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十一章 謀劃
鹹陽,相府。

自從秦莊襄王將其冊封為秦國丞相以來,呂不韋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六年了。

尤其是秦莊襄王死後的這三年,由於秦王年幼,無法理政,再加上太后趙姬對其信任異常,一切事務都交由丞相處理,因此如今的呂不韋已經成為了秦國實質上的統治者了。

一切事務,無論巨細,都要經過呂不韋點頭才行。

也正是因為這樣,呂不韋所處的相府,一天到晚可謂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有官身的要來相府彙報公務,沒官身的要來相府打點關係,以求將來能夠獲得一個更好的出身。在這種情況下,相府門前能清閑下來那才怪呢。

前來相府求見呂不韋的人實在是太多,以至於相府的門房都因此而水漲船高。雖說此時還沒有九品中正製的概念,但是用「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句話來形容如今相府的門房當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想要求見呂不韋,光靠名帖是沒用的,光有官身也是沒用的。不把相府的這些門房們伺候舒服嘍,鬼知道你的名帖會被他們丟到什麼位置去。等呂不韋看到你的名帖,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什麼?你問我要如何才能將這些門房伺候舒服?廢話,當然是用錢啊!君不知有錢能使鬼推磨嗎?尤其是經歷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就沒有什麼事情是用錢辦不到的。如果有,那就是你給的錢還不夠多。

……

「怎麼樣?事情打聽得如何了?」

王家老宅內,王沉端坐在房間的主位上,對著前來彙報的家臣們問道。

王齕身為信梁君,秦國的大將軍,他在鹹陽自然是有屬於自己的府邸的。因此王沉在抵達鹹陽之後也不必繼續住驛館,而是可以放心地住在自己的府邸中,以防隔牆有耳的事情發生。

「啟稟郎君,已經打探得差不多了。」

前來彙報的家臣恭聲行禮道:

「根據仆下探查到的消息,這幾日鹹陽城中已經開始陸續傳出有人在洛邑當眾侮辱相國的事情了。」

「是麽?看樣子,這個甘羅為了報復我,還真是不遺餘力啊。」

王沉聞言,不由嘆道。

自己一行人在出了洛陽之後,直接馬不停蹄地趕往鹹陽,中途片刻不曾懈怠。可即便如此,他們卻依舊跑不贏謠言,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有人在故意散播這個謠言,並且他們的速度比王沉一行人還要快!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對方應該是動用騎兵了。」

家臣一臉氣憤地說道:

「若非如此地話,謠言是絕對不可能跑到咱們前頭去的!」

說完,家臣又一臉擔憂地看向王沉道:

「郎君,現在咱們應該怎麼辦?如今謠言已經傳到鹹陽,只怕文信侯府的大門不再那麼好進啊!貿然前去,見不到文信侯不說,反而可能會被他家的下人羞辱!」

「羞辱麽?」

王沉聞言,頓時陷入了沉思之後。手指不停地敲擊著身前的案幾,皺著眉頭思索了起來。

好半晌之後,他才突然停下敲擊案幾的手指,而後起身對著身前的家臣說道:

「我說幾種材料,你速速帶人下去準備,務必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弄出我要的東西,記住了嗎?!」

「郎君單說無妨,臣就算是拚盡全力,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幫您將那些東西準備好的!」

家臣拍著胸脯說道。

「也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你只需將這些東西準備好,就差不多可以了……」

王沉將家臣招到自己耳邊,輕聲囑咐了起來。

……

「乖乖,這人可真夠多的呀!」

相府外,看著眼前的長龍,嫪毐忍不住怎舌道:

「這要排隊到什麼時候,才能見到相國啊?」

「若是旁人的話,想要見到相國自然不是什麼易事。」

王沉聞言,微微笑道:

「但是先生不同,先生可是文信侯特意從趙國請來的能人異士啊!相信只要報上你的名字,應當很輕易就能見到相國才是。更別說,你本身就是相國派人帶回來的,根本無需像這些人一樣排隊。如果沉所料不差的話,相府應當有專門供先生出入的房門才是。」

相府當然不可能只有一道大門,雖說此時還沒有正門只有在迎接國君的時候才會打開的規矩,但是像嫪毐這樣已經被徵募的門客顯然是不適合從正門進,和那些前來求見呂不韋的人一同排隊的,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相府應當有一道專門為嫪毐這樣的門客開放的大門才是。

事實也確實如此,就在王沉話音剛落的時候,一名相府派出的護衛便快速走到王沉和嫪毐所在的馬車前,對著嫪毐行禮道:

「先生,此門乃是為前來求見相國的『外人』開闢的,像先生這樣的門客,無需從這道大門進。還請先生隨我來,從另外的大門進府。」

「這……」

嫪毐看了看王沉,又看了看那名護衛,最終咬了咬牙道:

「既如此……那毐便先隨這位甲士進府了、隻恨不能陪郎君一同進府,助郎君見到相國……」

「先生無需自責,沉自有見到相國的方法。」

王沉拍了拍嫪毐的手,而後從懷中掏出一袋錢幣,將其放到嫪毐的手上,輕聲說道:

「雖說先生即將進府,但是這相府之內卻也不是什麼尋常場所。若是沒有財物傍身的話,只怕也是寸步難行的。這些錢還請先生收好,等進府之後可以用來打點上下,方便先生見到相國。」

呂不韋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時刻惦記著嫪毐這個「大陰人」,畢竟誰也不知道嫪毐的那裏是不是真的「很大」。萬一只是謠傳,那不就純純的浪費時間了嗎?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嫪毐只能算是呂不韋的一步閑棋,能成固然好,不能成也沒什麼太大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呂不韋自然不可能一直記得嫪毐。而呂不韋不問,他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會多嘴去提,這就成了一個死循環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