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217章海疆
金子真不真,只有火知道。

但是,沒經過真火的冶鍊之前,真金未必發光,假金卻格外亮。

這種表象的事,眾生世人眼,誰也看不穿。

若是朱允熥知道李景隆三言兩語,就讓傅友德對他刮目相看,肯定大跌眼鏡。

一直以來,朱允熥心也不是看不起曹國公,相反某些方面還比較欣賞。可是由於歷史上李景隆的功績太突出了,所以不得不防著。

但是沒想到,千算萬算,沒算到李景隆的內心,也有著當仁不讓,建功立業的心思。

也不怪李景隆,生於這個時代,長於大明百戰百勝的神話之,武人的子弟總是會驕傲一些。

北方的戰事,由傅友德統領,不必上奏。儘管老爺子私底下對這些老兄弟一萬個防備,但是關鍵時刻,依然選擇放手,讓老兄弟自己去打。

就在北地戰火即將在草原上燃起的時候,皇太孫朱允熥的船隊已經出河入海,走海路進入閩地,直本靖海軍的駐地,霞浦。

此時的大明沿海之地,大多一片荒蕪,遠沒有後世的繁華景象。霞浦靠海,周圍大小島嶼無數,周圍人煙稀少,但卻是閩浙要衝之地,海港面積更是閩地最大,歷來為倭寇入侵的前沿,所以選為靖海軍駐地。

皇太孫船隊駛入霞浦,碼頭上福建行省布政司使張機和信國公湯和,攜數十閩地官員,跪地恭迎。

一秒記住https://m.

「臣等參見皇太孫,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允熥一身龍袍,在侍衛的簇擁下從船上下來,直接走到湯和面前,親手扶起。

「老國公別來無恙,身子還好?」說著,朱允熥眼神有些愧疚。

湯和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雖然精神看著還好,可是已經拄了拐杖。如此老人本該在家養老,去被自己選到了海疆之上。

「謝殿下惦記,臣酒也喝得,肉也吃得,一切都好!」湯和朗聲笑道。

「上次見你,還還健步如飛,現在卻拄拐了!」朱允熥歉意的說道。

湯和不在乎的大笑,「海邊潮濕,臣這把老骨頭帶著老傷,見風就疼。不過殿下不必掛懷,就算老臣一條腿,也能操刀子砍人,尋常後生三五個不是咱的對手。」說著,笑容去了,變成鄭重,「再說,臣為大明武臣,死於戰陣好過死於家。殿下簡拔之恩,臣感激五內。」

朱允熥拉著他的手,用力拍拍,「海疆事,有賴老國公,待掃平倭寇,孤在京給老國公親手把酒。」

「往年這時候,倭寇正鬧的邪乎,去年開始殿下籌建靖海軍,專門剿滅海盜倭寇。那些賊廝鳥,來了一次之後,被閩地的兒郎們一頓砍,嚇怕了,再也不敢來!」湯和咧嘴大笑。

他身後,那些面目黢黑,身材幹瘦卻滿是精肉的閩地漢子們,也都跟著笑了起來。

朱允熥放眼望去,這些人每人的身上都帶著烈日灼傷的痕跡,相比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海上遊盪衝殺。

「你們的功勞,孤記在心裏。前些日子聽說你們打了勝仗,孤是甚為歡喜。」朱允熥開口勉勵道,「不過,海防一日未平,就不是論功行賞的時候。」說著,頓了頓,「今日,孤先見見地方官員,明日登船,檢閱你們靖海軍!」

聞聽此言,這些淳樸木訥的海邊漢子們神情振奮。皇太孫親自簡約,這可是天大的恩德。

與湯和說完話,朱允熥轉頭看向福建行省的官們。

布政司張機俯首道,「臣,見過太孫殿下!」

「有勞你們來接孤,大熱天的!」朱允熥笑道,「都別在太陽底下站著了,咱們進城!」說著,看看張機身後一官員,開口道,「你是閩地按察使,魯聞吧?」

官員都是按照品級大小站立的,布政司的身後就是按察使。

魯聞見朱允熥認出他,動容的說道,「不想,殿下居然知道臣的薄名,臣惶恐!」

「有什麼惶恐的,你這樣能幹的官員,孤當然要格外留心!」朱允熥笑道,「這幾日現在霞浦停留,過幾日孤路過龍溪等地,還要去祭奠三忠祠,給你祖父,上一柱香火!」

頓時,魯聞更咽,跪地道,「臣,叩謝殿下天恩。」

朱允熥之所以格外留心此人,因為此人不單出身書香門第,而且極有清名,官聲極佳,乃是最為傳統的儒家子弟。朝廷剛剛頒佈的限制僧人廟產的政策,這人在地方上實行的最為徹底,比杭州的張善還有過之,閩地的大小寺廟一律重入官產,上交戶部的田地帳目最為清楚。

另外,朱允熥留心此人的另一個原因,也和他的出身有關,魯聞不是漢人。

他是個回回,祖上乃是蒙元的貴胄,官居大都路治。他的祖父,在蒙元末年,任職漳州路達魯花赤。

但是和其他蒙元貴胄不同,他家世代以讀書為榮,為官清廉愛民,為鄉民敬愛。蒙元末年天下大亂,福建也不能倖免。魯聞的祖父迭裡彌實組織鄉勇民軍,平定作亂的色目軍隊。輕徭薄役,組織農耕,保證地方安穩。

(元朝末年,在泉州居住幾百年的色目人蒲家私兵作亂,禍及整個福建。後在福建平章燕隻不花,陳友定,迭裡彌實等人的打擊下,平定了福建。作亂的色目兵號稱胡兵,和傳統的反抗暴政,截然不同。迭裡彌實此人,極為忠義,侍母至孝,堪稱讀書人的楷模。)

後洪武帝派兵橫掃福建,迭裡彌實雖拒不做官,但亦不願生靈塗炭,開城投降之後,自盡而死。後鄉民念其忠義,建忠祠,與陳友定,柏帖木兒並稱為閩三忠。

老爺子感念其忠烈,召其後人入朝為官。等到大明建立,胡人不得用胡姓穿胡服,剃髮易服之後,迭裡彌實子孫因祖上乃是蒙古合魯溫氏,改姓魯。

「你是讀書人,別動動不動就跪!」朱允熥虛扶一把,笑道,「祭奠你祖父,是應有之義。雖不同屬,但亦是忠臣孝子,當史書銘記!」

板蕩識忠臣,蒙元失德天下大亂之際,湧現出無數的英雄豪傑。但更有許多人,恪守著心保境安民的本份。

迭裡彌實雖然祖上是胡人,但以漢家儒生自居,顧全大局愛惜百姓,又不負自己的臣子之道,稱之為忠烈,絲毫不為過。

華化最為包容,海納百川。

而華化最為特殊之處,之所以能傳承千年的原因。乃是因為這種化,是集天下所有種族,最高道德標準之大成。

隨後,朱允熥進駐霞浦。

霞浦城小,但卻是按照軍鎮的標準築造,完全能容納上萬軍隊。等朱允熥安頓好,已經是傍晚時分。

夕陽西下,海面上半邊紅日格外漂亮。

駐地之,朱允熥下令設宴,與閩地的武官員,一同用飯。

朱允熥坐在上首,湯和在右,張機在左。正準備上酒的時候,一員參將快步走入,貼在湯和的耳邊輕語。

「怎麼了?」朱允熥見湯和臉色不對,開口問道,「有事?」

君主與臣子宴席,乃是分桌製。湯和在左手邊站起,臉上有些愧色,「殿下,海上急報,有倭寇!」

其實此刻湯和心已經滿是懊惱,若不是朱允熥在此,怕是當場就要破口大罵。倭寇早不來晚不來,偏這個時候來,不是給自己上眼藥嗎?

「在哪?多少?」朱允熥收斂笑容,正色問道,「可曾登陸?」

「若是讓倭寇登陸,臣乾脆撒潑尿沁死算球!」湯和情急之下,髒話脫口而出,「是海上的兒郎偵得的,倭寇大小戰船四十餘艘,怕是有兩三千人,看樣子是要直接進犯霞關鎮!」

說著,趕緊繼續道,「殿下無需擔心,臣這就讓兒郎們迎戰,把那些倭寇宰了餵魚!」

靖海軍還是規模太小,不足以保衛整個大明海疆。

朱允熥沉思片刻,開口說道,「海裡殺沒什麼意思,不能全殲來犯之敵,他們不是想上岸嗎?讓他們上,用他們的頭顱築成京觀,看以後誰還敢來?」

說著,凌然起身,「老國公,孤和你一道去霞關,殺倭寇!」

「不可!」

湯和大驚失色,並閩地武跪在地上,急道,「殿下萬金之軀,何必冒險。不過是些許小賊,坐鎮此地看臣等殺賊就是.........」

「老國公!」朱允熥開口打斷,正色道,「孤雖未皇儲,但也是大明兒郎,為國殺賊,責無旁貸!」

說著,昂然大步朝外走,對身後一眾宿衛道,「跟孤去霞關,殺倭寇!」

「喏!」眾人轟然答應。

眼看朱允熥攔不住,已經出去,湯和大急,對後面的開國公常升說道,「你不趕緊勸勸!」

常升咧嘴一笑,「殿下骨子裏,流的是咱們武人的血,這事攔不住!」說著,搖頭晃腦的跟上,笑道,「娘的,在京裡閑得蛋都疼了,終於能活動活動。聽說,那些鳥倭寇還沒武大郎高,也不知真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