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二十七章 我意聘你為老師
早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就是世人眼中的蠻夷之中。隻知耕戰,不知廉恥,因此一直以來世人沒少拿這件事嘲笑秦國。偏偏秦國還不能反駁什麼,因為他們說的都是真的,秦國真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文化產品,因此一直以來都只能忍受著東山列國的嘲笑。

但是現在不同,王沉的出現讓呂不韋看到了反擊的機會。與他自己編纂的《呂氏春秋》不同,王沉展現出來的完全是一門全新的學說,與《呂氏春秋》這種諸子百家一大抄的雜家典籍是不一樣的。呂不韋可以預見到,只要將這門學說發揚好,秦國是有機會在文化領域與其他列國一較高下的!

呂不韋不是商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呂不韋是要比商鞅高明的。商鞅變法固然讓秦國變得強大了,但是秦國也在商鞅的新法下變得極度緊繃。宛如一張被拉滿的弓,一不小心就會被扯斷。

但是呂不韋不同,呂不韋出身雜家,諸子百家都有涉獵。法家的優勢他知道,法家的劣勢他也知道。因此他並沒有選擇在法家這條路上一條道走道黑,而是在商鞅的基礎上,將其他諸子百家的思想理念糅雜了進來,一點點地改善著秦國的制度。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商鞅新法下,老秦人都是以人頭計軍功的,這就導致了老秦人對人頭極度渴望,每次打完仗,他們都會像蝗蟲過境一般收割著戰場,將那些未死敵軍的首級割下來,算作是自己的軍功。

如果僅僅只是如此的話,也倒也好說。畢竟那些人是敵軍,擊殺敵軍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秦軍不去劫掠周圍的平民百姓,一切都還好說。

然而事與願違,正所謂怕什麼就來什麼。事實就是秦軍在作戰的時候經常會掃蕩周圍的村落,將其中的村民擊殺,記作自己的軍功。雖說秦國朝廷一直以來都在嚴防死守這樣的事情,但是沒有用。只要有利可圖,資本家是願意出賣絞死自己的枷鎖的。放在老秦人身上也是一樣,只要有軍功拿,誰管你秦國高層是怎麼規定的?你說不能殺良冒功就不能殺良冒功了?有本事你查啊!殺良冒功的人這麼多,我就不信你一定能查到老子的頭上!

這不是胡言亂語,而是歷史上真是記載的事件。後世出土的睡虎地秦簡中明確記載,老秦人是有殺良冒功的傳統的。為此,秦國還專門設置了調查這種事情的機構!

言歸正傳,老秦人已經在商鞅新法下變得逐漸扭曲,心理變態了,這樣的國家是註定不能長久的,同時也很難令天下民眾信服。想想也知道,山東六國的平民怎麼可能會向一個如同山賊一般的國家臣服——關鍵是就算他們想,老秦人也不答應啊!什麼?你想投降?抱歉老鄉,借你人頭一用!

呂不韋是個極其高明的政治家,他一眼就看出了秦國這個制度的弊端。因此在掌權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秦國的人頭記功制度,以此來減少殺良冒功事情的發生。

除此之外,呂不韋還不斷地修改著商鞅留下的法律,目的就是讓秦國看起來沒有那麼「可怕」,讓山東六國意識到秦國和他們是一樣的,都是人,不是什麼怪物。投降秦國不會被吃掉,而是會過得更好。

真要類比的話,呂不韋與後世普魯士的俾斯麥最為相像。在他的努力下,山東人民逐漸改善了對秦國的觀念,不再像之前那般抵製秦國。而這,也為後來秦國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拿後來的齊王建舉例,若非呂不韋改善了他對秦國的認知的話,他是絕對不會那麼輕易就不戰而降的——雖然就算死不投降也未必有什麼用就是了……

總而言之,呂不韋和歷代的秦國掌權者都不一樣,他是極度重視文化領域的發展的。如今王沉表現出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呂不韋又如何不為此感到激動?因此連想都沒想,他就直接對著王沉說道:

「我欲開設學館,聘你為老師,教授天下人算學,你以為如何?」

「這……」

王沉聞言,先是一愣,而後緩緩搖頭道:

「此事……恕難從命……」

「為何?可是捨不得侍郎職位?」

呂不韋急忙說道:

「這個不妨,你可以一邊傳授算學,一邊擔任侍郎——反正大王身為一國之君,也肯定是要學習算學的,到時候讓他也入你的學館學習便是。」

「不是這個原因,單純只是……」

王沉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一來,小子尚未將這些學問整理成策,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好拿來傳授他人的。至於這二來麽……相邦,恕小子直言。將這門國之利器傳授給他國之人……這真的好嗎?」

「哈哈哈~原來你是擔心這個啊?」

呂不韋聞言,哈哈笑道:

「這個你且放心,沒什麼不好的!」

「雖說算學確實神奇,但是也還沒到逆轉國家實力的地步。兩國交戰,真正比拚的還是國力,而不是誰算得準,算的對!」

「我秦國的國力傲視群雄,只要不是山東六國聯起手來,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國家能夠與我們抗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算把算學透露出去,也是不打緊的。」

「畢竟,他們在學習算學,我們也在學習算學。更別說,我們還是老師。試問,他們又憑什麼在算學這條路上超越我們呢?能不被我們拉開差距就不錯了!」

「因此,我們是不必擔心傳播算學可能會給秦國帶來的不利影響的。恰恰相反,傳播算學反而有利於在列國人心中樹立起咱們秦國精通文化的印象,為將來咱們秦國一統天下掃清文化障礙,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為上位者,不可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需要站在高處,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去統禦全局。而這,才是一個上位者最重要的品質!」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