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一百二十章 為什麼人口上不去呢?
「其實諸位也都已經看到了,就算單單只是簡單的人口疊加,一百年的時間,就足夠將一千萬人繁衍到六千萬人了。如此再過40年,這人口數量便會直接大到一萬萬兩千萬!」

韓非轉過身,臉色嚴肅地對著眾人說道:

「而就算不再過40年,光靠第一代人生下來的第一批子女以及其後代,也是可以非常輕易地就將這人口數量堆到一萬萬的!如此,諸位還以為在下這是在危言聳聽嗎!?」

「嘶!」

聽完韓非的話,在場眾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雖然他們不是很懂韓非後面說的那句第一批子女生育後代的公式,但是前半部分他們卻是聽懂了。

那就是如果不考慮那些複雜的東西,單單就簡單地計算人口數量的增長,最多一百四十年左右的時間,華夏大地的人口數量就會超過一萬萬!

而這,是他們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

一萬萬,這該是多少人口啊!

若是按照目前列國的徵兵法案,這該能拉出多少士兵啊!

有如此之多的士兵,這天下之大,又有何處去不得呢?

所有人都沉浸在一萬萬這個驚人的數據之中,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粗獷的聲音卻突然在人群中響起:

「敢問先生,既然人口增長得這麼快的話,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這列國的人口加起來依舊沒有超過一萬萬呢?」

是啊!若是人口增長得如此簡單的話,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華夏大地依舊只有這麼點人口呢?

須知在這個時代,人口數量就是國力的最終體現。為了增加本國的人口,各國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可即便如此,整個華夏大地的人口數量加起來也只有一千多將近兩千萬。別說是一萬萬了,就連其一半的五千萬,也都還遙遙無期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王沉給出的模型錯了,還是韓非的計算過程錯了?

「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王沉看著項梁,微微笑道。

「還望先生賜教!」

項梁朝著王沉行了一禮道。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說的乃是理想情況,而現實情況卻是各國根本做不到我說的那種狀況。」

王沉掃了眾人一眼道:

「我剛剛說的是,這一千萬人裡男女各一半,且相互配對,一夫一妻,是吧?」

「不錯!」

項梁以及眾人點了點頭道。

「那我且問你,你們所在的國家,是我說的那個樣子的嗎?」

王沉冷笑一聲道:

「還不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娶好多個女人,而那些普通人則只能娶一個女人。至於那些奴隸亦或者是身為卑賤的人,則是連娶妻的可能都沒有!」

「這……」

聽到這話,包括項梁在內的大多數學生都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正如王沉所言,他們家中確實養著大量的女人,且大多數女人都不會獲得寵幸,而只是單純地被圈養著罷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你們這麼做會影響人口的增長。畢竟說句不好聽的,那些底層奴隸本就沒有任何的財產,就算生了孩子,也是沒有能力將其撫養成人的。你們身為有錢有產的人,多養幾個女人,多生幾個孩子,這是完全合理的。畢竟生孩子的終究是女人,而不是男人。只要女人的肚子不要閑下來,這人口的增長速度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王沉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

「是啊!我們不生,難道讓他們奴隸生嗎?他們就算想生,也沒能力養啊!」

「對啊對啊,我們這麼做非但不會影響國家人口的增長,反而還為其做貢獻了呢!」

聽到王沉的話,教室內的學生們頓時又恢復了信心,大聲嚷嚷了起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為自己國家人口的增長作出了貢獻似的。

「既如此,那麼敢問先生,為什麼六國的人口依舊上不去呢?」

就在這個時候,項梁繼續開口道:

「畢竟您之前也說了,我們佔有更多的女人,並不會影響人口的增長速度。」

「不錯,你們的做法確實不會影響人口的出生,但是當今的亂世,卻會極大地影響人口的生存!」

王沉看著項梁,淡淡笑道:

「且不說每年的戰爭會讓多少孩子成為孤兒了,單單就那些徭役,就能讓普通的國人去掉半條命!在這種情況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然會受到影響。」

這年頭的徭役可是極不人道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還沒有錢拿。平民們每年都要被徵召過去充當免費的勞力,為國家修建各種工程。

若是天氣良好的話還自罷了,一旦遇到惡劣天氣,工人們直接死在半路上都是有可能的。再加上連年不斷的戰爭,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著人口。長此以往,人口數量能夠增長得起來那才怪呢!

「先生的意思是……國家不應該徵召國人服徭役?」

聽到這話,項梁不由微微皺眉道:

「可這徭役乃是從上古時期就傳承下來的,豈能說廢除就廢除?更何況,若是沒有徭役的話,這國家的各種工程,比如堤壩,城牆什麼的,又該如何修建呢?」

「我可沒說廢除徭役,我只是說,國家不應該徵召國人去修建沒有意義的工程罷了。比如說……君王的宮殿!」

王沉淡淡說道:

「這東西對國人來說毫無意義,單純只是為了君王享樂罷了。國人在這個過程中無法獲得任何的利益,又憑什麼讓他們出工出力,修建宮殿呢?」

「彩!」

王沉的話音剛落,教室內就立馬想起了喝彩聲。那些信奉儒家的學子立刻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著王沉行禮道:

「先生體恤下民,為當世聖人,請受我等一拜!」

說著,這些人便集體朝王沉拜了下去。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這些儒家學子會對王沉的「無君無父」言論表示贊同,這其實和當世儒家的理念有關。

如今的儒家和後世的儒家不同,如今的儒家是天然推崇分封製的,他們代表的是地方世族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不願意見到中央集權太甚,也對給君王白白打工極其抵觸。

而王沉如今所言,恰好符合他們的理念。在這種情況下,儒家學子的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