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83章葬禮
朱允熥儀仗最前,五十餘名鐵甲武士,腳步轟然。

隨後,又是數十名身材高大,身穿刺繡飛魚服,頭戴襆頭的錦衣校尉。

身為天子親軍,他們身上的飛魚服華麗異常,飛魚不是魚,而是線刺繡成的蟒。

軍然鏗鏘的腳步踩在地上,打破了清早深宮之的寧靜,也引來了陣陣詫異。

宮的侍衛們看著那些跟隨朱允熥出宮的甲士,眼有羨慕。那些宮人,則是更謙卑的俯下身子。

大明宮,除了皇帝出行,誰敢弄出這麼大的陣仗。即便是當年的太子,也不曾如此。

坐在軟轎上的朱允熥,身體端正。身著淺紅色蜀錦織成,金絲線刺繡而成的五爪金龍。頭戴鑲滿寶石的九縫皮弁(bian),腰間白玉帶,左邊是荷花香包,右邊是龍紋玉佩。

腳下厚底的刺繡朝靴,腰間配有細長的儀刀,右手大拇指上,帶著一枚通體晶瑩的扳指。

(明初親王可以五爪龍袍。)

遠遠望去,滿是威儀,讓人不敢直視。

親王儀仗走出奉天殿,走過東宮,走過了大學堂。

記住網址m.wxsy.

學堂裡,沈王朱模等一眾小屁孩王爺們,眼神熱烈的看著朱允熥的儀仗走過,滿眼都是羨慕。

「熥哥兒好威風!」唐王朱棟忽然大喊。

軟轎上,朱允熥聽到呼喚的聲音,笑著擺手。

「熥哥兒!」他這一擺手,大學堂裡那些小王爺們爭先恐後的對他大喊。

學堂之,那些古板的先生們也沒有製止。方孝孺,劉三吾等人看著朱允熥遠去的方向,也都露出了笑意。

只有朱允炆,他只是看了一眼,就輕輕的低下頭。

窗外,朱允熥身上是金絲線的五爪金龍服。而他的身上,還穿著孝衣。

呂氏的葬禮極其快速,極其寒酸,寒酸到連禮堂都沒有,更沒有任何人前來弔唁。

只是簡單的裝在棺槨之下葬,隨葬品都少得可憐。而且由於已故的太子是和朱允熥的母親常氏合葬,地宮已經被封死了,不能在打開。

呂氏有著太子妃的名分,卻只能作為側室,葬在了墓園的側面。而他這個原本頗受寵愛的皇孫,現在成了邊緣人。

他能清晰的感覺到,他在宮成了可有可無的人。奴婢們不再尊敬,老師們不再喜愛,學堂裡那些叔王們,更是眼皮都不夾他一下。

窗外一隻鳥兒展翅高飛,朱允炆的心也跟著飛遠。

「皇祖父,你說讓孫兒去就藩,可是還說封地!」

性格帶著懦弱的人就是如此,在面臨困境的時候,不會想著如何擺脫,如何進取。而是想和如何逃避,

碩大的宮門,在朱允熥面前緩緩打開。

在錦衣衛的簇擁下,他下了軟轎換成馬車,朝著城外遠去。

應天城外三十裡,風景秀麗的將軍山。

此刻山路上長長的送葬隊伍,正在蜿蜒前行。

因為沐英被追封為黔寧王,所以送葬的隊伍是按照藩王的規製。隊伍的前方是禮部的樂手,和儀仗。

身後是隨行的禮部官員,棺槨旁是沐家的子弟。隊伍的後側,還有數十騎面容悲傷的騎士默默跟隨。

朱允熥比他們先到,他已經在馬車出來,站在路邊等候。他身後將軍山上,工部已經為沐英修好了地宮,其他的配殿等正在逐步建造。

陵墓也是一種禮儀,不但有周圍分給守陵人的田地,還有供家人祭拜住宿的房屋,還有封王之後的配殿。

見朱允熥站在路邊,沐英之子沐春,禮部尚書李原等其他官員,還有靈柩之後跟著的那些軍人,紛紛上前見禮。

「臣等參見吳王殿下!」

「眾位請起!」朱允熥親自走到沐春面前,親手扶起了他,「節哀順變!」

「臣!」沐春更咽道,「臣代家父,謝過吳王殿下!」

「千萬別這麼說,說起來我也是黔寧王的晚輩!」朱允熥看著長長的送葬隊伍,嘆息一聲,「前幾年父親還帶我見過黔寧王,沒想到現在,他們和咱們,都陰陽永隔了!」

「殿下!」此言一出,沐春已是泣不成聲。

沐英生前,於眾皇子之和太子朱標最為交好。這次急病而死,也是聽說太子病故,導致舊病複發。

好男兒行走人世間,不可不知感恩。沐英一生,對義父義母至孝,對異姓兄弟關愛有加,人死之後,也要讓子孫千裡迢迢把靈柩送回京城,安葬在朱家身邊。

這種情意,讓人動容。朱允熥順手從沐家人身上解下一條白綢,系在自己的腰間。

「殿下!」周圍人大驚失色。

吳王身份貴重,沐英雖然追封為黔寧王但他畢竟是朱家之臣。

沐春更是慌的不行,伸手去拉朱允熥腰間的白綢,卻被對方擋住。

「父親在世時候和我說過,雖非血親,勝過血親,皇爺爺也從沒拿黔寧王當作外人。身為晚輩,我聊表心意,送黔寧王最後一程。」朱允熥正色說道,「走吧,我和你們一起,送送他!」

「殿下!」沐春和沐家人已是哭出聲。

禮部的官員們還要再勸,見那些給跟著沐英靈柩送行的軍人們上前,對朱允熥俯身拜謝,便也都默不作聲。

從馬上下來這些將領,大多四十多歲,正是壯年。個個虎背熊腰,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猛將。而且他們所騎的戰馬,還有身上的甲胄,都表明了他們在大明五官之,品級不低。

這些人之,朱允熥認識兩人,而且在他的記憶,這兩人和他父親朱標的關係十分親厚。

兩人都是老爺子的義子,一是平安,二是徐司馬,都在五軍都督府任要職。

這兩人,朱允熥只知道平安的歷史軌跡。作為老爺子的養子,他也是一員虎將。

靖難之役時,朱棣為數不多的敗仗就吃在他的手裏。而且,平安還親手斬殺,朱棣手下數員大將。

其實他們是少年時的夥伴,一起出征過塞外。後朱棣沒有殺他,反而把他送去北平,讓太子善待他。

見朱允熥看著自己,平安快步上前,小聲說道,「沐大哥泉下有知,定會感念吳王的仁德。」說著,站起身,慈愛的看著朱允熥,「若是太子泉下有知,也定會感嘆吳王之賢!」

朱允熥微微點頭算是回應,跟上送葬的隊伍。

看著朱允熥的身影,解縉低聲道,「雖不復禮法,但吳王也是性情人。」

說著,看看鐵鉉,有些驚異,「你怎麼也帶了白綢!」

鐵鉉腰間也帶上白綢,開口道,「在下敬重黔寧王的忠義,以晚輩之禮相待。」說著,頓了頓,「再說吳王都帶了,你我乃吳王私臣,如何不帶?」

解縉看看左右,小聲說道,「老鐵,給在下一條!」

鐵鉉麵皮抽搐兩下,「解大人,是看不起在下嗎?隨意給在下起綽號?」

解縉不以為意,「你比我大,叫你生老鐵不為過!」

「好!」鐵鉉忽然冷笑,「那以後在下叫你小解!」

陵墓的地宮打開,朱允熥站在外面看著送葬的人,捧著隨葬品,沿著墓道而入。沐英的隨葬品,多是生前用的盔甲兵器等,很少金銀珠玉。

等地宮的門關上,沐家人以沐春為首,在石供之前焚香叩拜。

「聖上有旨!」

沐家人叩拜完之後,朱允熥開口,朗聲說道。

「臣等聽旨!」沐家人對著朱允熥跪下。

朱允熥背著手,昂首挺胸的傳達朱元璋的聖旨,「朕之養子數十人,沐英最長。總角之年就跟隨朕提刀上陣,征戰二十餘年,身收創傷不知凡幾。」

「而大明一統,沐英以朕之養子之身,不願在樞享樂,遠赴邊關,為大明開疆拓土,鎮守一方。牧民教化,恩德甚廣。」

「沐英視朕如父,朕亦待其如子。英年早逝,朕不勝悲也。」

「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賜謚「昭靖」,侑享太廟。」

「而後,沐家子孫世鎮雲南,與國同休!」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沐家人三呼萬歲之後,再次泣不成聲。

葬禮總是沉重難過的,沐英下葬之後,沐家人還要在陵墓之邊守陵,朱允熥便先行回宮。

日落之時,朱允熥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紫禁城。

但是奉天殿裏的氣氛有些不對,宮人們膽戰心驚,空無一人的禦案上,奏摺散亂一地。

「殿下,皇爺被氣著了,後院生悶氣呢!」樸不成在朱允熥耳邊說道。

朱允熥低頭撿起一份奏摺,心裏頓時冒出兩個字,壞了。

~~~~

今天暫時只有兩章,剛才讓一個小妹妹拉著我喝了兩瓶1664,弄暈了。

我睡一會,如果晚上狀態好,再補給大家。

請諸位老爺憐惜奴家則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