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吶!開局必須有航空母艦》第 50 章 虎!虎!虎!
1826年,帝國工業設計部接到一個奇怪的要求:

建造一輛有著裝甲炮車的龐然大物,這讓設計部抓耳撓腮。

「陛下,你是不是為難他們?他們建造第一輛坦克的時候都已經感覺壓力很大。」

「他們造不出來,不代表別人造不出來,告訴工業部門無論偷搶把人才都給我弄過來。另外高價世界發動競標,把國外的公司都挖過來。」

李大能太了解了,那個時代坦克的鋼甲洪流才是王道,他想起了二戰中最牛皮的坦克:

虎!虎!虎!

堅如磐石的102毫米裝甲,高大威武的車身,雖56噸的重量,卻在700馬力的邁巴赫230引擎和德國黑科技變速箱的加持下,仍有輕盈的步伐,改進自高射炮的88l56坦克炮,在配上蔡式瞄準鏡,算是當時最準的火炮了,在10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145毫米鋼板。2000米開外能擊穿當時最好的中型坦克t34,堅不可摧的裝甲,她如同搖籃一般孕育出數不勝數第三帝國的王牌坦克車組,成就了自身幾倍的戰績。

希特拉於1935年3月廢除《凡爾賽條約》後,德軍開始研製並生產3/4號坦克,但此時德軍的坦克主力卻是1/2號坦克和吞併自捷克的38t,前者裝甲的最厚處只有13到20毫米。武器只有g34到20毫米機關炮,後者稍好,最厚處有25毫米裝甲,兩挺機槍,和一門37毫米坦克炮。但此時英國的坦克分別為6噸維克斯(不過好像大多用於外貿),馬蒂達爾1型。前者有37炮,而後者則有65毫米的前裝甲。法軍更為致命,s35索瑪坦克擁有最厚裝甲55毫米,以及一門47l40炮,即使是誕生於一戰的雷諾ft17也壓1號,於二號有的一搏,至於那個夏爾b1還有一些40毫米裝甲的輕坦。數據上恐怕除了機動就是碾壓的。

1826年5月,帝國召開了隆重的招標戰場,來自世界的60多家公司參與,經過了上百次喊價,來自德國的舍爾馬公司獲得競標賽。對於其他沒有競標成功的公司,帝國給予極大的優惠:免費建設廠房,提供科研場地。四十多家公司積極湧入,因為華夏帝國的市場份額太大。

工部委託舍爾馬父子公司開始了研製,但名稱為"炮王"系列的坦克。舍爾馬公司很快就拿出了具體方案。

1826年末製製造了1輛底盤,但炮塔未安裝。舍爾馬公司選中了帝國的「霹靂號」大炮,把它改用炮塔外,又將車體裝甲改為整體式,另外在行走和傳動裝置上有細微變化。

帝國工部雷達的出現,是由於一戰期間當時英國和德國交戰時,英國急需一種能探測空中金屬物體的雷達(技術)能在反空襲戰中幫助搜尋德國飛機。後來帝國的商貿團對於此等有價值的軍事技術,通過高價賄賂運送回國。經過改造,可以安裝在需要的車輛和艦艇上,用於敵我識別,長距離測距。

後舍爾馬公司選擇在原先方案上繼續改進,車體沒有大變化,只是正面裝甲厚度增加了10毫米,但行走裝置明顯不同--每側7對負重輪以交錯方式排列,縱置式扭桿懸掛,履帶比帝國原有的"先鋒號裝甲車"的寬120毫米,達到520毫米。這種佈局除了能均勻分散車重,提高越野能力外,還有利於行駛平穩性和乘坐舒適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火炮射擊的後坐力。這就是「衝鋒號」的初級形態。

1827年3月,舍爾馬公司在工業部門的幫助下,終於研發了第一款「小虎式」坦克:

主軸及其驅動的行星齒輪,行星輪帶動了輸出軸的轉動。轉向是通過相反方向旋轉黑色的行星齒輪太陽輪來實現的。

左右兩個外離合器用於改變下一根軸的旋轉方向,這根軸用於在相反的方向驅動行星太陽輪。值得注意的是右離合器及右行星齒輪附近的換向輪有兩個。

轉向單元中的離合器由方向盤進行液壓操作,左右兩個外離合器只有全壓力或無這兩個狀態。當轉向裝置處於空檔時,左右離合器都被加壓,行星太陽輪鎖死,坦克直行。

坦克還配備了左右兩個手動轉向桿。如果這些槓桿中的一個被拉動,由於變速箱作為差速器,則到變速箱的液壓系統將被斷開。這意味著如果拉動一側轉向桿,則該側的製動器發揮作用,使得該側履帶速度減慢,而另一側履帶速度加速,坦克將朝履帶速度慢的一側轉向。

作為轉向輸入軸的副軸由發動機直接驅動,因此履帶之間的速度差異隨發動機轉速而變化。實際轉彎半徑則取決於車速。

在空檔下,主軸無輸入,坦克不前進,由副軸輸入,由於兩個換向輪的存在,將使得兩側履帶一邊正轉一邊反轉,此時坦克將進行原地轉向。在高速時,會產生較寬的轉彎半徑。

原地轉向轉向倚靠的是發動機的直接輸出,發動機需要有足夠的扭矩來使得車輛產生足夠的轉向力矩以克服轉向阻力矩,讓車輛成功轉向。

舍馬爾公司後來在兩個月的改造,克服了原有的正面垂直鋼板,改為30度傾斜式。這樣就大大避免了設計的唯一缺陷,還把帝國優秀的無線傳輸系統鑲嵌入內。

1826年6月,當黑黝黝的坦克從帝國203工廠駛出,整個世界震驚。

名稱「小虎一號」:

乘員:6人(坦克長、火炮手、裝填手、駕駛員、通訊員/機槍手/維修員)

長度:53米

寬度:53米

高度:32米

重量:48噸

發動機:猛士p30雙缸柴油發動機2台

功率:800匹

懸掛系統:扭力棒

最大速度:4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120千米

裝甲:90毫米

主要武器:108毫米kwk36l/56

輔助武器:2x792毫米防衛機槍

配件:維修工具箱和雷達偵查儀

虎式坦克一經問世,就用來擔當裝甲集群的突擊隊。帝國後期大批量裝備部隊,同時組成坦克突擊團,每團105輛。在戰鬥開始的時候負責全力突破敵軍戰場,攻破敵人的戰略資源點和後方重要軍事基地。

由於帝國的物資豐富,大量生產並列裝部隊。一個又一個的坦克團相繼成立,李大能統稱他們為「小虎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