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尚君文錄》追書簡憶
一般不會寫什麼題目,都是閑來筆鋒轉之類的,今天這樣寫,是因為最近在追一本書,與其說是最近倒不如說是昨天下午,追的書是《雪中悍刀行》,很久之前就火的一本書,之前也在起點上看了那麼一點,但沒有深入地看,就擱置了。最近好像改編成電視劇了,然後刷快手時刷到了幾個關於《雪中悍刀行》電視劇的片段還有聽書,覺得不錯。又恰巧昨天下午打疫苗排隊等待無聊,便打開起點看了起來,不覺入迷,甚是歡喜。

記得印象中癡迷追書的沒有多少,最深的是天蠶土豆的《鬥破蒼穹》和霍達的《***的葬禮》,對了還有七堇年,這幾本書都是沒日沒夜地看的。鬥破是當時很火,其精彩不用過多敘述;《***的葬禮》是我覺得寫作手法十分獨特,採用兩條時間線的寫作手法。這種方法我用在了《彼岸君墨梨》上,結果寫的一塌糊塗,大家果然是大家,不是我這種謬材可以模仿的來的,所以也準備寒假回家後把《彼岸君墨梨》重新梳理一下然後按正敘插敘結合的手法大刀闊斧的修改一番。

第一次知道是七堇年,是家裏面我姐的一本書《塵曲》,她上高中還是大學時同學送給她的,那時我還很小,看不懂也不想看,只是注意到了「七堇年」這個名字,當時就覺得很好聽,很獨特。沒想到當我上高中時又遇到了她,七堇年。說來也巧,那時是高一分科後,學校還沒改革,中午還有時間去書店轉轉,那時候兜裡只有十五塊錢,想著買本意林之類的雜誌,結果那天書店沒有進新的雜誌,我就想著遇到哪本書便宜,便買了吧,然後就遇到了七堇年,那本《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就那樣孤零零的躺在那裏,就彷彿是在等著我,售價正好是十五。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你也一定覺得是一本勸人努力奮鬥之類的心靈雞湯吧,我的第一感覺也是如此,但後來讀了之後才發覺不是。更像是一本青春回憶錄,夾雜著自己對於青春的一些感慨和回憶,大概是兩個午休的時間便讀完了這本書,午休鈴響,我一個人拿著打掃工具去·位於操場邊的勉強有些「樓台亭榭」的衛生區轉悠一圈,太陽很炙熱,我不知道該怎麼來形容那種感覺,有一絲欣喜,一絲興奮,沒有人可以說,也不想和任何人說,但就是那種心情,讓我始終記著,這件事情好像也記在了我的那本褐色的《記高中三年》上,只不過那個褐色的筆記本已經贈人,裏面內容,大多也已不記得。後來每次到書店,無論想買什麼書,只要看到七堇年,都得棄而購之。她的一本書的扉頁裡有一句話,好像就是說:如果你能從這本書裡獲得共鳴,那就說明我們從未真正的孤獨過。當時看到那句話,心頭一震,彷彿遇到了一個多年的好朋友,情深意切,迫切的想要擁抱對方。

之後,很少再追什麼書,也彷彿是有了手機,時間有了更多打發的方式,也就沒有那份耐心去捧起一本書靜靜地閱讀了,有些時候,真的不得不承認,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可能模模糊糊之間你並不覺得,但當你去做一件事情,並且這件事情你曾經多次做過,當現在再次去做的時候,你會感到一股陌生感,你做的事情還是那件事情,只是做事情的那個人變了而已,你當然可以狡辯、可以否認,沒有關係,因為沒有人在意你的事情,最多不過一句客套、充滿人情世故的噓寒問暖而已。有些東西不想懂,但這些,由不得你。

《雪中悍刀行》看了七八章,電視劇也看了五六集,自覺還是很不錯的,作者烽火戲諸侯文筆值得學習,不覺自比當下,都不敢妄稱自己是什麼寫小說,很是丟人。且行努力吧。學習學習一下別人的長處。

以後決定每日更新,僅限於《尚君文錄》,內容嘛,可長可短,隨心境而行。哪怕每天隻更個三四百字,也好過每日閑散。至於《彼岸君墨梨》,也快期末考試了,並且已經寫的時間線徹底混亂,也只能回爐重造了,《忽如遠行人》三篇早已完結,但覺後兩篇不是很妥,也只能寒假時間好好修改一番了。《前古胡事隨編》目前還沒有下一位要寫的人或事,還有《枯榮詩詞錄》,這兩部作品幾乎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更新。至於《子白集》,非我作品,只是好友之作,我代呈而已。以她的性子,不知道多久才會更新一篇出來。所以目前只有《尚君文錄》可得日更,載事、陳情,偶爾也有可能會有一篇莫名其妙的「武俠小說」出來,當然只是一個片段而已。

一下子寫了一千六百多字,倒是難得,也算是情思湧動了。不求未來能夠大富大貴,當然自己也沒有那個本事,只求在未來裡,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能夠平平安安、開開心心便足夠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