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6章打出去
劉三吾點頭,但是還沒開口,身邊人卻先出聲了。

只見方孝孺站在窗前,對學堂朱允熥問道。

「吳王殿下方才說,大元大多數的土地,都集在少數人的手,這點令人發醒,臣贊同。可是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朝代的土地不都是集在少數人手嗎?土地為何會集在少數人手?」

「問得好!」

朱元璋心暗道,他出身農民,最是關心土地問題。

現在的大明,土地依舊掌握在少數人手,每個地方的豪強都擁有當地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佃戶。百姓即便是耕種一年,在非常高的地租壓迫之下,也還是吃不飽肚子。

方孝孺說完,靜靜的看著朱允熥。

他這個問題,十分複雜,十分深遠,他希望朱允熥能給他一個不同的答案,而不是老生常談。

朱允熥沉思片刻,開口說道,「學生看來,其實我華夏的問題,一直就是土地問題!」

「嗯?」劉三吾和方孝孺對視一眼,眼除了深深的震驚之外,全是驚喜。

土地,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問題,也是一直以來,歷史上最重要的,導致江山覆滅的問題。

首發網址https://m.

這個問題,他們讀了多少年史書,才能得出答案。

而現在,吳王居然不假思索說了出來。

「從秦皇一統天下開始,歷朝歷代都是開國強盛,後來孱弱,為何?」朱允熥開口說道,「因為王朝初期,隨著戰爭人口銳減,土地重新分配,除了有地主之外,國家還有大量的自耕農!」

「但是隨著國家承平,土地開始兼並,地方的豪強,達官顯貴有了錢,總會囤積土地,土地兼並導致的就是百姓無地可種,再加上太平歲月人口滋生,地就更不夠了。」

「好比一個老漢,家裏有二十畝地,可以養活三個兒子,但是到了三個兒子那裏,每個人只能分到七畝地,他的兒子們能再養活三個兒子嗎?」

「沒地種的百姓,只能淪為有錢人的佃戶。漸漸的,他們一代代就變成地方大戶地主家的佃農,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奴隸。」

「國家一旦有變,天災人禍或是抵禦外敵需要加稅的時候,這些佃農就成為隱藏的人口,而那些交不起賦稅的百姓,也會把田地低價賣給大戶,躲避朝廷的賦稅。」

朱允熥一邊沉思,一邊緩緩說道。

這個時代的農民,沒有任何抵禦外來風險的能力,一場災荒,或者兵亂,他們就變得一貧如洗。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失去土地。

「人口滋生伴隨著土地兼並,土地兼並的後果,就是整個國家財政的倒退,和社會的動蕩!」

朱允熥繼續說道,「就像前朝大元,大多數的土地都在官員,地主,寺廟手裏,這些人不要交稅。朝廷需要的賦稅要加在自耕農身上,此消彼長,他們土地越來越多!而百姓越來越窮困,國力也會出現倒退。」

「這是一個怪圈,歷朝歷代都沒能逃出這個怪圈!」

窗外人的都眉頭緊張,思索著朱允熥的話。

劉三吾,方孝孺是作為臣子思考,朱允熥的論點新奇,但很有道理。

人口滋生和土地兼並這個問題,歷代先賢想了無數種辦法,都沒想出答案。太平盛世一定會有土地兼並,土地兼並的後果就是終結太平盛世。

他們都是經歷過亂世的人,對於土地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但是從來沒有深刻的想過土地兼並的原因。

現在,土地為何會在少數人手,朱允熥給出了一個不同的答案。

而窗外的朱元璋則在思考另一個問題。

人多了地就不夠種,再加上兼並,百姓才會沒有活路。他本身就是這些沒活路的百姓的一員,他不願意他的江山也走上這條路。

朱允熥說完,發現周圍寂靜無聲,皇子皇孫們沒聽懂,反正都用崇拜的眼光看著他。幾個翰林學士,則是靜靜沉思,不知在想些什麼。

一道目光在自己身上不停的打量,滿是狐疑。

朱允熥對對方呲牙笑笑,目光的主人朱允炆別過頭去。

忽然,一個聲音在外面響起。

「那你和咱說說,如何應對土地兼並?」

「參見陛下!」

「參見皇祖父!」

「不用行禮!」朱元璋製止學堂內眾人起身叩拜,對朱允熥說道,「老三,回咱地話?」

朱元璋來了?那剛才那些話是不是都被他聽到了?

此時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朱允熥知道,如果這個問題回答不好,勢必影響他在皇帝心的地位。

沉思半晌,朱允熥說道,「孫兒聽說皇爺爺下旨在清查各省各府各縣的人口!人口滋生土地兼並,但是土地兼並也可從人口上入手!」

「清查各地的人口,把隱藏在地方豪強大戶人家的人口查出來,讓這些隱藏著的人口,成為自給自足的自耕農!現在大明如日初升,有著大量的無主田地,與其被地方上侵佔,不如交給百姓!」

朱元璋想想,「哪有那麼好查,地方上的大戶願意放人?」

他雖然是九五至尊,可是天下並不能依照他的心思行事。他當然想把田地分給百姓,可是地方上那群官兒?不說也罷!

「請皇爺爺恕孫兒妄言!」

「咱爺倆說家常呢,想說啥說啥!」

朱允熥正色道,「我大明現在收的是人口的丁稅!」

這些日子朱允熥惡補一番大明的稅收來源和構架,和歷朝歷代一樣,每個人生下來,就要給朝廷官府交稅,就是丁稅。

古代遠不像現代電視那麼美好,丁稅要交,許多貧苦百姓為了不交,少交,兒子留下,女兒卻要淹死。

朱允熥看了看左右繼續說道,「如果我們不收丁稅,收田稅呢?」

「吳王慎言!」

方孝孺不顧朱元璋在身邊,大聲道。

改革國家的稅收制度,本就是得罪人的事,而且朱允熥所說的田稅,更是涉及到許多問題。

雖然接觸的時間不長,可是方孝孺已經喜歡上這個學生,他不想讓這個皇明嫡孫,被人憎恨。

朱元璋也看著朱允熥,正色道,「熥兒,你想好再和爺爺說!」

朱允熥對上他的目光,老人的目光有鼓舞,也有擔憂,有欣喜也有惆悵。他讓朱允熥想好再說,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包容。

也有一種擔心!他怕孫兒說出來,會招來非議!

「皇爺爺,孫兒是您的嫡孫!」朱允熥朗聲說道,「孫兒不會因為害怕別人非議,而畏首畏尾!」

「好!」朱元璋大笑,「你說!」

「孫兒想,如果按地收稅,比方說一畝地一貫錢,人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稅,取消了百姓負擔不起的丁稅,那麼百姓是不是更願意擁有自己的土地,做自耕農!」

「如果我大明治下人人都要交地稅,一萬畝土地一萬貫錢,那麼國力強大的同時,那些想因為不交稅,而拚命買地的人,是不是也會考慮考慮?」

說著,看著再次沉思的眾人,朱允熥繼續說道,「這只是孫兒的一點淺見。」

沉思過後,朱元璋欣喜的看著孫子。

「一點淺見?你這點淺見滿朝武,沒一個人敢說!就憑你這勇氣,就是咱的好孫子!」說著,戲謔的笑道,「一點淺見?莫非你還有兩點?」

「有!」

眾人驚詫之,只見朱允熥長身玉立。

「打出去!」

「當國家土地不夠分配的時候,打出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