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章君臣奏對1
時光悄然而至初夏,紫禁城更添幾分錦色。

奉天殿的辦公房,朱允熥坐在寶座上召見臣子。

來者,是專門從zj布政司返回京城,奏對的景清。

「這半年,朕每日都在京城等你們的好消息!」朱允熥笑道,「可這麼久了,你們那邊推行新政,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

當日他派鐵鉉和景清過去浙地,就是為了推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取消丁稅的新政。那邊官紳階層能量太大,地方上阻力重重,遠不如北方各地,原那邊已經試行了兩年,效果卓越。

北方各地各級官吏都在央的命令下,緩緩整改,唯獨zj之地,許久了還沒動靜。眼看又是一年,夏稅將繳之時,若再耽擱。天下各地都以浙地為理由,新政還辦不辦?

「回皇上!」景清笑道,「臣這次來京,就是受鐵鉉之託,問皇上一句,當初的話還算不算?」

朱允熥笑笑,「朕說過的話一定算!」說著,笑道,「你們呀,又要弄什麼名堂!」

「臣和鐵鉉奉旨去浙地以來,這半年的時間內,和當地的官員士紳財閥等絕口不提新政之事!」景清正色道。

朱允熥微感詫異,笑道,「為何,說來聽聽?」

「這半年來,凡是有請吃的,請玩的,送錢送物的,臣和鐵鉉來者不拒!」景清繼續開口。

「這個朕知道!」朱允熥笑道,「鐵鉉給朕的秘折,收了多少,何人所送,包括吃了什麼山珍海味都說得一清二楚。無論是那些人送過來的女子,還是金錢,更是分毫未動!」

不單是鐵鉉,錦衣衛在z地也每隔數日就有奏報。但是相比之下,還是鐵鉉奏報的數字更多些。那邊太有錢了,有錢人也太多了,既有錢還有權的人,更是數不可數。

鐵鉉到任第二天,當年他在國子監讀書的數位同窗,就直接登門了。這些人隨便一個人的身後,都是當地的豪族。而且那邊因為風薈萃,許多豪門之家,舉人秀才不知凡幾。

若真一開始就擺出一份鐵面來公事公辦,只怕反而會事與願違。

「這大半年來,浙地上下錯綜複雜的關係,鐵鉉和臣已經摸清了。」景清朗聲道,「誰家和誰有親,誰家在朝有人為官,誰家有多少產業,誰家有多少人口,都是一清二楚!」

「要動手了?」朱允熥笑道,「跟朕說說,怎麼切入?」

「賄賂朝廷大員,就是死罪!」景清眉毛一立,大聲道。

「他們送的好處,賄賂的東西,一一有帳可查,有物可對!」景清繼續說道,「臣身為按察禦史,就有查案抓人的權力!」

聞言,朱允熥撫額微笑。

那些賄賂鐵鉉的人,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東西照收不誤,平日跟你稱兄道弟。但是收的東西一點不動不說,到後來還要成為賄賂朝廷官員的物證。

鐵鉉和景清這一手,還真是壞到了骨子裏。

「賄賂朝廷官員是一,隱藏人口田地,拒不納稅繳糧履行差役是二!」景清繼續朗聲道,「這大半年來,臣暗查訪行省各處,坦察民情。更翻閱核對,歷年以來布政司的錢糧帳本!」

別人做官是一手恩一手威,這景清和鐵鉉兩人,乾脆兩手都是殺手鐧。

可以想像這套組合拳下來,先是把浙地的官場整肅一番,然後是士紳豪門。如此之下,其餘的小魚小蝦哪個還能阻撓新政?

「還有一樣!」景清微微一笑。

見他這樣子,朱允熥就知道他還有話要說,「哦,說來聽聽!」

「他們偷稅漏稅!」景清正色道,「浙地紡織工紡盛行,小的雇傭三五十,大的僱工上千人。織機數百台,日夜織作,日進鬥金!」

「可是,有些人,臣在布政司稅政課的帳本上,卻核查不到他們的稅銀繳納存根。還有的工坊,仗著家裏有人為官,乾脆就不在官府登記造冊!」

朱允熥的臉色,驟然嚴肅。

別的他能容,偷稅漏稅這事,不能容!

自從洪武二十五年,在他的提一下大明開了郵政之後,商稅與日俱增。各地的驛站如今不但不需要戶部貼錢,而且還成了倉儲,運輸的轉站。甚至也成了,核對稅務票據的地方稅務所。

比如浙地的布商,從當地出發,在當地的稅課司報備繳稅,拿到稅務的憑票,沒到沿途各處,就有人根據他們的憑票查看貨物的數量,無論水路還是陸路,各地官吏嚴格執行。

如今的商稅稅收,已經是天數字。洪武年間,朝廷軍費的最大來源,就是江淮的鹽水,每年差不多一千兩百多萬。如此天數字,除卻各項開銷,最終落入國庫的,也不過杯水車薪。

而現在除了鹽稅之外,商稅是每年來錢最快也是最多的進項。不然的話,去年的遼東大戰,前些年征伐高麗,哪來的錢?

若真是偷稅漏稅,只怕不是一個地方壞了,而是一條線都壞了。

「你繼續說!」朱允熥冷臉道。

「彼等奸商,偷稅花樣眾多!」景清繼續開口說道,「國朝律,凡貨物出境,必須到布政司稅務提舉處報備,方可出行!」

「浙地士紳關係錯綜,大有上下其手之事。有奸商明面上,實數相報,其實暗地裏大做章!」

「就好比棉布,臣發現許多布商報於衙門貨物之數和出行之數相同,但單匹布卻有天壤之別,他們一匹布拆開來就是三匹。就是說他們三匹布卷在一起,跟朝廷報的確實一匹!」

「哈!」朱允熥冷笑,咬牙道。「好手段,好心機,繼續說!」

「那些奸商善走水路,沿途的關節定然有許多都是打通的了,所以沿途的查勘,也未必盡心!」

朱允熥的臉如寒冰,這是必然的,稅這種事,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關節。所謂財帛動人心,各地的稅吏,掌管這種權力。不敢在隨意盤剝,巧麗名目的收取過路費,那就只能在查勘上做章,收好處。

「更有甚者,有些奸商們運貨所用之船,乃是官船!」

「官船來往運河,可免於查驗。雖說官船比商船少,但架不住往來的次數的!」

砰,朱允熥一拍禦案的桌面。

「這就是朕為什麼要官紳一體納糧繳稅!」朱允熥大聲道,「就是因為官商勾結,損害國本!這些蛀蟲!」

(https://.bqkan8./17119_17119535/11360494.html)

.bqkan8..bqkan8.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