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四十九章 和諧的一家三口
很快,百官全部退去。呂不韋轉過身來,對著台上的嬴政和趙姬行禮道:

「臣有要事啟奏,還請大王移步。」

「這是自然!」

聽到這話,不等嬴政開口,一旁的趙姬率先說道:

「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這樣,咱們去我的寢宮小聚,你們看如何?」

一國太后將一個外臣招到自己的寢宮去,這樣的事情估計也只有趙姬這個奇葩能夠做得出來了。偏偏人家還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也算是個人才了。

「不錯,今日之事,確實需要好好商量。還請仲父隨寡人去母后寢宮,一同商議大事。」

雖然趙姬的行為非常不妥,但是嬴政卻並未對此表現出太多的異常。也不知道他這是不明白其中的不妥之處,還是已經習慣了。只見他直接從座位上起身,走到台下,拉起呂不韋的手道:

「來!仲父隨寡人來!」

「臣,遵命!」

呂不韋對著嬴政象徵性地點了點頭,而後便跟著嬴政的腳步朝趙姬的寢宮走去。見到這一幕的趙姬會心笑了一下,而後便快步跟上,走在了二人身後。

「還真是,和諧的一家三口啊!」

跟在三人身後的王沉在見到這一幕之後,忍不住在心中感慨道:

「都說嬴政是呂不韋是私生子,如今看來,呂不韋是不是嬴政的親爹姑且先不說,但是他是嬴政的野.爹卻是能夠肯定的。」

能不肯定嗎?沒看見趙姬看向呂不韋的眼神嗎?那裏面滿滿的都是愛意啊!王沉好歹也是後世穿越而來的過來人,如何不知道這種眼神只有在女人看向自己心愛之人的時候才會有?再加上呂不韋給趙姬送嫪毐的事實,幾乎可以肯定,呂不韋跟趙姬肯定是有一腿的!

而且這個時間,絕對是在秦異人嗝屁之後!

若非兩人在床上坦誠相見過,呂不韋是絕對乾不出給趙姬送「大陰人」的事情來的。

只有親身經歷過趙姬的「可怕」,呂不韋才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後派人出去尋找「替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就目前而言,嫪毐這個大陰人還沒被送進宮,呂不韋和趙姬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常良好的。

再加上之前華陽太后這個當「婆婆」的一陣打壓,趙姬本能地就會向呂不韋進行靠攏,以尋求所謂的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趙姬會以那種眼神看向呂不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好在嬴政雖然聰明,但是畢竟年幼,沒有經歷過男女之事,雖然對趙姬的眼神感到有些疑惑,但是卻始終沒能弄明白其中的奧秘,否則的話搞不好年幼的嬴政此時就要發狂了。

「對了,李斯?李斯呢?」

就在三人即將走出章台宮的時候,嬴政似乎想起了什麼,對著殿外大聲喊道。

「臣在!」

聽到聲音的李斯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長戟,進殿對著嬴政行禮道。

「帶上你的兵器,隨寡人移駕太后寢宮。」

嬴政對著李斯揮了揮手,而後便不再搭理他,繼續轉過頭去陪著呂不韋和趙姬走路。

至於李斯,則是在接到命令之後屁顛屁顛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扛起自己的兵器,而後再次屁顛屁顛地朝著嬴政一行人跑來。

只有王沉,在看清李斯的臉以及聽清他的名字之後,暗暗吃了一驚:

「是他?」

沒錯,此時的王沉已經認出對方就是昨天晚上那個窺視自己的侍衛了。

同時,他也明白了這個侍衛的身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第一任宰相,小篆的發明者,「皇帝」稱號的提出者,同門師兄弟的坑害者——李斯!

「有意思!」

雖然李斯有著大量的名頭傍身,但是王沉卻絲毫沒有因此而感到壓力,反而看著李斯那扛著長戟的身影輕笑了起來:

「想不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李斯,竟然也有如此狼狽的時候。」

是,李斯是很牛逼沒錯,但是那又如何呢?

且不說此時的李斯並不是王沉的政敵,就算是,王沉也不會因此而感到恐懼。

原因很簡單,李斯的段位,在王沉看來,終究還是有些低了。

別看他呼啦啦一大票名頭傍身,但是真要說起來,他的功績委實是有些不夠看。

一統六國的時候他並沒有出太大的力,因為那時候他只是一個廷尉。一統六國之後他雖然成為了大秦的宰相,卻並沒有能夠想出解決秦國制度內在問題的方法,以至於秦國隻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內爆。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斯的才能是遠遠不如呂不韋的,至少呂不韋還對秦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呢,李斯真的是除了追逐權力之外,啥都沒幹。面對這樣的人,王沉又如何生得起敬畏之心?

「成大事雖然不行,但是乾小事卻是一把好手。」

王沉微微搖了搖頭,李斯雖然層次不夠,但是能力還是有的。若是能夠將其收到自己麾下的話,也能給自己的大業提供不小的助力——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李斯只是一個執戟郎,王沉只是一個侍郎。兩人都只是「郎」一級的人物,還沒資格想那麼多。

一行人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幾人就已經來到了趙姬的寢宮門口。在吩咐李斯繼續扛著長戟在一旁站崗之後,嬴政一行人在趙姬寢宮內坐了下來,開始商討正事。

「仲父,對今日之事,如何看待?」

這裏沒有外人,嬴政也無需刻意營造沉穩的形象。因此剛一落座,他便迫不及待地對著呂不韋問道。

「老臣本以為,在經歷了之前的爭鬥之後,楚系會稍微安分幾年。如今看來,臣還是高估了他們。」

呂不韋聞言,微微搖頭道:

「如今不過只是一場旱災,這群楚系貴族就彷彿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一幫,全都奮不顧身地跳了出來,想要藉此機會扳倒老臣,甚至不惜將成蟜這張王牌也提前打了出來。其所作所為,不可謂不愚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