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1章請陛下立皇孫
「陛下,何事?」

朱元璋再次揮手,花園的宮人全部退下,侍衛於二十步之外,按住刀柄,虎視眈周圍。

看著眼前的劉三吾,朱元璋沉聲道,「皇儲之位!」

劉三吾心裏咯噔一下,廢除丞相之後,他這個書舍人就是大明官之首。皇帝以皇儲之事相問,不算意外,但心難免有些忐忑。

皇儲就是未來的皇帝,如今皇帝老邁,太子新去,大明暗潮湧動。

心有忐忑,也有畏懼,更有莫名的擔憂。

皇帝有很多兒子,個個都是英武不凡,手握重兵。

但是心讀書人的正氣,身為首輔大臣的責任,漸漸把這些情緒壓製下去。

劉三吾起身,躬身道,「陛下可是問臣,立儲君一事!」

「正是!」朱元璋繼續沉聲道,「太子突然走了,咱這心裏空落落地。儲君一位,關乎大明江山社稷。你是有學問地人,咱先跟你嘮嘮!」

朱元璋話音落下,只見劉三吾整理衣冠袍服,肅容跪倒。

記住網址m.wxsy.

「陛下,請恕臣直言!」

「你這是幹啥,咱叫你來就是讓你說話地,你看你跪啥?」

劉三吾依舊跪著,抬頭看著朱元璋正色說道,「臣,請立皇孫為皇太孫!」

皇太孫?

朱元璋想去攙扶劉三吾的手臂頓住了。

沉著臉問道,「為何?」

「父死子繼,人倫綱常。況且皇孫已經成人,故太子一脈,為皇明嫡子,該立皇孫為儲,將來繼承大統,為大明之君!」

說完,再叩首。

他身前的朱元璋卻久久沒有說話,陷入沉默。

朱元璋不是在猶豫,說實話,他也想立皇孫。

可是身為帝王,身為父親,面對戰功赫赫出色的兒子們,這話不能從他嘴裏說出來。他只能找來臣子,希望從臣子的口說出。

現在臣子說出來了,可是不知為何,他的心卻又有些不是滋味。

立皇孫?

朱元璋猶豫片刻,沉吟道,「為何?太子雖然走了,但是咱還有其他兒子。」說著,頓了頓,「咱在邊地這些兒子,雖然不如太子那麼好,可是也不差。」

說到這,朱元璋站起來背著手,慢慢前行,「就好比燕王,咱地老四在北平統領邊軍,屢立戰功,性格堅毅果敢,也是個好人選呀?」

「如果陛下立燕王,那至秦晉二王於何地?」劉三吾朗聲道。

秦王,晉王。

朱元璋的次子和第三次。

按照儒家禮法,繼承人要長幼有序,那怎麼能跳過兩個哥哥,立四皇子燕王呢?

而且,劉三吾所說的話,還隱含著大明皇族一樁秘聞。

其實燕王朱棣,並不不是已故馬皇后所出,所以並不是朱元璋的嫡子。

但是知道這件事的人,並不多。知道的,也不敢說。

兩個年長的嫡子在,沒有選擇朱棣的道理。

見朱元璋還不說話,劉三吾繼續說道。

「燕王在北平之地執掌邊軍大權,秦王晉王一樣手握重兵,倘若陛下執意要立燕王,若是陛下百年之後,秦晉二王不服。」劉三吾看著朱元璋的背影,「陛下難道不知,漢時七萬,以及晉朝王之亂乎?」

「大膽!」朱元璋回頭,勃然大怒,「你是說,咱死之後,咱的兒子們,朱家的子孫會刀兵相見嗎?」

劉三吾凜然不懼,叩首道,「臣,只是實話實說,以史為鏡而已!」

「嘿!」朱元璋怒極而笑。

其實劉三吾能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在諸王之立太子,稍有不慎,將來就是大明內戰。

他這些兒子都不是省油的燈,他朱元璋的種兒,若是連想這個位子都不敢想,那才怪了。

朱元璋繼續沉吟,隨後開口道,「那照你這麼說,要立皇孫,諸王能服氣嗎?」說著,嘆口氣,「咱老了,黃土埋到胸口的人了,萬一將來咱立的孫子,鎮不住他這些叔叔們,還不是要打仗?」

「諸王若有異心,樞發兵誅之。皇太孫乃是陛下之孫,故太子之子,有大義名分,乃堂堂正正之師。」劉三吾繼續說道,「再說,朝廷大義在,諸王即便心不服,可誰敢反?」

朱元璋點點頭。

這話有幾分道理,大義在這個時代就是真理。

如果立了燕王,那麼秦王晉王勢必會用長幼有序和嫡庶之分說事,江山定然不穩。

可是除了燕王之外,秦王晉王雖然也是合格的藩王,但未必是合格的皇帝。

秦王,晉王打仗是好樣的,但多有驕縱不法之事。性格乖張,喜歡享樂,生活奢侈。

朱元璋心裏長嘆,難,難,難。

目前看來,兒子沒有站得住的繼承人,那麼只能立皇孫。

想到此處,朱元璋回身,在凳子上坐下。

「太子這幾個兒子,你看哪個可以為皇太孫?」

「臣不敢妄言!」劉三吾可以說立皇孫,但是臣子的本分,他不能,也不敢說立哪個。

「你看你,不讓你說吧,你該說的不該說地,也不管咱生不生氣都說了。」朱元璋笑著把劉三吾拉起來,繼續說道,「讓你說的時候,你卻裝聾作啞。咱最看不慣你們讀書人的,就是吞吞吐吐地這套。說吧,此地只有你我君臣二人,說什麼咱都恕你無罪。」

朱元璋說話時,劉三吾在腦思索著太子的幾個兒子。

年紀最長的無非就是二子,淮王朱允炆。

比朱允炆小一歲的是太子嫡子,吳王朱允熥。

朱允炆頗有賢明,和太子一樣熟讀儒家經典,性格寬容仁厚。

吳王朱允熥雖然是嫡子,但是......

劉三吾是當世大儒,除了書舍人這個官位,還管著宮給皇子皇孫讀書的地方,大學堂。

一想起那位吳王的課業,劉三吾頓時有些難以啟齒。

「說話呀,咱等著呢?」朱元璋問道。

「臣以為,太子長子淮王朱允炆勤奮好學,有乃父之風。」說著,劉三吾偷偷看了下朱元璋的神色,見對方沒什麼反應,繼續說道,「可以立為皇太孫!」

說完,朱元璋又是久久沒出聲。

正心揣測的時候,聽朱元璋嘆息下說道,「淮王雖好,可也不是嫡子呀?」

「這........」劉三吾心大吃一驚。

淮王朱允炆雖然是庶子,卻是長子,子已母貴。

其母已經是太子東宮的正妃,雖然庶出,但是也可稱之為嫡。

想著,忽然腦筋轉轉,「莫非陛下有意吳王?」

再想想一上學打瞌睡的朱允熥,劉三吾頓時頭大。

選他,還還不如選燕王呢?

「可是覺得,吳王頑劣不堪?」朱元璋出聲笑道,「劉愛卿,你可是看走眼了!」

劉三吾不解。

就聽朱元璋繼續說道,「吳王,性格看似表面懦弱,頑劣。實則,我朱家千裡駒也!等太子喪事一過,大學堂之你好好教導一番!」

說著,靜靜地看著劉三吾,「今日一事,不得對第三人言!」

「臣,遵旨!」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