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89章出京?
李景隆真是一位好演員,情緒說來就來。

跪在那裏,開口直接就是更咽不已,帶著痛心疾首的顫音。

「臣世受皇恩,身居大臣之位,卻上不能體恤聖心,下不能憐惜黎民。」

「臣有負聖心,身居高位而不知自省。不能約束家豪奴,使小人得志狐假虎威仗勢欺人。」

「臣家管事,打著臣的旗號在地方侵佔田地,橫行不法。臣雖不知,但臣也有失察之責任。」

「萬歲最是愛惜百姓,臣身為大臣,身為皇親,卻縱容家人做了殘民傷民之事,心惶恐,臣有罪!」

「臣家侵佔地方田地二百餘頃,臣願交還朝廷百餘頃,佃戶一千三百人,糧租七千石。」

「臣之罪,罪在官家不嚴苛,請陛下治臣之罪!」

說完,李景隆抬頭,雙眼之淚光閃動,「臣不但有負陛下,還玷汙了父親的名聲,臣真是不忠不孝!」

一番話情真意切,言語之間悔恨交加。

這李景隆還真不是個草包,是個肚子裏除了打仗之外,滿是歪門邪道的草包。

記住網址m.wxsy.

話說的多漂亮,上來就磕頭請罪把自己說成辜負了聖恩的罪人,然後又把鍋扣在了家裏管事的頭上,最後還說兩句不忠不孝,還擺明了皇親的身份。

最難的是,朱允熥心裏明知道,李景隆所說的一切都是假的,可就是挑不出毛病。

「這樣的人,或許應該放在其他位置上!」朱允熥心想到。

由李景隆先出頭,隨後武將之十幾位功勛將領也都跪下,說的大致和李景隆差不多。

都是管家不嚴,讓家的奴僕在外面做了壞事。然後把侵佔的土地,不法所得的銀錢,還有佃戶礦山種種交還給國家。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聽著,直到這些人說完,都一言不發。

大殿外一片沉寂,臣子們都等著皇帝表態。

其實這是一場戲,每個人都是演員。臣們對這些武將所說的話,嗤之以鼻。開國功勛爵位之家的貪婪,不是一天兩天了。

朱元璋心裏也明鏡似的,只是現在還不想動他們。這幾年殺了不少人,他自己也有些累了。

良久之後,朱元璋微微嘆息一聲,「你們都是跟著咱打了一輩子仗的老人,老臣。你們也都是窮人家的孩子,但凡當年能吃飽飯,誰也不會跟咱去幹掉腦袋的勾當。」

「知道你們窮怕了,這些年咱該給的都給你們了,田產人口金銀權力,咱沒虧待過你們。」

「咱想著給夠你們了,你們就不用去貪,去搶。你們剛才所說的,是不是真話,咱心裏也清楚,咱還沒老糊塗!」

「這次,咱信你們一回。但是,絕對沒有下次!」

眾勛貴們再次叩首,「臣等謝陛下隆恩!」

「真要是謝咱,就別再讓禦史參你們。」朱元璋冷哼一聲,「給咱長點臉,別乾那些醃臢事!」

眾人戰戰兢兢,不敢再言。

「退朝!」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被朱允熥的手臂扶住,慢慢朝奉天殿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

皇帝沒有坐禦輦,而是和朱允熥慢慢的走著,宮人侍衛都在他們的身後。唯有鐵鉉,解縉稍微落後幾步。

走了一會,朱元璋忽然開口道,「大孫!」

「皇爺爺!」

「你覺得他們心裏,真的怕了嗎?」朱元璋問道。

「怕是肯定會怕!」朱允熥沉思下說道,「這次敲打了他們一番,他們若是有心,自然不會再犯。可若是消停了一陣,再沒有禦史參劾他們,沒準依舊會地方上,作威作福。」

「哼,再犯就掂量下他們的腦袋!」朱元璋冷哼道,「再有下次你來殺,正好給你立威!」說著,看看朱允熥,「是不是覺得,咱動不動就要殺人,手太重了!」

隨後,又皺下眉頭,「怎麼就殺不幹凈?」

朱允熥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孫兒近日讀書,發現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開國功勛多不法,仗著昔日的功勞魚肉百姓。等再過幾代人,就是官集團貪腐,黨爭,上下勾連。孫兒覺得有些事,殺是不殺不幹凈的。」

「而且孫兒認為,貪也分很多種,有人貪但是能幹,有人不貪但屍位素餐不乾事兒。愚官之害,不亞於貪。」

「你這書沒白讀!」朱元璋微微點頭道,「說的是有幾分道理,不過你記住,國家需要的是幹事實的官員,而不是能幹事,會幹事的貪官!」

「孫兒記住了!」朱允熥笑道,「皇爺爺,這次江南各地的郵票錢受了百萬,是不是江西那邊賑災的銀子就有著落了!」

朱元璋剛要說話,就聽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

樸無用雙手捧著奏摺跪倒,「陛下,江西百裡加急的奏摺!」

剛說到江西,馬上江西的奏摺就到了,還是百裡加急。

朱允熥心道,莫非是江西賑災出事了?

心想法還沒褪去,就聽看奏摺的朱元璋憤怒的咆哮,「大明朝,養了一群什麼官?天災不知預警,洪水賑濟居然能鬧出民亂!」說著,把奏摺扔給朱允熥,「你看看!」

朱允熥拿過來一目十行的看著,是當地巡查禦史的奏摺。

撫州建昌二府遍地災民,有賊王木生十餘人,散佈謠言蠱惑人心,挑頭哄搶朝廷救濟糧。

而且因為地方的賑濟不及時,致使百姓慌亂。王木生等人於亂民之,登高一呼,聚集災民數千,盤踞在撫州秀峰山等處。

當地官府處置不當,城門緊鎖,不敢再放災民入城。幾日之內,秀峰山之災民,已經聚集兩萬餘。

「叫戶部,刑部,督察院的人來!」朱元璋說了一聲,大步進了奉天殿。

民亂,兩萬嗷嗷待哺的饑民湊在一起,就是一個會爆炸的火藥桶。

稍微處置不好,這些民就會變成兵,而此時江西正在鬧災,若是鬧起來,後果不敢想像。

天災好過,人禍難擋。天災總有過去的時候,可是一旦有人造反,就是生靈塗炭。

造反的要搶糧,要殺人,要打城池,要裹挾百姓。而剿匪的官兵,在軍紀上也未必多讓人放心。戰爭的破壞性,遠遠大過洪水。

「殿下,出什麼事了?」解縉在朱允熥身後問道。

「你們看看吧!」朱允熥皺眉,把奏摺給他。

接著鐵鉉也上前,和解縉一起看了起來。

「撫州民亂?」解縉失聲道,「撫州邊上就是吉安,是臣的老家!」

鐵鉉則是微微皺眉,「撫州地方太過糊塗,這時還猶豫什麼,調集衛所官兵,先剿了再說!若是給賊人壯大的機會,說不得就是流寇之禍!」

「主要還是地方辦事不利,好事給辦成了壞事,就是我剛才說的愚官!」朱允熥恨恨地說道,「賑濟災民,最怕的就是有人蠱惑人心,最怕有野心之輩趁機作亂。他們為官一方,居然想不到?是想不到,還是沒當回事?」

說著,朱允熥也往大殿裏那邊走,繼續說道,「出了事又不能及時應對,什麼事都要靠樞處理。緊鎖城門?那不是讓災民繼續挨餓?摺子發來的時候已經有兩萬人了,說不得那些飢腸轆轆的災民,已經開始準備攻打城池了!」

忽然,朱允熥的餘光看見,旁邊的路上,錦衣衛指揮使蔣瓛跟在一個宮人身後,朝這邊走來。

「臣,參見吳王殿下!」蔣瓛拜道。

「事辦完了?」朱允熥問。

前些日子,河南那邊出了有人倒賣倉儲糧的大案,蔣瓛正是去抓人的。而且這個案子,當初老爺子說,等人犯抓到京城之後,朱允熥進行審理。

蔣瓛看看朱允熥身後解縉二人,見朱允熥沒有讓他們退開,猶豫下小聲道,「回殿下,此案河南布政司以下,牽扯官員十二人,臣以全部捉拿歸案,另有犯官家眷百餘人,一併帶回京城!」

又要人頭滾滾了,這些倒賣倉儲糧的蛀蟲,該殺!貪官這東西,從來都是一抓抓一窩,河南官場又將是一場地震。

「你是要去見皇爺爺?去吧!」

「臣,告退!」

錦衣衛指揮使去見朱元璋,因為沒有叫他進去旁聽,朱允熥只能站在殿外。

鐵鉉在朱允熥身邊說道,「殿下,可是倒賣倉儲糧的案子?」

這案子已經明發天下了,所以也沒什麼避諱的。

朱允熥開口道,「是,皇爺爺說所抓的犯官,三司會審,讓我署理!」

「殿下,使不得!」鐵鉉正色道。

「你說!」朱允熥側耳傾聽。

「殿下,江西剛鬧出亂子,皇爺在氣頭上。河南的賣糧案又到了京,按皇爺的性子,怕是很多人........」

朱允熥明白他的意思,他也想到了,朱元璋不會給這些官留任何的活路。

「殿下在朝有賢王的名聲。」鐵鉉小聲說道,「若真是你署理此案,殺得多了,別人未必敢怨恨皇爺,可是對殿下的名聲不利!」

「我已經想到了。」朱允熥微微嘆氣,「不殺他們,皇爺爺氣難平,可要是殺多了,總會有無辜的受牽連。」

其實朱允熥心裏的隱台詞沒有說,他還不是太孫,要是殺多了,百官怎麼看?

「臣有一言!」鐵鉉正色道,「京城三司會審牽連甚廣,殿下何不請命出京?」

朱允熥眼睛一亮,「去江西?」

~~~~

快過年了,事太多。今天可能真的只有兩更,我看下如果下午早點回來了,就給大家補上。如果下午也沒時間,就以後補。

謝謝大家,過年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