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二十三章 呂不韋
「是這樣麽?在下卻是不曾想到,只是簡單的一句話,竟能救下一條人命。」

王沉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擺,淡淡說道:

「看樣子在下今天的運氣還不錯。」

「真的運氣不錯麽?」

鄭貨死死盯著王沉的眼睛道。

「當然,逢凶化吉,化險為夷。這不是運氣不錯,又是什麼呢?」

王沉絲毫不懼,迎著鄭貨的目光回答道。

「真是個可怕的少年郎啊!」

鄭貨在心中長嘆了一聲,而後便不再言語。而是靜靜坐在位置上,等待馬車抵達目的地。

鹹陽很大,路上的人流車輛也很多。但是王沉等人乘坐的畢竟是相府的馬車,因此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只花了很短的時間,便再次抵達了相府的門口。

「郎君!」

「郎君!」

王沉這邊剛一下車,之前留在這邊負責保護字跡的家臣們便全都聚攏了過來。在確認王沉身上沒有遭到任何刑罰之後,家臣們這才鬆了一口氣,而後全都朝著王沉跪了下去道:

「我等無能,竟使郎君身陷險地,還望郎君降罪!」

「此非爾等之過,爾等又何罪之有?」

王沉急忙上前,將眾人扶起。而就在這個時候,他才發現眾人的衣服都是濕的。

「誤會,這一切都是誤會!」

沒等王沉發火,鄭貨便再次來到王沉身邊,笑著說道:

「在下這便讓人給他們換乾淨的衣服。」

說完,他便朝著不遠處的屬下們招了招手,等他們過來之後,這才說道:

「去,找些乾爽的衣服來。如今天氣還寒,可莫要凍著這些壯士。對了,再煮一些薑湯來,讓壯士們去去寒。」

等做完這一切之後,鄭貨這才轉過頭,再次對著王沉說道:

「郎君,貴家家臣的事情已經處理完了。相國也在府內等了許久了,你看,咱們是不是可以先進去面見相國了?」

「既如此,那便有勞家令帶路了!」

雖說王沉心中依舊有氣,但是人家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再加上還有呂不韋這層關係在上頭壓著,因此王沉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麼,只能咬著牙點了點頭,表示願意跟鄭貨進府面見呂不韋。

……

相府很大,畢竟這裏的主人是當今秦國最有權勢的人。

不過在鄭貨的帶領下,王沉依舊非常輕易地就來到了呂不韋的書房。在站在門外等待鄭貨通傳完畢之後,王沉這才緩步走進了書房,朝著坐在書房正中間位置上的老人行禮道:

「信梁君獨孫,秦國左庶長王沉,見過相邦!」

「信梁君獨孫?秦國左庶長?」

王沉的話音剛落,對面便想起了呂不韋的聲音:

「你說的這兩個名頭都是祖輩留給你的,你可有屬於自己的名頭?」

「相邦說笑了,小子今年年僅16,尚不及弱冠之齡。之前也不曾離家建功,又何來的屬於自己的名頭呢?」

王沉不卑不亢地回應道。

「哈哈哈,說得好!」

呂不韋聞言,先是哈哈大笑了一陣,而後話鋒一轉道:

「只是我不理解,你一個沒有任何屬於自己名頭的人,又哪來的資格去嘲笑一個年紀比你小,卻身份地位比你還高的人呢?若是對方和你一樣,都是仰仗的父祖餘蔭也就算了,但人家如今的身位,卻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相較之下,似乎你才是真正需要被嘲笑的人吧?」

「來了!」

聽到這話,王沉心中不由一凜。他知道,這是呂不韋對自己的第一道考驗。若是自己不能給出令他滿意的答案的話,直接被當場打死倒不至於,但是前程什麼的卻是不要再想了。因此他並沒有急著回答呂不韋的問題,而是低頭快速思索了起來。

好在王沉兩世為人,大腦的靈活程度要遠超旁人。因此沒花太長時間,他便想好了應對方案,而後朝著呂不韋做了一揖,恭聲說道:

「相邦誤會了,小子從來沒有嘲笑過任何人。」

「哦?是麽?」

聽到這話,呂不韋眼中的笑意猛然冷了下來,看向王沉的眼神,也開始充滿失望。

「大父曾經教導過小子,需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小子深以為然。因此小子此生也從未嘲笑過他人。若是遇到不對的事情,也會先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看看對方是否有什麼苦衷。」

就在這個時候,王沉急忙補充解釋道:

「若是確定對方真的做錯了,沒有什麼苦衷,那麼在下也不會去嘲笑對方,而是給出建議,建議對方應該如何去做,才能糾正自己的錯誤。」

「哦?所以你的意思是,之前是甘羅做錯了,而你只是在給他提建議?」

聽到這話,呂不韋再次來了興緻,開口問道。

「確實是這樣沒錯。」

王沉點了點頭,一邊在心中慶幸呂不韋信奉雜家,諸子百家都有涉獵,不排斥儒家,這才讓他有了借儒家典籍解釋的機會,一邊繼續說道:

「甘羅奉命出使趙國,一路上誇耀我秦國威儀,令敵國心驚膽寒,倒也不能說是錯,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我秦國境內這麼做。」

「我秦國乃是天下最強之國,境內都是服王化的良民。這些人本就對大王,對秦法心懷敬畏,根本不需要他再多做什麼。在秦國境內誇耀威儀,非但不能起到什麼正面作用,反而會影響到國人的生產生活,進而影響到我秦國的國力增長,此舉不可謂不蠢。」

「當然,若是僅僅只是如此的話,倒也沒什麼。畢竟我秦國本就家底雄厚,讓他糟蹋一二倒也不至於傷筋動骨。甘羅此舉真正愚蠢的地方是,容易讓他國看輕秦國。」

「一國王使,不能在外國人面前抖威風,卻在本國人面前耀武揚威,這很容易讓別國人誤以為我秦國人只會窩裏鬥,進而輕視我國,最終影響到後續的談判事宜。身為王使,代國談判,卻不能預見到這一點,小子私以為,甘羅身為王使,還是有些不夠格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