喀、喀喇沁兩部相助的話,只需一偏師便可除之,和碩貝勒爺剛從朝鮮凱旋,還是休整一下的好。」

皇太極不傻,一點即透。

打多羅特並非惡戰,無須阿敏這種猛將。

再說阿敏在軍中的聲望已經很高了,再添軍功對他皇太極便是威脅,而他皇太極這兩年接連在袁崇煥面前吃癟,連續輸了兩陣,汗位已經有了些許動搖的勢頭,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固。

「那朕就帶多鐸、多爾袞兩人去。」

范文程拱手作揖:「大汗英明。」

讓多鐸、多爾袞去刷點軍功,將來也可為自己之臂助。

廣培黨羽,才能廢除八旗公推製,實現屬於他皇太極的家天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