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七十三章 夜訪
沒錯,今日發生的這一切,都是甘羅精心安排的。

早在車隊抵達洛陽之前,他就已經放出了自己的家臣,讓他們潛入洛陽,潛伏在人群之中,而後等自己的車隊抵達洛陽城門口的時候,趁機為自己造勢。

與上一次相比,甘羅的手段顯然要高明得多,而且也沒有像王沉這樣的「破壞者」出來破壞,因此甘羅的計劃進行的非常順利。

車隊這邊還沒順利進城呢,他的名聲就已經傳遍了整個洛陽城。

而等車隊進入洛陽城區之後,那些聞訊而來,想要一睹少年英雄真容的人就更多了。龐大的人群直接擠得洛陽城的街道水泄不通,無法正常供人群同行。

而這,也導致甘羅的車隊遲遲無法回到驛館。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雖然被堵在路上無法前行很難受,但是與精神上獲得的愉悅比起來,肉體上的些許受罪又算的了什麼呢?

更別說,近日發生的這一切還不單單只是為他提供了精神上的愉悅,最重要的是替他將甘家的名聲也一併傳開來了。

「我們甘家,已經在秦國銷聲匿跡太久了!」

看著周圍簇擁著自己的人群,甘羅的心中生出一股豪情壯志:

「以至於區區一個匹夫的孫子,就敢爬到我的頭上放肆!」

「不過匹夫就是匹夫,生出來的孫子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窩裏橫耍耍嘴皮子或許還行,真要建功立業,還是要看我這個宰相之後!」

「如今功業已立,名聲已傳。我倒要看看,這普天之下,還有誰敢再小瞧我們甘家?誰敢當眾給我們甘家難堪!」

此時的甘羅可以說是得意至極,別說他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小少年了,哪怕少那些五六十歲的老臣,也沒幾個能夠建立足以與他相媲美的功業的。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驕傲那才怪呢。

……

再長的道路也有走完的一天,更別說此時的洛陽其實還不是很大。

在經歷了一天的艱難前行之後,甘羅車隊終於抵達了洛陽城的驛館。而後迫不及待地,所有人都快速地衝進了驛館裡,開始休息。

與上一次相比,這次車隊士卒的體力消耗要明顯更多一些。不過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一次士卒們的心中並無怨言。恰恰相反,士卒們的臉上都帶有喜色,顯然是與有榮焉。

「累了一天了,讓兒郎們都早點回去休息吧,今晚就不用安排守夜了。」

甘羅一邊泡著腳,一邊對著身邊的侍從說道:

「如今這洛陽城中,是不會有人對我們不利的。」

「喏!」

聽到這話的侍從應了一聲,而後便轉過身去,準備退下。

而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名侍從卻快步跑進房間內,對著甘羅說道:

「啟稟郎君,屋外有人求見!」

「就說我休息了,不見!」

洛陽身為秦國在函谷關以東的最大城池,其中自然是不乏達官貴人的。因此在甘羅抵達驛館之後沒多久,他就陸續接到了城中達官貴人們的邀請函,邀請他上門赴宴。

對於這些邀請,甘羅沒有意外,全部都拒絕掉了。開玩笑,沒見到本郎君今天已經累得不行了嗎?還派人來請本郎君卻宴飲,你們這安得是什麼心!?

當然,促使甘羅拒絕這些邀請的最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如今的洛陽城中並沒有身份地位足夠高的存在,否則不等對方邀請,甘羅指不定自己就先登門拜訪了。

「說了,但是對方沒退。」

聽到這話,侍從微微搖了搖頭,而後掏出一件東西,將其遞給甘羅道:

「對方讓我將這個帶給郎君您,說是您只要看了這個,就一定會接見他的。」

說著,侍從便從懷中掏出了一樣東西,將其遞給了甘羅。

「這是!?」

看到信物的甘羅忍不住瞪大了眼見,而後嗖的一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把接過侍從手上的東西。在仔細辨認好幾遍,確認其無誤之後,這才對著侍從說道:

「快,快請對方入內!」

……

洛陽的夜色很美,也很安靜。

而就在這唯美的夜色之下,一個骯髒的交易被確定了下來。

沒人知道交易的具體內容,只是人們驚奇地發現,第二天一大早,出使趙國順利歸來的大功臣甘羅及其車隊便已經消失在了驛館之中。

仔細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今天一大早,天還沒亮的時候,甘羅就已經帶著車隊離開了洛陽。

一路上他們偃旗息鼓,悄無聲息,與來時的景象完全相反。

以至於洛陽城中的居民還在感慨,甘羅是如此的低調,不像俗人一般好大喜功。

不單單是洛陽城,在離開了洛陽之後,甘羅一行依舊保持著低調,以極快的速度行進。

不多時,車隊便已經進入了函谷關,並且全速朝鹹陽行去。

期間在經過一個可以通往櫟陽的岔路口的時候,甘羅還曾經停下了車隊,獨自一人從馬車上下來,望著櫟陽的方向,冷笑了幾聲。

而後便快速登上了馬車,繼續朝鹹陽行去。

幾日之後,車隊抵達鹹陽。

按照規矩,像甘羅這樣的大功臣,在歸國之後是不能直接進城的。

要在城外等待幾日,等城中的朝廷定下迎接方案之後,再由丞相呂不韋帶頭,帶領百官對其接風洗塵。

也正是因為這樣,以極快速度行進的甘羅車隊不得不在鹹陽城外停了下來。

然而這難不倒甘羅。

……

「接風宴準備得怎麼樣了?」

相府內,呂不韋一邊處理著公文,一邊對著身邊的家臣問道。

「已經差不多了。」

家臣恭聲應道:

「再有三日,便能全部準備完。」

「嗯,這是大王登基以來第一次不費一兵一卒就從別國手上割走土地,還是河東這種膏腴之地的五座城池,咱們必須要大書特書才行,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乃是英明之君,天賜之主,莫要再起那些不該有的心思。」

聽到這話,呂不韋頭也不抬地,一邊處理著公文,一邊開口說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