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吶!開局必須有航空母艦》第 65 章 德意士帝國再次崛起
那個男人他來了!

1830年。年邁的威廉三世早已力不從心,早在他正式任命理查德為總理之前,理查德就可以說已經掌握了德意士的各項實際權力。

理查德正式上台的第二天,就解散了議會製。半個月後,國家的立法權和執行權就此完全掌握在了理查德手裏。

1830年1月,威鐮三世已經時日不多,他命人請來了理查德,並直接稱呼他為「陛下」,然後說了些忠告他的話,但可惜沒人能阻止得了理查德這個惡魔,他成為德意士王國最強之一,最壞之一的首任總統。

由於理查德已出任總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民的表決將使他正式獲得這個職銜。此外,理查德還希望在官方的用詞及一般的場合中,一律稱他為「陛下」。事實上,所有的德國士兵都把這個慣用語當做一個新誓言,它取代了以往宣誓的對象——憲法,士兵們不再對人民和祖國承擔義務,而是對理查德人負責。

在理查德上台後,就是抓準德國民眾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他瞬間成為德國民眾心中的偶像。想要獲得民眾支持,上台後的理查德對內燒了三把火,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解決民眾的失業率,他發表告德意志同胞書,要解救德國民眾,解決他們的工作。要知道當時歐洲爆發了金融危機,各國的失業率暴漲,就連其他國家也都面臨著大批人員的失業。更何況,整個歐洲當時都面對這個問題,而理查德上台後卻有效解決了德意士民眾的失業率。

他提出統一的歐洲才會更好的渡過這段黑暗時期,和英法等國做了大量的談判工作,在1831年,法國首先開放兩方邊境,增大貿易量和交易量,有效的提高了兩國的經濟增長,得到甜頭的其他國家也跟著開放了邊境,使得歐洲境內出現了生氣勃勃,起死回生的黃金時期;

理查德提出,「統一的經濟會使大家渡過寒冷,能讓我們抱團取暖!」

讓西方民眾看到了希望,認為理查德是可以讓德國民眾和大家過上幸福生活。還別說,正是在理查德上台後,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改善了德意士民眾的生活水平,據說當時還有一千多萬德國民眾享受了帶薪療養的待遇。這樣的生活,不正是德意士民眾期盼已久的嗎。因此德意士也成為德國民眾眼中,最有能力的統治者,認為只有他才還能夠讓德國走上富強之路。

第二把放棄凡爾賽條約:

要知道,一戰後的歐洲諸國跟著凡爾賽條約規定,是不能養太多的軍隊的,也不能私自擴張,以及生產武器裝備。理查德又放棄戰爭索賠,這一項措施,也讓贏得了民眾的支持,畢竟巨額的賠償給德國,以及西方民眾帶來了困難。他主動放棄了戰勝國的優厚待遇,鼓勵西方各國發展經濟和軍事能力

三全方面調節經濟

理查德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軍事化經濟調節機關,1830-1833年秋,帝國經濟部是最高中央調節機關。它下面設有各種專業管理局,分管各工業部門、農業、市場、對外貿易、物價等等。

同時,根據1832年的「德國經濟有機結構條例」,在原有企業主聯合會及各壟斷組織基礎上,新設立了按部門和按地區的兩類經濟調節機構,交由壟斷寡頭及其親信直接掌握。部門調節機構的組織形式是經濟集團,共有四級。

這兩類調解機關都具有政府機構的權力,它們統一歸帝國經濟部下設的全德經濟院管轄,同時,兩者的地方基層組織又是同一的東西。通過各級經濟集團和省經濟廳系統,在有關中央專業管理局的協同之下,企圖自上而下地實現對國民經濟的雙重交叉控制。

另外,1833年7月,在帝國經濟部下面還設立了「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它是由壟斷寡頭直接把持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擁有很大權力,負責指導國家經濟政策和法令的製訂工作。至此,他的機構已形成為一個自中央到地方的龐大體系,按軍事化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乾預和調節。

1832年秋,「四年計劃全權督辦」戈林又設立了一個調節機構「四年計劃全權機關」,引起了兩大機關職能的重複。有計劃的經濟使德國的工業發展速度超過了英、法、美。1832-1836年,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德國軍火生產增長115倍。

四全面把控資本

理查德時期,德國國家所掌握的股份資本絕對和相對額都增長。1「國有的」股份資本額,由29億馬克提高到36億馬克,它在全國股份資本總額中的比重,由132上升到17。1834年,德國國家壟斷資本共計248億馬克,佔全國總資本的五分之一。在擴大國有化的同時,把財產重新私有化的政策。當時的德國政府為挽救一系列壟斷資本集團,以優惠價格收購了柏林各大銀行的大部分股票和一系列大工業公司的部分股票。隨著這些企業的扭虧為盈,他把大額股票廉價賣給有關的私人壟斷資本集團。在德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壟斷企業同政府的結合也加強了。企業主職能與國家官僚職能達到了高度的融合。

五擴大對外貿易

1832-1836年,德意士在歐洲等國的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分別提高了三分之一至三倍不等。德國對外投資急劇上升,由12億美元增加到40億美元。1833年5月,德、法、比、盧等國鋼鐵壟斷組織又聯合成立國際粗鋼輸出協會,從而恢復了國際鋼鐵卡特爾。在國際鋼鐵卡特爾和國際鋁卡特爾中,德國壟斷組織也分別擁有近五分之一的出口份額或股份額。

六興辦公共工程

理查德政府頭兩年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共約5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是建築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161億馬克,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與住宅(後來不少成為兵營)約7億馬克,開墾荒地與改良土壤等約7億馬克,整治河道、開鑿運河和架設橋樑等35億馬克,修復和更新鐵路設備約5億馬克;對參加公共工程的私人發放補助金和減免稅金約6-7億馬克。

以上措施對於起動處於危機最低點的德意士經濟,減少龐大的失業人數,起了很大作用。德意士當時的經濟體量排查世界前三,僅次於東方的亞洲聯邦帝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