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一百九十三章 考核法?
「成……成本?」

聽到這話,法家學子先是一怔,而後搖頭笑道:

「這需要多少成本?左右不過是多發一份俸祿罷了!將大宗族拆分開來之後國家所能收到的賦稅,要遠超這部分的俸祿支出!」

「哦?是麽?」

韓非聞言,也不反駁,而是轉移話題道:

「那我再問你,你覺得,這基層的官員,應當如何選拔?」

「自然是以軍功選拔了!秦國不就是以軍功授爵製,獲得了大量優秀的基層官員嗎?」

法家學子理所當然地說道。

「不錯,憑藉軍功授爵製確實可以選拔出相當數量的基層官員,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

韓非看向法家學子,淡淡說道:

「那就是,假如將來有一天,這天下歸一統了,世上沒有仗打了,這國家又應當如何選拔官員呢?」

「轟隆!」

韓非的話然如一道驚雷一般,在法家學子們的心中響起。

令他們的三觀再次震碎。

是啊,等將來天下歸一統之後,國家應當如何選拔人才呢?

前文提過,法家誕生至今,歷史其實並不長。

而在法家誕生之後的這段時間中,天下各國都是政法不斷,中原沒有過過一天安生日子。

在這種情況下,法家自然不需要考慮天下歸一統之後的事情。

畢竟這對於那時候的法家來說實在是過於遙遠了。

可是現在,形勢變了。

秦國的野蠻崛起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天下再次歸一統的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世上再無紛爭的日子不遠了。

平日裏沒人提起這茬,法家學子們自然不會將這件事往官員提拔上面靠。可是現在韓非這麼一提,在場的所有法家學子都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軍功授爵製,那是法家的立身之本!

正是因為有著軍功授爵製的激勵,法家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新鮮血液,連填滿朝堂,讓朝堂始終處於一種開明的狀態。

一旦這種新鮮血液不再流向朝堂,那麼等待朝堂的就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腐朽!

這一點,不光法家學子們知道,就連那些儒家學子們也都心知肚明。

畢竟當今天下的選拔體制就兩種,軍功授爵製和君主直接任命。

前者有跡可循,可以確保選拔上來的人才多少有點才能。而這,恰恰是秦國強盛的重要原因。

後者相較於前者要更加靈活,但是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君主畢竟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同時也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君主選拔出來的人才能力未必就是最強的,甚至於有可能根本就是沒什麼本事的。比如當今趙國的丞相郭開,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他的治理下,趙國的朝堂可以說是烏煙瘴氣,國力也一日不如一日。

而不單單是趙國,事實上除了秦國之外,其他的六國其實都是奉行的這種制度。至於為什麼大家都知道這種制度不好卻依舊不肯採納軍功授爵製……儒家學子表示呵呵,誰管你朝堂腐朽不腐朽啊,制度這東西最重要的是保障統治階層的利益!身為六國實際上的統治階層,儒家學子所出身的貴族勢力自然是希望國家永遠保持這種制度的,畢竟這樣他們才有操作的空間,讓自家的子弟永遠身居朝堂之上,而不至於被底層上來的泥腿子擠出去。

綜上所述,在過去的百餘年時間裏,儒家學子和法家學子其實都是知道軍功授爵製的優點的,也知道君主直接任命這種方式的缺點。在過往的辯論中,法家學子就一直拿著這件事騎在儒家學子的頭上輸出,讓儒家學子們無法招架。

可是現在,韓非的這一段話卻直接扭轉了戰局!是啊,你法家的軍功授爵製再牛逼又能怎麼樣?等將來天下一統了,再也沒有仗可以打了,我們倒要看看你還能怎麼提拔人才!

還不是得乖乖地轉過頭來,繼續採納我們儒家的這一套,讓君主直接任命官員?

可以說,韓非的這番話直接給儒法的人才選拔之爭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法家可以贏現在,但是儒家一定可以贏將來。

「這……我……」

台下,此時的法家學子顯然是已經亂了分寸,整個人站在原地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或許……我們可以採用考核的方式,來選拔人才?」

就在這個時候,蕭何再次站起身來,對著韓非行禮道:

「學生聽說秦國在新征服的土地上會通過考核的方式來選拔當地的亭長裡長,不知道這套制度是否可以搬到朝堂上來?」

「是一個解題的思路,但是這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韓非聞言,先是朝著蕭何讚許地點了點頭,而後直接否決道:

「原因很簡單,因為主考官也是人,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我且問你,假設你是主考官,現在有連個人過來考試。其中一個是你兒子,另外一個你不認識。在雙方水準相當的情況下,你會採納誰?」

「退一步說,就算你兒子的水準不如那個陌生人,難道你就會秉公選材,提拔那個陌生人,而不採納你的兒子嗎?這樣的人或許有,但是絕對不多。」

「再退一步說,前來考核的人不是你的兒子,而是你好友的兒子,亦或者是其他親戚的兒子。在這種情況下,你又會選拔誰?我想,不需要多做解釋,在坐的諸位心中應當都有答案。」

「人都是有私心的,除非是有一種硬性的標準,比如人頭這種不好搞到的東西。否則人們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徇私舞弊,以此來讓自己的家族勢力變得愈發強大,長盛不衰。」

「可是,國家難道不可以通過律法的方式,來規範考核過程嗎?比如主考官避嫌,不能與參與考試的人認識啥的。亦或者通過匿名的方式,來讓主考官不知道考生的身份?」

蕭何聞言,不由微微皺眉,繼續開口問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