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九十四章 以工代賑
「臣,王沉,接詔!」

聽到太監催話的王沉猛然反應過來,而後急忙朝著太監行了一禮,恭敬地從對方手中接過了兩份詔令。

而這個時候,站在王沉身後的王氏家臣,以及不遠處聽到動靜聚攏過來鹹陽居民們,則是全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右更!這可是右更啊!

秦國二十等爵位製中的第十四等爵!

再往上一級,那可就是少上造了!

啥概念呢?正常情況下,武將通過軍工所能獲得的最大爵位,便是第十六級的大上造。歷史上的白起和曾經的王齕,就長時間地停留在這個爵位。

至於再往後的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以及徹侯,則是屬於宗室成員的專屬爵位。正常情況下只有像呂不韋和魏冉這種權傾朝野的外人,才有資格得到。其他人哪怕強如白起,也只能在掙扎了數十年之後,才能得到一個「安慰獎」,武安君的稱號,與功勞遠不如他的王齕並列。

光看天花板似乎還不足以說明右更這個爵位有多麼牛逼,那我們就再轉換一下思路。

歷史上白起在指揮伊闕之戰的時候,爵位僅僅只是左更而已。而等到伊闕之戰之後,他的職位則是直接提升到了國尉。又過了幾年,等白起奪取了韓.國安邑以東的土地之後,他才被提拔為大上造。

這段歷史可以提供一個極其有用的信息,那就是白起在擔任國尉的時候,他的爵位級別並沒有到大上造,最多也只是少上造,甚至是右更!

與王沉當前的爵位相同!

也就是說,以王沉如今的爵位和地位,已經有資格擔任秦國的最高級別武官——國尉了!

當然,有資格歸有資格,是否真的能夠擔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如今的王沉還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又不曾立下過什麼拿得出手的軍工。貿然被提拔到國尉這個級別的高度上去,別說是本來就看王沉不順眼的楚系貴族了,只怕就連那些與王沉一同處於呂不韋陣營的官員們,也會不住地吃味,進而中傷於他。

因此,王沉的這個爵位只能用來看看,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至少在鹹陽是這樣的,至於到了地方,那就又是另外一個說法了。

不過再怎麼沒有實權,爵位畢竟擺在這裏。此時的王沉已經成為秦國政壇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大量的遊俠前來投奔於他。而他也將依靠這些遊俠和門客,構建起一個屬於自己的勢力網絡。

只是說是這麼說沒錯,此時的王沉卻依舊對這道詔令感到有些不解。雖然他早就知道嬴政和呂不韋準備借這次機會替自己提上一級爵位,但是那也只是一級啊!如今原本說好的一級變成了兩級,這讓王沉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道詔令還是趙姬下達的,這就更讓王沉有些理解不能了。

「莫非……她是想提升一下冬兒婚後的生活品質?」

久思無果之後,王沉只能將原因歸結到冬兒的身上。畢竟趙姬本就不是什麼特別聰明,有政.治眼光和手腕的人,因為私人感情而莫名其妙給別人提爵這種事情她確實幹得出來,而且也真的這麼做過——當初不就是因為王沉馬屁拍的好,所以被提升了一級嗎?如今趙姬「舊病複發」,王沉接受起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障礙了。

傳令的太監很快退去,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王沉就能從容收拾東西啟程了。因為王沉被升為右更的緣故,秦國朝廷還賞賜了他大量的財物。再加上那些前來拜訪弔唁的官員,接下來三天裏王沉都被迫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應付場面上去,片刻不得閑。

……

「呼~終於結束了!」

三日後的清晨,王沉深深看了身後的鹹陽城一眼,而後對著身旁前來送行的鄭國道:

「小子這便要走了,按照禮製,在接下來三個月的時間中,小子都是沒有辦法返回關中的,因此學院只能被迫停課。至於那些學生,小子就拜託鄭子了。還望鄭子能夠好生看管他們,讓他們莫要荒廢了學業!」

「哈哈,放心好了!你教出來的這些學生可都是寶貝啊!老夫又怎麼可能會坐視他們荒廢學業,更何況,按照秦國如今的情況,他們就算是想荒廢學業,也沒有機會啊!」

一旁的鄭國聞言,不由苦笑著說道。

「是啊,以如今秦國的情況,他們確實沒機會荒廢學業。」

王沉聞言,長嘆了一口氣道。

如今已至年中,距離王沉入鹹陽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與史書上記載的一樣,這幾個月的時間中秦國境內,除了巴蜀之外,可以說是滴水未落,以至於大片的農田被迫拋荒,農民們只能看著荒蕪的土地痛哭流涕。

此時還未入秋,各家的餘糧還能再稍微撐上一段時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農民們就能心安理得地坐吃山空了。今年的災情已經徹底浮現,所有的田地都將顆粒無收。在這種情況下,秦國的農民們幾乎沒有猶豫,就作出了兩個相同的決定——開源節流。

所謂節流,很好理解。今天少吃一口,明天就能多吃一口。至於開源……其實就是指跑到秦國官方開設的工地上做工,以換取食物。

沒錯,通過做工來換取食物。不要覺得以工代振是什麼了不得的高科技,至少在戰國末年,中原霸主秦國就已經搞出了這套制度,並且多次將其運用在災害中。

而秦國之所以發明出這套制度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法家不允許賑災。法家認為上位者不能平白無故給底層民眾好處,因為那會滋養他們懶惰的性格。為了確保底層民眾一直保持工作熱情,上位者就算是想要賑災,也必須要讓底層民眾付出體力作為代價。

而這,便是以工代振這套制度之所以誕生的底層邏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