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兩百三十一章 無間道
韓非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王沉不會只找韓安一家合作。除了韓安之外,他還會在韓.國的眾多貴族之中尋找盟友,與他們一同達成目標。在這種情況下,韓安若是想要耍小聰明,幹什麼陽奉陰違的事情的話,是很容易被察覺到的。

而到了那個時候,王沉可就不會再對其客氣了。

「這……愚兄知道了……」

聽到警告的韓安心中一凜,雖然此時的他並未對王沉的實力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王沉是一個深不可測,自己絕對招惹不起的人。因此雖然王沉的年齡要遠小於自己,雖然自己如今還是韓.國的太子,地位要遠高於王沉,但是他卻依舊對王沉生出了敬畏之心。因此在聽到韓非的話之後,他沒有多想,就直接答應了下來,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做出背叛王沉的事情。

「如此……便好……」

韓非深深地看了韓安一眼,隨後轉過身去,離開了驛館。隻留下韓安一人,望著韓非離去的背影一陣出神。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

在經過半個月的調度徵兆之後,秦國的第一波軍隊已經被調集到了洛陽附近,隨時可以對周圍的國家發動攻擊。

而與此同時,遠在鹹陽處理政務的呂不韋也終於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抵達了洛陽,準備參加嬴政的登基典禮。

而與呂不韋同一時間抵達洛陽的,還有當今韓.國的國王,韓然。

此時的韓然已經極其年邁,畢竟他的兒子們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在原本的歷史上,再過幾年的時間,他就會因為衰老而與世長辭。如今雖然因為羊毛衣的緣故,他在上一個冬天的時候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是身體狀況卻依舊無法與年輕人相提並論。因此許多台階他都無法獨立攀爬上去,只能藉助旁人的手,才能勉強登臨。

身為一國之君,韓然在韓.國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如此狼狽的,畢竟國君走到哪都有人抬著,根本不需要自己親自走路。但是如今不同,此時的韓然是以臣子的身份來到洛陽的,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不能再繼續使用國君的儀仗,而這,也就導致了他行動極其困難。

好在呂不韋第一時間察覺到了韓然的難處,於是便立刻進宮,向嬴政講述了這件事,並且建議嬴政準許韓然繼續使用國君的儀仗在洛陽城中行走,以此來展現自己的仁慈。

對於呂不韋的建議,嬴政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贊同的。畢竟禮節是身份的象徵,如今韓然既然是以臣子的身份來朝覲自己的,那麼自然就不能再繼續使用以往的儀仗,否則又怎麼體現出秦國對韓.國的領導地位呢?

而就在嬴政準備拒絕呂不韋建議的時候,一旁的張良卻突然開口道:

「相國此言甚是有理,韓王畢竟年邁,若是跌倒在王宮前的台階上,那才是真正的笑話呢。不如大王就賞賜了他國君的儀仗好了,如此也能彰顯大王的仁義。」

「話雖如此,可是這終究是於禮不合啊!哪有臣子在君主的面前採用國君儀仗的呢?」

嬴政皺著眉頭說道。

「若是以往的話,韓王此舉自然是不妥的。但是大王別忘了,您可是馬上就要登臨天子位的啊!到了那個時候,您的身份可就不過秦王了,而是天下之主,所有諸侯的主人!以這樣的身份,您自然是可以接受一國之君的朝拜的。在這種情況下,這韓王是否採納國君之禮,又有什麼關係呢?」

張良笑著說道。

「對啊!」

嬴政聞言,不由恍然大悟道:

「以秦王之身自然無法接受一國之君的朝拜,但是天子就不同了!寡人即將登臨天子位,自然可以接受國君的朝拜!張良此言有禮,真不愧是天生神童!不枉寡人將你收到身邊!」

「大王謬讚了,臣不過是平日裏看的家中的藏書比較多罷了,哪裏當得了神童之稱?」

雖然心中隱隱有些得意,但張良依舊連連擺手道。

「不愧是韓.國的相族,光是家中的藏書,就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看樣子寡人之前是過於小覷天下英傑了!」

嬴政感慨了一聲,隨後對著一旁的張良說道:

「不過現在倒也不晚,有了你的輔佐,寡人又何愁霸業不能成呢?哈哈哈!」

沒錯,嬴政將張良給「挖」來的。

挖來的方法也很簡單,一方面用官職將張良招到自己身邊,一方面又對其家族許以利益。嬴政相信,在張良不在王沉身邊,並且自己還能給予其家族豐厚利益的情況下,張良一定會被自己拉攏過來才對。

而事情也確實如同嬴政所想的那般,在被嬴政招到身邊之後沒有多久,張良就已經漸漸不提王沉的名字了。而在得到嬴政的利益許諾之後,張良更是開始主動替嬴政出謀劃策,幫其解決問題。

當然,出謀劃策什麼的嬴政其實不是非常看重,畢竟此時的張良說到底還只是一個孩子罷了。就算他說的話再有道理,嬴政也會本能地對其建議感到懷疑。真正令嬴政感到開心的,其實是張良向其提供的一系列韓.國機密。

張家壟斷韓.國相位數十年,手上收集的韓.國各個權貴的秘密不要太多。身為一代「神童」,張良之前自然是在自家的藏書閣中看過這些秘密的。如今「投奔」了嬴政,為了獲取嬴政的信和倚重,張良想都沒想,就將這些機密抖了出來。

而在得到這些機密之後,嬴政如獲至寶般地變得極其興奮。這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有了這些東西之後,嬴政之後再想拉攏韓.國的那些權貴,乃至於直接分化瓦解這些權貴,都將變得容易許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機密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換句話說,將來韓.國的這些利益都將被自己一個人單獨吞下,呂不韋和楚系根本沒有辦法分到一杯羹!而這,對於渴望親政,掌握更多權柄的嬴政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好消息。

嬴政和張良的合作可以說是各取所需,嬴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勢力範圍韓.國,張良也能得到令其家族再次偉大的機會——至少嬴政本人是這麼理解的——因此打從一開始嬴政都沒有懷疑過張良的忠誠度,所以在聽到張良的話之後他壓根就沒有往張良乃是韓.國人,因為心疼韓王所以才提出讓韓王可以繼續使用國君儀仗這方面去想,故而答應起來也極其乾脆。

「此事就這麼說定了!」

片刻之後,嬴政收起了自己的笑聲,隨後對著呂不韋說道:

「就按照相國說的去做,允許韓然繼續採用國君之禮在洛陽城……不對,是在我秦國境內行動!」

「諾!」

呂不韋聞言,朝著嬴政微微行了一禮,隨後深深地看了張良一眼。

就在張良即將被他看的發毛的時候,他又即刻收回了自己眼神,對著嬴政說道:

「如此,臣便告辭了!」

說完,他便轉過身去,離開了行宮。

隻留下張良在不停地拍打著自己的胸口,舒緩之前的緊張心情。

……

韓王的禮節等級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很容易了。

畢竟這次登基大會攏共也就只有韓王這一家大諸侯前來參加,他的禮節等級定下來,其他人的就好定了。

有人可能會問了,難道除了韓王之外,還有其他諸侯參加這次登基典禮嗎?其實是有的。而那個國家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上也算得上是赫赫有名,那就是商鞅的母國,衛國。

作為周天子冊封的諸侯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衛國可以說是深諳苟活之道。在所有諸侯都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爵位等級,讓自己可以擁有一個牛逼轟轟的稱號的時候,衛國國君卻是主動退去自己身上的封號,一路從侯爵退到了不知道是什麼爵位的「君」,隻與普通諸侯國的那些小型封君等同。

主動降低身段雖然非常可恥,但是卻很有用。由於衛國非常識時務的緣故,因此諸侯們一直都沒有出手消滅他。而這,也就讓衛國獲得了最長壽諸侯的稱號——直到秦二世上位之後,衛國才內下令撤去封號,正式滅國。而此時,距離其他諸侯國滅亡已經過去十餘年了。距離第一代國君康叔封受封建國,已經過去了907年。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哪怕是苟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關鍵時刻如何取捨,直接決定了這個國家能否繼續苟活下去。就好像現在,此時的衛國理論上來說已經是魏國的附庸國了,國君是魏國的女婿,但是這絲毫不耽誤衛國現在跑到洛陽來抱秦國的大腿。

畢竟人家衛國也不傻,他們知道秦國才是當今天下的第一強國。在秦國的面前,魏國根本就沒有抵抗能力。之前因為距離魏國比較近的緣故,衛國不得不委身於魏國。如今秦國都要登臨天子位了,自己要是再不知道過來捧場的話,怕是再也沒有機會和秦國搞好關係了。因此哪怕此時的衛君是魏國的女婿,哪怕魏國不同意衛國前來朝覲秦國,但是衛君卻依舊偷偷摸摸地溜了出來,趕來給嬴政捧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