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一百三十七章 哪有什麼儒法之爭?
王沉的話條理清晰,並且還追根溯源,一路網上追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如此高深的哲學層面上去,以至於張良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如何反駁。

好半晌之後,張良才喃喃說道:

「可是……三代之時,人們不是也遵循儒家,相互友愛嗎?為什麼三代之時可以,而現在卻不可以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三代之時的情況和現在不一樣。」

王沉搖了搖頭道:

「三代之時,人們對抗世界的能力還很弱。別說是像現在這樣組織大規模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城牆,堤壩了。就算是一般的柵欄,三代之時的人們也是很難修建完成的。再加上那時候還沒有青銅器,人們也無力對抗野獸,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要相互抱團,聚攏在一起,以確保自己不會被這個世界淘汰掉。」

「不單單是三代之時,這個時代其實也是一樣的。你以為宗族為什麼會存在?不就是因為人多力量大,宗族成員聚集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來嗎?」

「在儒家宗法制度的框架下,這一個個宗族就好像是一個個國家一般。宗族內部的人抱在一起,一同向外爭奪生存的資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爭奪水源。以往沒有旱災的時候,每到耕種灌溉的季節,上遊的宗族都會將河流截斷,以確保自己宗族的地可以優先得到灌溉。至於下遊的宗族,則只能等自己宗族將地全部灌溉完了之後,才能獲得水資源。」

「耕種灌溉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過了,這灌溉就來不及了。因此下遊的宗族一定不會坐視上遊宗族如此行徑,在這種時候,宗族械鬥也就開始了。雙方以宗族為核心,開展為了爭奪水資源的爭鬥。而後雙方殺得昏天黑地,死傷無數。」

「其實細細想來,宗族在這個過程中真的有作用嗎?是,在對方將河流截斷的時候,下遊農民確實可以依據宗族而組織起來,和上遊宗族的人進行抗爭,但問題是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上遊農民以宗族的形式挑起來的啊!如果上遊沒有宗族出面組織的話,上遊的那些零散農民有膽子截斷水源嗎?上遊農民不截斷水源,下遊居民有必要發起械鬥嗎?」

「說一千,道一萬,宗族這東西確實是有作用,它可以很好地團結其族群成員,讓他們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發揮出更大的力量。但是如今人們已經擁有一定的對抗自然的能力了,人們如今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自然,而是人類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宗族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組織群眾的任務可以交由官府來完成,宗族的存在反而會危害到官府對於基層的管理,以至於國力白白地被損失掉。」

說到這裏,王沉先是頓了頓,而後嘆了一口氣,道:

「宗族的存在,本質上其實就是內卷。你有我沒有,那麼我就吃虧,所以我也必須要有。但問題是我也有了之後,大家也就沒什麼區別了,因此沒有人能夠佔到便宜。只有國家,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對基層的管理權,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內……內卷?」

身為戰國時期人的張良顯然是不知道內卷這個詞的含義的,但是一來此時的人還是個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本來就強。二來他畢竟是智商遠超常人的一代謀聖,因此很輕易地,他就大致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而後喃喃道:

「原來……宗族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不錯!」

王沉點了點頭道:

「正是看到了宗族的危害性,因此秦國才會廢除儒家宗法制,改而採用法家制度。在法家的框架下,基層的宗族制度徹底瓦解,所有家庭,家中男子一旦成年,就立刻被分家出去,不得和父母兄弟同住。在這種情況下,宗族在秦國自然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土壤。畢竟人家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住在一起,就更別說是那些隔了好幾代的所謂宗親了。而一旦宗族勢力消滅,官府想要治理起基層來,也就變得容易了許多。相應的,國家的國力也能因此而得到長足的發展。」

這就是儒家和法家最大的矛盾和不同,什麼法治人治都是虛的,宗族才是最重要的。

與後世的儒家不同,這個時代的儒家天然擁護分封製,也天然維護宗法制。說白了,儒家其實就是地方勢力用來向中央爭奪權力的一個手段,而法家則是中央用來對抗地方,收攏地方權力的一個工具。哪有什麼人治法治之爭啊?說白了就是中央和地方在爭奪權力呢!

儒家提倡分封,提倡宗法。在儒家的框架下,基層的地頭蛇們可以很輕易就聚攏起一群人,而後依靠這群人,在基層行使自己的權力,與中央分庭抗禮。而中央也因為基層勢力太強,無法將手伸到基層去,而喪失對基層的統治權。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中央於是採取法家,強行拆分基層的宗族,確保自己的政令可以順利下達地方。

儒法兩家爭鬥了幾百年,最終在漢朝完成合流。漢朝本就是一個從分封製向中央集權製過渡的王朝,儒法雙方在這個朝代完成合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合流後的新儒家吸收了法家中央集權的思想,徹底廢除分封製,確保中央可以隨意任命地方官員。但是同時他們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確保基層的宗族組織可以繼續存在。

由於基層依舊是儒家宗法制的天下的緣故,因此幾千年封建王朝中央政權的政令是無法徹底下達到地方的,最多只能到達縣一級,縣以下則是繼續保持宗族自製的狀態。而這,也就是所謂的「皇權不下鄉」。

後世很多人將合流後的新儒家稱為儒皮法骨,這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新儒家在核心理念——分封還是統一上,與法家是保持一致觀念的。而這,也是它之所以能被歷代君王選中,成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主要原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