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獨治大明》第六章 太子入宮
次日天剛蒙蒙亮,乾清宮再度熱鬧起來。

以內閣首輔萬安為首的重要朝臣被傳召,隔著那一道厚厚的珠簾,他們對龍床上的朱見深行君臣之禮。

不論是真心還是假意,而今皇上駕崩在即,很多官員亦是流下了眼淚,甚至還有捏著大腿不斷抽泣。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面對這幫傷心欲絕般的大臣,便是輕聲地傳達聖意道:「陛下說了,以防天下動蕩、京城突生變故,請各位大臣移步東暖閣跟太后相商防務之事!」

帝國權力的交接無疑是重中之重,而今最重要的無疑是京師的佈防了,朱見深確實是一個十分清明的君主。

「臣等領命!」萬安希望朱見深康愈的幻想破滅,顯得十分悲切地叩首道。

此次被召進宮裏的重臣是首輔萬安、次輔劉吉、禮部尚書周洪謨、兵部尚書尹直、禮部左侍郎李孜省和翰林學士徐溥等,已經代表著文官集團的中堅力量。

萬安正要帶著在場的官員前往東暖閣,卻是突然想到什麼一般地道:「太子?對,太子!即刻傳召太子入宮伴駕!」

「剛剛太后已經派人前去太子府了!萬閣老,請吧!」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廠督陳準戲謔地望了一眼萬安,卻是抬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劉吉看到這個後知後覺的上司,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這位首輔還當真是已經老糊塗了。

年過七旬的萬安意識到自己確實冷落了太子,不由得懊惱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顯得垂頭喪氣地前往東暖閣。

此事一旦被有心人利用,那麼必定會惹惱新君,屆時自己的位置恐怕是真的不保了。

聖意來到太子府,這座平靜的太子府亦是泛起了小小的波濤。

雖然都知道當今聖上正值壯年,但除明太祖和明成宗外,明仁宗朱高熾的壽命是38歲,明宣宗朱瞻基的壽命是37歲,明宣宗朱祁鎮是37歲,明代宗朱祁鈺是29歲,而當今聖上今年已經是40歲。

若按這個規律,那麼當今聖上已經算得上是「高齡」了。

這裏的太監和宮女都算得上是從龍之人,在意識到太子爺很可能繼承大統後,終於明白誰才該是這個宅子的主人。

覃從貴是太子府主事太監覃吉的乾兒子,得知宮裏來人來,卻是第一時間跑到內宅向朱祐樘通稟這則消息。

朱祐樘的臉上顯得無憂無喜,便停下手中的毛筆,眼睛頓時變得堅定起來:終於來了!

自己的出現終究沒有產生蝴蝶效應,屬於自己的時代已然是如期而至。

卻不知是張玉嬌還在睡夢中,還是府裡的太監和宮女已經醒悟誰才該是這個宅子的主人,看待朱祐樘的眼神毅然變得不同了。

朱祐樘在接到聖意後,便乘轎前往紫禁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刻的京城瀰漫著一種悲傷的氛圍。

雖然成化帝在文官集團的眼裏已經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對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而言,成化帝給他們帶來了安定和人身保障。

除了邊關的穩定外,由於成化帝重用宦官打擊地方的貪官汙吏和惡紳,從而讓他們百姓有冤可伸。

若不是劉大夏一把火燒了鄭和下西洋的材料和文檔,致使成化帝修建寶船下西洋的計劃破產,不然而今大明都可以跟西洋進行貿易了。

正是如此,得知成化帝即將駕崩,京城的百姓都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朱祐樘跟隨傳旨太監來到午門前,從午門的左腋門進入紫禁城。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廣場和中央五座漢白玉製作的金水橋,還有前方那座沐浴在朝陽中的奉天殿,頓時感受到了屬於這時代皇家莊嚴的肅殺之氣。

儘管前世參觀過故宮,但此刻站在這裏卻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受,特別這裏顯得更加嶄新和時代氣息。

朱祐樘跟著小黃人沿著宮道一路前行,很快穿過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而後來到了乾清門前。

「太子爺,請跟隨奴婢進去吧!」梁芳親自來乾清門前迎接,對等候在這裏的朱祐樘恭敬地說道。

朱祐樘知道眼前這位便是掌管宮廷財權的禦馬監掌印太監,輕輕地點了點頭,便跟隨對方走進乾清門。

乾清門跟乾清宮有著一條筆直的甬道相連,甬道兩側設有漢白玉石雕欄桿,兩邊的露台陳放銅龜、銅鶴各二,日晷、嘉量各一,寶鼎四個,東西兩側文石台上置社稷江山金殿。

這裏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四合院,左邊是東暖閣等值房,右邊是西暖閣等值房,而甬道的那一頭正是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的乾清宮殿。

由於乾清宮建在漢白玉石台基之上,走到甬道盡頭的中央是一面丹陛,左右兩側是漢白玉台階。

朱祐樘穿過長長的甬道,在踏上台階後,便進入乾清宮的正門。前廳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是皇帝接見大臣的場所之一。

乾清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自枱面至正脊高二十餘米,建築佔地面積約一千四百平方米。乾清宮作為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其規模遠超常人的想像。

朱祐樘跟著梁芳繞過前廳,不久便來到後面一間寢室中,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只是此時珠簾直垂,壓根看不清龍床中人的容貌。

「兒臣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祐樘和張玉嬌面對著這位至高無上的皇帝,亦是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朱見深此時已經變得十分虛弱,卻是由梁芳傳話道:「太子,皇上讓你進來答話!」

朱祐樘走進裏間,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成化帝。只是明明不到四十歲的年紀,但頭上已經染了許多的白髮,五官已經顯得無比枯瘦。

朱見深已經多日沒有進食,此刻嘴唇龜裂,只是在看到自己的兒子出現,臉上勉強露出了一絲微笑。

儘管眼前的兒子不是自己理想的接班人,但終究是自己的兒子,以這種寬仁的性格想必能讓文官集團安心幫著共治朱家的江山。

朱見深握著朱祐樘的手,顯得言真意切地道:「朕疾不可為矣,今後諸事可跟皇太后相商,咱們朱家的江山便能交給你了!」

東暖閣,此時空氣瀰漫著一股火藥味。

「太后,今勒令十二侯加強督軍即可,臨陣調將乃兵事大忌!」

「非也!今京城人心浮沉,十二團營軍心動蕩,京城不安則天下亂!今更要調任可信之人,可保京師安穩!」

「元輔大人,原十二團營提督汪直在軍中威望甚高,傳言他最近已潛回京師,謀逆之心不可不防也!」

……

由於周太后打算重新任命十二團營都指揮使,此舉當即遭到以內閣首輔萬安為首的官員反對,但這項決定卻得到次輔劉吉為首官員的鼎力支持。

雖然萬安和劉吉是正統十三年的同年好友,在內閣更是共事多年。只是兩位權臣如今是漸行漸遠,特別萬安投靠萬貴妃成為媚黨,而愛惜羽毛的劉吉已經慢慢成為清流的領袖。

現在眼看著成化帝就要崩天,雙方的矛盾自然而然地激化。

周太后藉著汪直潛回京城的傳聞,當即一錘定音地道:「今皇上病重,防有奸人作妖,十二團營理當重新調配都指揮使!錢公公剛剛提交一份調遣名單,哀家認為沒有問題,若諸位臣工沒有異議,便由兵部提交皇上定奪吧!」

兵部尚書尹直聽到周太后提及到自己,終究明白自己為何被叫進皇宮,敢情這朝堂步步都是棋啊!

在十二團營的具體操練中,毅然是由各營的都指揮使完成。現在十二團營提督錢義聽從周太后,若是周太后再掌控十二名都指揮使,那麼便徹底操控這支京軍了。

只是如此任命,歷來精明的皇上會同意這項調令嗎?

「臣謹遵大後懿旨!」劉吉扭頭望了一眼萬安,當即便帶領自己的人表示支持地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