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兩百四十二章 不能派信陵君!
秦國實行軍功授爵製,在這套制度下,底層小兵可以依靠斬殺敵人獲得軍功,隨後升遷。

但是這套模式是有上限的,當你的爵位升到一定層次之後,你就不能再通過殺敵來立功了。因為那時候你已經是一名軍官了。對於軍官而言,懂得指揮軍隊遠比衝鋒陷陣更加重要。

因此,從軍官開始,秦國的軍功授爵製就按照戰損比來計算。簡單說就是你這邊一場戰爭下來,死了多少人,如果斬殺的敵軍數量還沒自己這邊犧牲的多的話,不僅不會獲得軍功,反而可能因此而受到處罰。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軍功不如你的損耗多。

當然,這套制度也只針對中層軍官,到了高層之後,情況就又發生了變化。理論上來說,高層軍官以是否完成戰略目標為評判軍功的標準,只要你能完成任務目標,哪怕犧牲大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樊於期和馮劫的級別自然已經算得上高級軍官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通過高級軍官的方式來參加這場戰爭。因為王沉給出的任務並不是攻克某一個戰略據點,而是通過猛攻的方式來拖住魏軍主力。

因為任務簡單粗暴的緣故,樊於期和馮劫顯然是不能再依靠高級軍官的方式來進行戰爭的,因此戰損比就成了他們的首要平定軍功的方式。

本來這也沒什麼,理論上只要他們出工不出力,胡亂敷衍幾下,雖然立不下大功,但是也不太可能因此而倒扣軍功,但是問題是王沉並不打算放過他們。

在王沉的要求下,他們此戰必須要犧牲掉三萬名秦軍士兵才算過關。考慮到魏軍的實力,樊於期和馮劫必須每人斬殺至少五萬名魏軍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五萬名魏軍啊!魏軍雖然菜,但是人家也不是地裡的蘿蔔啊,不是你想拔就能拔的!人家打的是防守戰,在城池的加持下,他們是可以爆發出遠超以往的戰鬥力的!

在這種情況下,樊於期和馮劫想要殺夠五萬名魏軍就顯得非常困難了。

一開始的時候,樊於期還指望王沉將這個鍋接過去。畢竟他才是這場戰爭的主帥,而犧牲三萬名士兵的命令又是他下達的。理論上來說只要王沉願意,他是可以將這個鍋全部接過去的。

但是偏偏王沉沒有,他直接將這口鍋扣在了樊於期和馮劫的頭上,這就讓他們有些接受不能了。

但是無論再怎麼無法接受,他們也是沒辦法直接反對王沉的命令的。畢竟人家王沉才是主帥,在秦國這種軍國主義的國家,違背主帥命令可是重罪,比他們完不成任務還要嚴重。

因此,哪怕心中再怎麼不甘,他們也只能先應承下來。但是他們也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在回去之後將此事告知了羋宸,希望他能夠出手製衡王沉。

那麼羋宸會幫助樊於期和馮劫嗎?當然不會,雖說樊於期和馮劫卻是是他的人沒錯,但是此時的王沉,又何嘗不是一個潛在的盟友呢?

是的,盟友。雖說王沉之前曾狠狠地羞辱了楚系,但是自從王沉表露出準備自立門戶的意思之後,他和楚系之前的那些矛盾就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畢竟,王沉之所以和楚系爆發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王沉當初是嬴政和呂不韋的人,是他們扶持成嶠上位的重要阻礙。但是現在不同,此時的王沉已經站到了嬴政的對立面。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王沉若能做大,對於楚系來說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一方面是能分走呂不韋的權力,另一方面則是能夠加大其對嬴政的壓力,分散嬴政的注意力。

再加上羋宸也想看看樊於期和馮劫的軍事水平,以及這次犧牲的都是秦國的士兵以及不是他們楚系的私兵等原因,羋宸就更加沒有與王沉作對的道理的。因此沒有任何意外,他直接回絕了樊於期和馮劫的要求,讓他們好好打仗,爭取配合王沉拿下魏國,立下軍功。

畢竟,雖說主將是王沉,但是這畢竟是滅國之戰啊!就算大頭不是自己的,吃點邊角料也是不錯的,更何況兩個副將的功勞加起來也不少了,不比主將少多少。

因此,哪怕是從最直接的利益出發,幫助王沉都是對楚系有利的——當然,對於樊於期和馮劫來說就未必了,他們是真的想要成為主將,但是如今自己的老大都發話了,他們也只能被迫接受。

隨後,戰場上就發生了令魏軍崩潰的一幕。

……

「報~啟稟大王!秦軍於前日猛攻山陽,如今山陽已經陷落~」

「報~啟稟大王!秦軍於前日猛攻酸棗,如今酸棗已經陷落~」

「什麼!?」

聽到信使送來的兩封戰報,魏王一臉震驚地從王座上站了起來,難以置信地說道:

「怎會如此之快!?難道秦軍都是巨人不成?可以無視我軍的城牆,衝進城內殺人!?」

「這……倒也不是秦軍有多高,而是……他們打起仗來有些不要命……」

信使有些為難道:

「根據前線彙報,秦軍這次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葯,竟然變得不要命起來。攻城的時候往往是不計傷亡,只要攻下城池,多大的傷亡他們都願意承受!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前線的兩座城池才會陷落地如此之快啊!」

「這怎麼可能!?」

聽到這話,一旁的太子魏增開口道:

「秦軍向來以戰損比計算軍功,如今他們的主將卻不顧將士的生死如此猛攻城池,難道他就不怕戰損比太難看,以至於他們的軍功收不抵支嗎!?」

「這……小人就不知道了……小人只是複述了前線的戰況,至於秦軍主將是怎麼想的,那就不是小人能夠揣測的了……」

信使低著頭說道。

「莫非……這秦國當真想要一口吞下我們魏國?」

這時候,魏王突然開口道:

「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秦軍為何如此不要命了。因為只要能夠吞併咱們魏國,那可就是潑天的功勞的!些許秦軍的死傷,又算得了什麼!?」

「這……可能嗎?」

聽到這話,太子魏增有些難以置通道:

「咱們魏國確實不如秦國強盛,但是咱們好歹也有數十萬的大軍,以及天下最堅固的城池。再加上如今秦國三線作戰,根本無法動用全部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再想吞併我國,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可是除了此事之外,已經解釋不了秦軍為什麼這麼做了……咳咳!」

魏王說到激動處,先是乾咳了兩聲,隨後又繼續說道:

「不行,咱們必須要向前線派兵!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前線不失。我魏國國土狹小,已經經不起丟城失地的打擊了……咳咳!」

「父王小心!」

魏增見狀,急忙上前拍了拍魏王的胸口,道:

「您且坐下,莫要激動!」

「哎……老了……」

魏王在魏增的攙扶下重新做好,隨即說道:

「若非是信陵君送來的毛衣的話,寡人怕是連上一個冬天都難以熬過……」

此時的魏王其實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按照原來的歷史,當代魏王就是死於這年,隨即太子魏增繼位。

而在魏增繼位之後,秦國又曾魏國新君初立,國家不穩的機會,於次年,也就是秦王政五年攻打魏國,一口氣奪走魏國二十座城池,並且在這些土地上建立了東郡,直接與齊國接壤。

可見,此時的魏國確實已經不是秦國的對手。秦國隨隨便便一場仗下來,就能奪走魏國二十多座城池,而此時的魏國已經不剩多少土地了。

而也正是因為此時的魏國是如此的不堪,因此在聽到秦軍如此不要命之後,魏王才會這般恐懼。他對魏國非常了解,以魏軍的實力,是絕對擋不住如此瘋狂的秦軍的!

想到這裏,魏王再次開口,對著魏增說道:

「快,快去下令,調集大梁附近的軍隊去支援前線!」

「諾!」

魏增先是應了一聲,隨即又似乎想到了什麼,對著魏王問道:

「可是,咱們派誰為主將呢?」

「這……」

聽到這話,魏王不由一愣。是啊,以秦軍目前的態勢來看,接下來秦魏兩國只怕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在這種情況下,主將人選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而另一邊,眼見魏王有些拿不定主意,魏增立刻進言道:

「要不,咱們讓信陵君上前……」

「不可!」

魏增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魏王直接打斷,低聲說道:

「不能再讓信陵君立下軍功了!為父如今的身體,隨時都有可能歸天!屆時若是信陵君帶著大軍在前線,你就麻煩了!若是他認你這個魏王還好,若是他不認,你又該當如何呢!?」

歷史上的信陵君死於秦王政三年,而魏王卻死於秦王政四年,很難說魏王不是在熬,等著信陵君先自己一步去世,然後才能放心地撒手人寰。

否則以魏增的威望,還真不一定就能給壓得住信陵君這位大神!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