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兩百五十一章 民意
大梁,魏王宮。

魏無忌正在和自己的大臣們商討著如何應對秦軍。

「雖然南北兩線的戰士都不利於我國,但是如今秦軍已經打到大梁城下了,以秦軍的手段,是絕對不可能在短期內攻破大梁的。再加上趙楚兩國虎視眈眈,因此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話,這場戰應該快要結束了。」

一名臣子搖頭晃腦,對著魏無忌侃侃而談道:

「只是這秦國畢竟是虎狼之國,吞下去的土地是決計沒有吐出來的可能的。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秦軍是絕對會在議和的時候狠狠地割走咱們一大片領土的。」

「不割不行嗎?」

魏無忌皺眉道:

「如今秦國多面作戰,難以為繼。咱們只要死不投降,咱們也奈何不了咱們。只要咱們強行將時間拖下去,拖到趙楚兩國發力,對秦國造成威脅,這秦國不是只能乖乖退兵,將土地都還給咱們嗎?」

「話雖如此,但是……」

聞言,這名臣子正想再說些什麼,卻聽大殿之外忽然喧鬧了起來。聽到聲音的魏無忌不由皺起眉頭,正想喝問士兵們為何如此不成體統,卻見一名衛兵突然沖了進來,對著魏無忌說道:

「大……大王……大事不好了!外……外面發大水了!」

「什麼!?」

聽到這話,全場的魏國高層都是一臉懵逼。他們一時間無法理解,衛兵所說的發大水是什麼意思。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什麼發大水?哪裡發大水了?」

魏無忌雖然隱隱猜到了什麼,但是卻又不敢確定,只能開口繼續詢問了起來,想從衛兵的口中得出確切答案。

「就是發大水啊!」

眼見包括魏無忌在內的魏國高層無法理解自己的意思,衛兵急的手足並用了起來,試圖用這種方式向對方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秦軍……秦君貌似掘開了大河的河堤,如今大河裡的河水已經衝出了河堤,將咱們大梁城給淹沒了!」

「什麼!?」

聽到這話,魏國高層們全都瞪大了眼睛。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竟然會發生這種事情。

圖遭變故,魏國大臣們本能地想向魏無忌尋求解決方法。但是當他們轉頭朝魏無忌看去的時候,卻發現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暈了過去,倒在了自己的王座上。

「大王!大王!」

一時間,整個魏國王宮變得混亂不堪。

……

魏無忌終究是老了,歷史上他在去年冬天就應該去世了。如今雖然藉助著毛衣的神威多苟活了一年,但是他年老體衰的本質卻是不會因此而改變的。

之前因為他的計劃全都順風順水,再加上又權力這個最好回.春.葯幫助,因此他可以表現出正常人的精氣神來。如今圖遭變故,魏無忌心神受損,當即就回到了之前萎靡不振的狀態,連帶著身體恢復起來也異常吃力。

等到他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已經是三天之後的事情了。

「水……水……」

魏無忌艱難的睜開自己的眼睛,呼喚著身邊人給自己水喝。

而在聽到這個聲音之後,一直守在一旁的魏發立刻來到魏無忌身邊,端起桌子上的水,小心地餵給了魏無忌。

一邊喂,還一邊囑咐他慢點喝。

「呼~」

在喝完一口水之後,魏無忌的意識開始回歸。在確定了自己依舊身處在自己的后宮之中後,他先是送了一口氣,隨即在看清給自己喂水之人的身份之後,他立刻變了一副表情,厲聲喝道:

「你為什麼在這裡!?」

「這……」

聽到這話的魏發一臉委屈道:

「兒臣擔心父王的安危,是以時刻守在父王的身邊……」

「你……你……」

聽到這話的魏無忌被氣得身體發抖,厲聲喝道:

「寡人需要你在身邊伺候!?你難道不知道,如今的魏國不能沒有你在朝堂上撐著嗎?你在寡人的身邊伺候寡人,那前朝的事情怎麼辦!?」

「這……孩兒這不是關心父王嗎……」

魏發繼續委屈道:

「而且……治國這種事情……孩兒也不會啊……」

「你……」

魏無忌看著眼前的這個兒子,剛想發作,卻又想起他已經跟著自己被軟禁在信陵很多年了,從來不曾接觸過執掌朝政這種事情,沒有經驗和能力也是正常的。隨即收回了怒火,無奈道:

「罷了……這都是命……」

說著,他又似乎想起了什麼,對著魏發問道:

「寡人昏迷多久了?」

「不……不多不少,正好三天……」

魏發有些心虛道。

「什……三天!?」

聽到這話的魏無忌一臉的心疼。三天啊!魏國整整三天時間群龍無首,而且還是在這種危難時刻,鬼知道外頭會變成什麼樣子!

另一邊,魏發似乎看出了魏無忌內心的想法,開口說道:

「外頭……如今已經亂成一片了……」

「這幾天來城內的水位越來越高,已經高到齊腰深了。國人們在自己家中無法生存,已經全都躲到屋頂上去了。」

「但是這也只是權宜之計,躲到屋頂上雖然可以避免給浸泡在水裡,但是卻無法生火做飯,晚上也沒有辦法躲避寒風和露水,是以這兩天來城內的國人全都怨聲載道。也就城內道路已經不通,否則他們指不定已經跑到王宮來討要說法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根據城牆上穿回來的消息,在經過三天時間的浸泡之後,大梁的城牆已經開始出現鬆動了,許多地方已經開始坍塌。雖然程度很小,範圍不大,但是那終究是已經開始坍塌了。根據城頭那些士兵們的說法,這城牆怕是撐不了幾天,就會徹底坍塌了……」

先秦時期的築城技術還是非常原始且落後的,所謂的城牆其實就是內部搞一層夯土,外面貼一層磚塊,僅此而已。

當然,事實上後世封建王朝的城牆也大多是這麼建造的。只是相較於先秦時期,後世封建王朝的夯土技術要更加先進一些,夯出來的城牆要更加結實一些。而且後世的燒磚技術也要更加發達,貼合技術也是。因此在面對洪水的時候後世的城牆要更加持久一些,不至於僅僅幾天的時間就發生崩塌。

像大梁這樣,在洪水的浸泡下僅僅三天就出現崩塌的情況,在後世只有可能發生在一些小縣城身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一國之都身上的。

扯遠了,無論怎麼說,在洪水的浸泡下,魏國國都大梁已經出現了防線崩潰的風險。而一旦城牆徹底崩塌,等待魏國的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滅國!

因此,在聽到魏發的話之後,魏無忌再次暈了過去。無論魏發如何呼喚,他都無法醒來。

而就在魏無忌再次暈倒的時候,大梁城中也逐漸開始出現死亡現象了。

雖然此時的水深還不高,但是要知道平民們的房子可沒有城牆那樣的質量。在洪水的浸泡下,大梁城中的民居率先坍塌。連帶著,躲在屋頂上的居民也因此直接落入了水中,拚死掙扎。

有好心人伸出援手將那些人拉到自家的屋頂上來,但是隨著屋頂上人數的增加,自家的房子也開始支撐不住,也直接徹底崩潰,兩家人再次落入水中,被洪水浸泡著。

此時的水還只有齊腰深,一時半會兒的確實是淹不死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就能無視洪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浸泡在水中的大梁居民皮膚開始潰爛,體力開始不支。再加上長時間沒有進食,於是終於支撐不住,倒在了洪水之中,徹底失去生命。

而伴隨著去世居民的增多,倖存的大梁居民中也開始醞釀起一股怨氣。所有人都在埋怨自家的大王,當初為什麼要和秦國作對,為什麼不早早地臣服於秦國,以至於自己遭這種罪。

當然,當初決定不臣服於秦國的是前任魏王,因此大梁的居民們只是簡單地抱怨了幾聲,便將矛頭指向了現在的魏王魏無忌。

而他們指控的理由也很簡單,魏無忌本就是篡奪上位,法理依據本就不足。結果在上位之後還胡亂調整魏國的基層軍官,將自己的三千門客安排進去,以至於魏軍戰鬥力大幅度下降。若非如此的話,秦軍又怎麼可能這麼快打到大梁來?

當然,抱怨歸抱怨,此時最重要的還是趕緊渡過這場難關。倖存的大梁城居民們自發組織起來,在自家的房頂上大聲呼喊。而其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督促魏無忌趕緊開城投降,給自己這些無辜的人留一條生路。

一個人的聲音自然是無法大到傳到王宮之中去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參加這次喊話的大梁居民變得越來越多。原本距離喊話源發地很遠的居民也被逐漸「接力」參與了進來。一時間整個大梁城內響起了要求魏無忌投降的聲音。其聲音之大,就連遠在大梁城外山丘上注視著這一切的王沉和魏增,也都聽得一清二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