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草根情懷》第47章 黃河岸邊美麗家園
我的老家在平陰縣東阿鎮,東部多丘陵山地,西臨黃河,是著名的「中國阿膠之鄉」,是古東阿縣城所在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一個令人朝思暮想的美麗家園。由濟南四大名泉彙集而成的狼溪河穿古城而過,狼溪河水質清澈純凈,是製作聖葯阿膠的絕佳水源。國家級重點文物永濟橋橫跨在狼溪河之上,是這座古城悠久歷史的見證。西南的獅耳山,環境優美,山上長著許多中草藥,這裏放養的小黑驢驢皮優質,是製作阿膠的名貴原料。三代帝王師於慎行故居就位於古城內,晚年,他回到古城著書立說、關心桑梓事業,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崇敬。一般的古城通常只有四個城門,而古東阿城在城牆的西南方向又專門為於閣老修建了一個東南門,便於他出行,可見自古以來縣令和當地群眾對於閣老的敬重。

黃河是母親河,母親是仁慈善良的化身,她養育了華夏兒女,但歷史上母親河也曾經多次發怒決口甚至改道,就像是要懲罰破壞環境,不注重生態保護的兒女。我記憶猶新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也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那時每逢夏季雨季來臨的時候,防洪就是必須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每逢緊急的日子裏,村裏的大喇叭時常響起,動員村裏的青壯年帶著鐵鍬、尼龍袋等工具去黃河岸邊危險河段值守防洪。聽爺爺時常講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次黃河決口,雖然我家距離黃河直線距離還有三四公裡,黃河水還是倒灌到我家屋後的水溝裡,在屋後就可以打魚了。那次,黃河決口淹沒了低矮的村莊,造成當年的許多窪地絕產,給當地群眾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過去,住在河邊的村民每年夏季都提心弔膽,生怕黃河決口。我二姑奶奶家在玫瑰鎮的丁口村,這是一個典型的黃河岸邊原始村落。小時候,我時常跟隨爺爺去走親戚,這個村子蓋房子為了防洪都要各自墊很高很高的地基,街道低窪,形成了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獨特景象。表哥經常帶我一起去黃河岸邊沙灘上玩,我望著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思緒萬千,也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對於黃河的童年記憶,印象更深的一次是坐船去河對岸走親戚。爺爺的仁兄弟劉爺爺住在黃河以西的一個小村子,那好像是在夏天,劉爺爺、劉大爺一起來我家看爺爺,父親是木工,劉爺爺家要蓋新房,爺爺便讓我爸爸去幫助做門窗。我很淘氣,非要跟爸爸一起去。那時,劉大爺用自行車馱著劉爺爺,爸爸騎著自行車馱著一些木工工具和我。首先要騎行十多裡來到河東的一個小村莊,在河邊乘坐一艘大鐵船,鐵船是用一個大柴油機作動力,我第一次坐船過黃河,有點暈船,還是好奇地趴在船頭看波濤洶湧的河水。經過大約半個多小時,鐵船在黃河對岸停了下來,由於黃河水退潮,我們下船後需要走很長的一段泥濘的河灘才能走到對岸河堤上的大道。我和劉爺爺相互攙扶著,劉大爺和爸爸扛著他們的自行車和工具,回憶起來,那感覺簡直就像是紅軍過草地走沼澤地的感覺,一步一泥濘,終生難忘。再後來,東阿鎮也建起來浮橋,擺渡的鐵船就從此退出了江湖,兩岸群眾的來往就更加便捷了。

進入新時代,國家大力保護和治理黃河,從源頭上加大黃河流域環境保護,通過調水調沙工程疏通河道,加大灘區建設,搬遷建設新社區,黃河發生決口的風險大大降低,黃河岸邊的群眾過上幸福安康的新生活。我嶽父家原來居住在東阿鎮的小河口村,這也是一個距離黃河很近的小村莊,如今國家已在原村莊的北邊用黃河水新淤高台,把周邊幾個村子統一搬遷在高台上建設新社區,告別了髒亂差的舊村落,從此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獨院別墅。隨著土地流轉步伐的加快,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逐漸告別了過去靠人力、畜力生產的年代,農村廣闊的舞台就變成了實現新夢想的搖籃,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紛紛迴流家鄉發展大棚蔬菜、新興種養殖業實現創業就業,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青春和熱血。

如今,平陰玫瑰成為濟南第二市花,每年五月份,旅遊旺季,黃河東岸用黃河水澆灌的六萬畝紅玫瑰爭先競放,這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吸引五湖四海的遊客來平陰旅遊觀光。當您住在翠屏山腳下、玉帶河旁、齊魯樣板村裏的鄉間民宿,吃玫瑰宴,喝玫瑰酒,賞千年玫瑰的芬芳,尋覓愛情的真諦,這是無比幸福的事情。近年來,平陰玫瑰產業發展迅速,加工企業達到數十家,已開發出數百種玫瑰產品。平陰玫瑰甲天下,平陰玫瑰品牌價值不斷實現新提升。目前,平陰玫瑰系列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平陰玫瑰已經成為平陰人民名副其實的致富花、幸福花。中國玫瑰之都平陰在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東流之歌中敞開胸懷笑迎八方客,團結平陰人民,勤奮耕耘,在實現「六個」跨越、建設現代平陰的新征程上再創新輝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