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魄貴族們的選擇
相較於韓.國,其他山東五國的貴族就顯得沒有那麼積極了。

畢竟此時的韓非名氣還不是很大,除了荀子高徒和韓.國公子之外,他其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響亮名頭。在這種情況下,指望他們像韓.國人一樣那麼瘋狂是不可能的。

當然,雖然不至於像韓.國人那般瘋狂,但是總歸也是有人會沖著韓非的師門傳承跑去找韓非學習儒學的。只是相較之下,這人數實在是不是很多罷了。

而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貴族之外,此時的中原大地上,還有另外一波人,正在商量著是否要來洛陽向韓非學習。

那就是已經落魄到與平民階層沒有區別的落魄貴族們。

在分封製的體制下,就算是天子的後代,在經歷過幾代的分封之後,也會變得與平民沒有任何區別。

除了貴族的名分之外,什麼都沒有。

哦,不對,不是什麼都沒有,至少相較於普通的黔首,他們還是有讀書識字的機會的。

只是這不讀書還好,一讀書,他們心中反而愈發苦悶。

明明大家都是天子的後代,為什麼你可以深居廟堂之上,而我卻只能躬耕於田畝之中呢?

若是不識字,他們或許還能像普通的農民那般,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

但問題就是他們識字了。

不僅識字,他們中還有很多人學得很好,遠比廟堂上的貴胄們要有才能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嫉妒的種子便開始在這些落魄貴族的心中生根發芽,直到有一天,無盡的嫉妒驅使著這些落魄貴族開始向朝堂衝擊,衝擊原本就已經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

而商鞅、張儀等人,就是落魄貴族中的著名代表。

戰國末期的很多歷史事件,都是由這些落魄貴族推動的。甚至不單單是戰國時期,一直到西漢初年,這些落魄貴族都在影響著天下大勢的走向。

他們有才能,卻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便只能去創造機會。

而混亂的天下,不就是他們獲得機會的最好場所嗎?

漢初之所以實行郡國並行制度,不單單是因為西漢的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度有多弱,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些士人希望天下保持分封。畢竟這國家多了,崗位就多了,他們才有機會混口飯吃。若是天下都歸一統了,他們這其中不就有很多人要被「裁員」了嗎。

聽起來很荒謬,但是事實卻就是如此。甚至後來七國之亂之所以爆發,也有這些士人在其中挑唆的因素在。

扯遠了,落魄貴族們為了獲得工作機會本能地傾向於天下大亂,但是現在天下本就大亂,因此他們也不會再在這件事上過多地浪費時間。

在當今的社會模式下,他們更多的是選擇某一個國家投靠,混個一官半職,以此來擺脫自己庶民的身份。

而投靠這件事,說起來簡單,細分開來卻又非常複雜。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商鞅和張儀那樣,直接獲得秦君的青睞,一舉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頂級存在的。

大多數人也就是混個亭長、鄉長、縣長啥的噹噹,而這些崗位是很難被秦君注意到的。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哪條路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你直接去找官方開的「招賢館」,人家雖然不會不理你,但是卻也不一定會給你官當。畢竟每日前來投靠的人才這麼多,人家都已經排起長隊了。你算哪根蔥啊,也想過來插隊?

相較之下,跑去投靠一位已經身居要職的大官,成為對方的門客,就顯得明智多了。畢竟這麼做可以獲得被大官推薦的機會,遠比在「招賢館」裡苦苦等待要便捷許多。

只是沒有人是傻子,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條捷徑,時間一長,大官那裏也是人滿為患。許多人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大官一面,更別說是獲得推薦了。

兩條路都被堵死,難道落魄貴族們就再也沒有上升的通道了嗎?其實也不是的。與後世的大學研究生階段一樣,跟對一名導師,也是可以讓研究生們少走很多彎路的。

畢竟導師們都是有屬於自己的門路的,只要他們願意,可以很輕易就將你推薦到一個不錯的崗位上去工作。

戰國時期也是一樣,若是你能夠跟隨一位名師,並且獲得他的青睞,那麼你也能夠獲得逆天改命的機會。

現在正在巴蜀之地徵收糧食的李斯,就屬於這一類。

而除了李斯這種學有所成,獲得荀子認可的學生之外,其他同為荀子學生的李斯同窗們雖然並沒能混到李斯那樣的高度,卻也全都解決了就業危機。究極原因,一是荀子學生的名頭太響亮,「招賢館」的負責人以及大官們會高看他們兩眼。二是同窗之間會相互幫扶,一邊互相吹噓,一邊幫著介紹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你就算想失業都難啊。

既能獲得老師的名頭加持,又能獲得同窗的相互幫助。在這個亂世之中,沒有什麼路是比拜入名師門下更能讓落魄貴族嗯向上爬的了。因此每當有名師收徒的消息傳出,天底下的落魄貴族們都會發狂,而後一股腦地朝著名師開學授課的地方湧去,只為了能夠獲得名師的青睞,被收入門中。

這次也是一樣,雖說韓非還沒有展現出自己太多的治世理念,天下人將來未必就會接納他的學說,但是當他準備開學授課的消息傳出之後,立馬就有敏銳的落魄貴族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而後開始整理家中的物資,準備去洛陽拜師學藝。

之所以這般果斷,原因其實有很多。一是他們覺得韓非身為荀子的學生、韓.國的公子,既然有膽子開學授課,那就不太可能沒有真才實學,否則丟的不單單是他個人的臉,還有荀子和韓.國的臉。

至於這二來麽……機遇總是與風險並行。趁著現在韓非還沒出名,自己今早過去佔座,說不定還能撿漏成為韓非的學生。否則若是去的晚了,那可就真的是連湯都沒得喝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