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8章薑是老的辣
「原高麗王族不自量力,妄加刀兵於天朝,氣運已盡,臣不得已,為高麗百姓計,隻得取而代之!」

念到這裏,朱允熥又笑了。

「皇爺爺,這高麗的李成桂還真是一妙人!」

朱元璋慢慢喝著茶,笑而不語。

按照儒家正統的觀點來看,李成桂屬於謀朝篡位。

當初洪武皇帝詔書,和高麗劃清國界,當以大元舊日版圖鐵嶺衛為邊界。但是高麗王辛禑不幹,並且企圖北伐遼東,封高麗王命出征的大將軍,就是這位現在的高麗王李成桂。

當時高麗這邊是李成桂,大明那邊是徐達。李成桂率軍到前線剛一看到大明虎賁,就立下一個決心。

與其和大明死磕被殺,不如利用手兵權回去篡位。

於是他帶軍回了高麗都城開京,囚禁高麗王辛禑,扶持傀儡。經過幾年的消化之後,完全掌握了高麗的政權。現在登基為王,急需大明的冊封。

這個時代所有挨著國的國家,只有被國君主賜予了封號,才算的上是合法。好比後世的泰王,就是那個穿著紅色弔帶小背心的家族。當年他的祖上,謀朝篡位為了得到乾隆皇帝的許可,竟然假稱自己是華人鄭世的後裔。

乾隆皇帝也不傻,根本不打理丫挺的。後來因為所謂十全武功的緬甸戰事,需要拉攏他們,而暹羅方面也連年來使,又哭又鬧,乾隆皇帝才勉強答應。

記住網址m.wxsy.

不過,一開始清給暹羅的詔書,從不用王一字。而是暹羅國長,頭目之類。

所以歷代每個泰王都有一個名字。

「臣取高麗王氏代之,高麗之國名,臣萬不敢再用。」

「高者,大也美也。麗者,壯也絢也。」

「然高麗之山再高,也高不過泰山華山。」

「江河之水再麗,也麗不過長江黃河。」

「小國如何敢用高麗二字,凌然於國之上,挑釁大國威儀!」

「而如今高麗王氏天譴伏誅,臣權知國事,後世子孫必世代為大明遼東藩屬屏障,不敢忘天朝之恩德。」

「所以,臣請奏於大明洪武皇帝陛下。高麗國名如何換之?」

「臣之家生於和寧,可若用為新國號?亦有高麗古名朝鮮,也可為之。」

「但臣不敢私定,請陛下念兩國邦交,賜予國名!」

「臣,權知高麗國事,李成桂敬上。」

「照得小邦僻處荒遠,言語不通,聞見不博,粗習字,僅達事情。其於製作,未諳體格,以致錯誤,非敢故為侮慢。」(意思說,我們高麗沒化,我寫的奏摺亂七雜,僅僅是為了詞能達意,皇帝別怪我)

「這人,還真能放下身段,拉下臉!」朱允熥放下奏摺笑道,「真能舔呀!」

朱元璋一愣,「舔是啥意思?」

「就是狗,討好主人時的舔!」朱允熥笑道。

「胡鬧!」朱元璋笑罵瞪眼,「人家怎麼也是一國之主,你這話傳出去,豈不是說我大明視他高麗君主為狗?」

朱允熥也沒覺得自己說錯,怪不得歷史上朱元璋不揍他們,朱棣被他們忽悠,然後萬曆年間大明還派出精銳,進行歷史上第一次抗日援朝。

若朱允熥是這個時代的人,怕也是要被高麗王舔迷糊的!

「孫兒只是覺得,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朱允熥繼續笑道,「他高麗這麼上趕著,又是求又是拜的,怕的就是咱們追究他們侵佔遼東土地的罪過!」

「這李成桂倒是個梟雄!」朱元璋閉目道,「一國國主,能屈膝至此,這個人物不簡單呀!」

「越是如此,孫兒對他越不放心!」朱允熥正色道,「皇爺爺,這人一邊討好咱們,一邊在遼東做手腳,其實是兩面三刀之人。

朱元璋睜開眼,「對高麗,現在還是要懷柔。」說著,看看朱允熥,「你若有機會到邊關看看就明白了,高麗只能做不敢咬人亂吠的狗,而北元則是老虎。塞外漠北,數十萬蒙古鐵騎對咱大明虎視眈眈,他們要的可不是一點蠻荒之地,要的可是整個原。」

老皇帝的話也有道理,敵人要分出先後和主次,這其實也是一種政治智慧。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根樁,現在的高麗就是咱們大明籬笆外的樁子,他幫咱們,就先給他們點甜頭。」朱元璋說著,忽然笑了一下,「你是不是以為爺爺迂腐?」

「沒有!」朱允熥趕緊說道。

「你小子!」朱元璋笑罵一聲,「咱們對高麗雖然懷柔,但也不是一味的縱容,不然他蹬鼻子上臉。」說著,一指禦案,繼續開口道,「右邊第二摞,最上面,咱寫的高麗進貢單,你瞅瞅!」

朱允熥又回身,找到那份單子,讀了起來。

「貢金一百斤,銀一萬兩,良馬一百匹,種馬五十匹,細布一萬匹,歲以為常!」

「皇爺爺,你這是讓李成桂吐血啊!」朱允熥大笑道。

高麗國笑,拿出這些東西雖不是太難,可是難就難在最後四個字,歲以為常。意思就是年年必須都要進貢,都是這個數目。

老爺子也是蔫壞,這等於直接讓雙方建立的朝貢體系,而且還埋了一顆地雷。若是哪天高麗不進貢,或者進貢的少了,大明方面完全可以用高麗失約的理由,發兵揍他。

「薑還是老的辣!」朱允熥贊一聲,繼續往下念。

「黃紵布十匹,白紵布、麻布各二十匹,紵麻兼織布十匹,滿花席、黃花席、彩花席各十張,簾席二張,人蔘五十斤、豹皮十張、獺皮二十張,為每年節賀。」

節賀,就是大明每年的節日,秋,春節,元旦等重大節日。

「鷹五隻,菌二百斤,米一百五十石,黃金一百五十兩,白銀七十兩,年年壽賀。」

就是皇帝每年過生日,要送這麼多東西。

「除此之外,每年尚需少女7人,執饌婢10人,女使16人,火者10人。」

「金銀器皿,彩幣等方物!」

除了上述那些之外,朱元璋還恢復了高麗對元每年進獻美女和太監的舊事。

高麗原來的王族王氏之所以能在大元的鐵蹄下保持獨立,就是因為這兩樣進貢。大元的貴族都以家高麗女子的多寡,代表榮耀。

忽必烈曾把不知哪裏的女人認了閨女,嫁給高麗的王。而後高麗國內貴族的子女,紛紛和大元聯姻。

而且大元時期,高麗每年都要進獻大量的女奴和清秀少年給元朝,少女自然是玩物,清秀的少年大多都閹了當太監。

以至於後來高麗國內,很多人生了女兒都不敢上報。

「皇爺爺,跟他們要那麼多女人幹什麼?」朱允熥問道。

「征服一個人,就是要搶走他的妻女,征服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朱元璋笑道。

此時朱允熥忽然在老爺子身上,發現了一種社會大哥的氣質。

「高麗能答應嗎?」這些要求進貢的物品,簡直就是喪權辱國。

「他敢不答應!」朱元璋笑道,「再說,不答應不是正和你的意嗎?若是他不答應,你就該篡奪你爺爺我,發兵揍他了!」

「孫兒的小心思,都逃不出您老人家的慧眼!」朱允熥馬屁送上。

「你呀,萬般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於急躁!」朱元璋站起身,活動下筋骨,說道,「治理國家,要一步步來,你想敲打人家,要敲打到正地方。」

「孫兒記住了!」朱允熥道。

朱元璋看看他,「咱還不知道你小子?嘴上說記住了,心裏指不定想啥呢?」說著,一拍朱允熥的肩膀,「高麗那使臣讓你嚇壞了,你得想個辦法安撫一下。」

朱允熥沉思片刻,「是要安撫,不然他回去和李成桂胡說道,萬一高麗再有戒心!」

「來人,傳膳!」朱元璋對外面說道,「餓壞了,咱和大孫吃飯!」

~~~

還有,稍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