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二十二 大明禁衛
裝備決定戰術,軍事裝備的革新伴隨的也是戰爭形態的改變。

現在雖然大明軍中火器盛行,但也只是輔助為主。而作為軍中的中堅力量,還是騎兵和重甲步兵。

但朱允熥知道,未來的世界是火槍加大炮的天下,軍中的改革宜早不宜遲。試想一下,倘若大明的武器可以提前進入火槍時代,屆時大明士兵,扛著刺刀閃亮的火槍,排成一個個方陣,對敵人摧枯拉朽,無堅不摧。

新式火槍既定下樣式,就要開始大規模製造推廣。朱允熥親自下旨,由於工部侍郎練子寧,魏國公徐輝祖等人親自監督。並且設為機密,火器製造局非聖旨,即便王公大臣亦不可入內。

同時命江陰侯吳高等人,選精壯之卒入火器營,嚴格操練。

朱允熥騎馬回宮,一路上曹國公李景隆欲言又止,幾次想說話,但卻總是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

「有什麼事你就說,支支吾吾的可不像你李景隆的性子!」距離城門還有段距離,戰馬緩緩前行,朱允熥拎著馬鞭笑道。

「臣心中有一事,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李景隆縱馬,靠近朱允熥,落後半個身位,小聲說道,「臣也算軍中宿將,深知火器之厲。今日殿下賜名的洪武造,遠超普通火銃十倍。單一兩支看不出什麼來,若是成百上千,令行禁止之卒,組成模擬,齊聲發放。那絕對是天塌地陷,天地變色!」

「你算哪門子軍中宿將!」朱允熥笑笑,「不過,你的見識嘛,還算不凡!」

方陣是西方人的專利,即便是現在這個時代,也有沐英等人創造的結陣,火銃三段或者五段擊之戰法。大明此時軍紀嚴格,上陣時士卒聞鼓看旗必須整齊向前,以成交替掩護。

所以,可以試想一下,幾個扛著洪武造的整齊方陣出現在戰場上,踩著戰鼓的鼓點前進,舉槍齊射何等壯觀。一秒記住https://m.wxsy.

「所以臣有言上奏!」李景隆繼續道,「殿下,此等軍國利器,五十步外殺人於無形,臣以為不應隨意發放。若配置軍中所用,當槍彈分離,一來是防止外泄,二來是防止有心懷叵測之輩!」

這個說法倒是讓朱允熥有些意外,不由得點點頭,「你繼續說!」

「再說說,火器營所選士卒,臣以為不當用勛貴子弟!」李景隆壓低聲音,「當選身家清白之良家子,以殿下心腹之臣統之。自成一營駐紮,不為兵部或五軍都督府統領!」

李景隆這段話,大有深意。首先是火器殺人於無形,防不勝防。其次是不能用勛貴子弟,當選用身家清白的良家子。第三,不歸任何人節製,單成一軍。

裡裏外外,他李景隆都想到了。

他想的有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江陰侯吳高,老成持重,也在軍中歷練多年,卻是將才!」李景隆繼續小心開口,「但,他不是臣說他的壞話,而是您想想,他從軍之後,先駐武昌,在楚王湘王麾下平定南蠻。又調任遼東,在燕王麾下跟韃子打仗」

說著,不說了。

「說呀!」朱允熥斜眼看他,「心裏想什麼都說出來!」

「臣鬥膽!」李景隆說道,「不是他不好,而是和地方上有瓜葛太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朱允熥笑出聲,「那你說用誰?」

用我呀!李景隆心中大叫,我老李和外臣毫無瓜葛,忠心耿耿心中只有殿下。如今正好手無實權,如此一支勁旅,交給我老李來帶,殿下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朱允熥如何不知他的心思,只不過是在裝糊塗而已。李景隆這人忠心是有的,帶兵訓練的能力也是有的,雖說打仗不太讓人放心,但管理軍隊還能勝任。

「古人雲舉賢不避親!」李景隆開口道,「臣身為皇親,又是殿下私臣,此等重任當仁不讓!」

「你這是哪門子的舉賢不避親?你這是毛遂自薦!」朱允熥笑罵道,「說了半天,你是自己要當火器營的指揮使?可你是堂堂國公,超品的武將,去做一個指揮使,會不會屈才了?」

「只要能輔佐殿下,臣就算做一馬前卒又如何?」李景隆正色道。

「火器營只有三千火銃兵,遠遠不夠!」朱允熥收起玩笑,鄭重的說道,「方才孤給工部下了死令,一年之內要造出五千隻洪武造,屆時火銃兵最少擴充兩營,外加兩百六十門各色火炮,加上所屬的騎兵斥候,輜重士卒等,加起來差不多兩萬人。」

說著,朱允熥正色看他,「你能帶好嗎?」

「臣立軍令狀!」霎時間,李景隆心中熱血沸騰。

「帶不好,提頭來見!」朱允熥用馬鞭點了點對方的肩膀,「吳良依舊統領火器營,是你的下級,由你統領,但你不能在軍中擺架子,別搞那些拉幫結夥那一套,孤知道了,饒不了你!」

「臣遵旨!」李景隆大喜,隨即又道,「殿下的意思,臣統帥所有火器兵,單獨成一軍。那這軍,什麼名目?」

「大明禁衛軍!」朱允熥一甩馬鞭,縱馬前行。

「這名聽著就氣派!」李景隆環視一周,忽然挺起腰桿兒,「他娘的,看以後誰還敢說老子是閑散國公!」說著,打馬跟上朱允熥。

又過了數日,楚王朱楨到京。

禮部尚書於城門外親迎,至於宮中,皇太孫東宮設宴接風。

楚王朱楨,已有幾年未回京城。而且,平日問安的摺子,也不遠不如其他藩王頻繁。

與秦王晉王等藩王比起來,楚王容貌更加俊美,儀錶堂堂,面容含笑。只是可能是生活過於驕奢,臉頰隱隱有些削瘦。

對朱允熥這個皇太孫,態度上執禮甚恭,禮法上挑不出問題,但卻沒有多少近親之意,等酒喝了不少,叔侄之間的話才多起來。

「一別多年,六叔倒是瘦了不少!」席間,朱允熥不願氣氛太過冷清,開口笑道。

「臣已老,殿下倒是似又長高些!」朱楨笑道。

朱允熥笑道,「六叔正值壯年,哪裏就老了?」

「確實是老了,臣在殿下這個年紀,正在湯和老將軍的軍中,隨軍征討南蠻!」朱楨微微嘆息,似乎在追憶往事,「一轉眼,如今上不了馬,拉不開弓了。」

說著,飲乾金杯中酒,繼續笑道,「廢人了!」

朱允熥隻道他是再無雄心壯志,意志已被酒色消磨,笑道,「六叔說笑了,哪裏就是廢人!」

「廢人也沒什麼不好,起碼不招人煩,也不會煩了別人!」朱楨又飲了一杯,大笑說道。

頓時,朱允熥面上,泛起一層寒霜。

你要來京,我準你來京。

還在東宮設宴款待,一口一個六叔叫著。

而你,裝腔作勢不遠不近也就罷了,還說什麼廢人不招人煩,也不會煩了別人。

這不是話裏有話,指桑罵槐嗎?

也不知道是誰他的勇氣,如此的陰陽怪氣,口無遮攔?

朱允熥心中已生出幾分怒氣,但臉色不變嗎,只是淡淡的放下手中金杯,笑道,「楚王是不是醉了?」

楚王朱楨說完,也頓感後悔。

他本是心機深沉之人,自小便知道身為庶子,大寶無望。這輩子,只能做個安生的富貴王爺罷了。

但他也有著自己的驕傲,雖非手握重兵的軍功塞王。可坐鎮武昌,乃是內陸第一大藩,即便是太子當年,也對他格外優渥。

可這些年,朱允熥漸漸掌權之後,對諸王對朝廷的請求多有不準,尤其是軍資上卡的厲害。去年瀘溪黔陽等地洞蠻反叛,他曾請朝廷撥款三十萬充作軍資。本以為手到擒來,卻沒想得到卻是皇太孫駁斥的旨意。

不止如此,還讓老爺子斥責一頓。身為楚王,不親臨軍平叛,反而伸手朝國家要錢,一開口就是三十萬,簡直豈有此理。

今日再見朱允熥高高坐在寶座上,以儲君自居,心中氣不打一處來。更想起燕王朱棣曾給他的寫過的信中說道,皇太孫漸長,不以吾等叔王為援,反而疑懼有之。翌日必君臨天下,吾等恐無安身之處。

所以,才口不擇言,有些陰陽怪氣。

但此刻,聽朱允熥不叫六叔,直接叫楚王,酒當場醒了大半。

「殿下恕罪!」楚王朱楨行禮道,「臣一路勞累,又飲了許多酒,出口不慎!」

「未必是不慎,只怕是脫口而出!」朱允熥笑道,「只是孤想不通,楚王乃大明藩王,會招誰厭煩?會礙了誰的眼?」

楚王朱楨,酒意化作冷汗,順額頭流下。

~~

相親相傻了,回來給老子弄得不上不下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