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扶秦》第一百二十四章 鋼器的遐想
被項梁訓斥了一頓的項家家臣們面面相覷,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正如項梁所說,王沉這個爵位不比項燕低多少的貴人都親自下場了,他們家的郎君又有什麼理由不下去呢?若是自己再堅持不讓項梁下場的話,確實是有可能因此而損害到項家的聲譽的。

想到這裏,項家的家臣們不由嘆了一口氣,而後相互對視一眼,便默默地退了下去,不再組織項梁挖井。

另一邊,在聽到項梁的話之後,王沉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開始吧!」

說完,便將自己手上的鐵鏟往地上一插,鏟起了一抔土。

鏟在中國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早在商朝時期,中國人講究已經發明出了青銅鏟。

而到了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發展與推廣,中國人也隨之造出了鐵鏟。因此如今王車和項梁手上拿著的鐵鏟其實並不是王沉發明的,而是這個時代的工匠打造出來的、

非王沉出品,必然就算不上什麼精品了。戰國時期的冶鐵技術還相當落後,冶鍊出來的真的就僅僅只是鐵而已,遠遠稱不上鋼。而眾所知周,鐵這種東西是相當不耐用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王沉和項梁這邊還沒挖多久呢,手上的鐵鏟就已經出現變形了。好在王家家大業大,儲備的鐵鏟數量相當龐大,可以隨時替換。若非如此的話,搞不好王沉和項梁還要因為工具損壞而不得不停工呢。

「或許……是時候將百鍊鋼技術搞出來了!」

一邊挖著身前的泥土,王沉一邊在心中暗暗思量道:

「一旦百鍊鋼技術誕生,世界便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與鐵器不同,鋼的強度和韌性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層次,可以被用於各種環境和場合。一旦鋼這種東西面世,人類的歷史便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鐵器時代!

別看如今的中原各國就已經發明出鐵器了,但是由於鐵的實用性實在是太差,因此鐵在各國的地位其實是非常低的。低到什麼程度呢?就這麼說吧,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秦國可以做到士兵人手一把青銅武器,而山東六國的士兵卻只能拿鐵來打造武器。

聽起來很荒謬是不是?明明鐵比青銅器要更加高級,結果最強大的秦國卻嫌棄鐵製武器,而更加弱小的山東六國卻不得不使用鐵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鐵器實在是太弱了,弱到連青銅器都打不過,因此富有的秦國嫌棄這東西。而窮困的六國卻因為國力不濟,不得不給自家的士兵裝備這種武器。

可以說,秦國後期在戰場上可以做到大殺四方,碾壓所有的敵人,武器上的優勢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的。否則光靠軍功授爵製,秦軍也未必就能一路橫掃所有的敵人。

鐵器是如此的弱小,以至於其連青銅器都乾不過。但是一旦進化成鋼,那麼形勢便徹底逆轉過來了。在鋼的面前,青銅器那真的是連一點脾氣都沒有。哪怕是最垃圾的鋼刀,都能輕易將最堅固的青銅劍劈斷,可見雙方差距之大。

毫不誇張地說,一旦鋼器面世,當今天下的局勢便會立馬發生逆轉。別的不說,單單就武器這一點,山東六國就會從絕對的劣勢轉變為和秦國一樣的均勢。甚至由於山東六國的鐵礦數量要多於秦國,而實現六國的武器水平超越秦國。

不單單是武器,其他的生活用品尤其是農具也是一樣的。青銅器根本不堪用,強度和韌性都很低,根本沒有辦法用來製作成斧頭,劈砍那些幾百年的大樹。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個時代的人們的開荒能力是極差的。拿自家家門口的森林毫無辦法,只能跑更遠的地方去開荒。而鋼器的誕生卻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青銅器砍不了樹,鋼斧可以啊!把家門口這些礙事的樹木砍掉,不就能獲得更多的耕地了嗎?

再加上鋼器的造價更低,可以用來大規模生產農具,提高農民們耕種土地的效率。說鋼器可以直接扭轉當今天下的局勢,當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王沉才遲遲沒有將鋼器發明出來。

不是他不能,這東西對王沉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只要他想,他隨時都能讓西漢時期的百鍊鋼技術提早一百多年面世。之所以沒有這麼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這東西乾係重大,一旦弄出來,將會給歷史的走向帶來不可預知的影響。

之前的王沉只是一個小小的左庶長,唯一的靠山就是奄奄一息的王齕。在這種情況下,他是絕對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發明的,也沒有辦法確保這東西不會流落出去。但是現在不同,如今的他已經是秦國的右更了,是絕對的頂級貴族。而隨著學院的開啟,他在六國之間的名望也將以極大的速度開始攀升。在這種情況下,王沉覺得自己已經有一定的自保之力了,已經可以嘗試將一些東西給發明出來了。

而這鋼器,就是王沉第一批要發明出來的東西之一。

「鍊鋼離不開水,正好這挖井可以獲得水資源。」

王沉一邊指揮項梁以及其他家臣挖井,一邊在心中暗道:

「如今所做的事情,倒也可以稱得上是一舉多得了。」

可不是一舉多得嗎?挖井一來可以提升王沉在學生們以及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二來可以讓自己獲得鍊鋼用的水資源,至於這三來麽……如今天下大旱,一個掌握了挖井技巧的人的分量就不必多說了吧?

「得虧大學時期去隴西支援過一個暑假,並且在那個暑假中幫他們打了一口井,否則的話今天還真不一定能夠搞得定!」

沒錯,王沉之所以能夠挖井,不單單是因為他看過相關的書籍,知道井要以什麼樣的角度挖下去才不會塌方,最重要的是他大學時期去西部支援過一個暑假,並且和自己的小夥伴們幫當地人打了一口井。若非如此的話,光靠理論支撐,他還真未必就能指揮人挖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